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路径研究
2024-06-09王玉凤
王玉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4)
随着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行业都在进行数据化改革,企业内部审计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他强调“要深化审计制度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审计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我国将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现代审计综合模式,大数据环境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实现转型发展。
一、大数据审计的内涵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价值密度低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大数据审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获取广泛的数据,对企业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找到各项业务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并构建“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审计模式。大数据审计将存储于不同业务系统的海量数据结合结构化处理存储到相关的大数据平台中,并制定审计规则,由系统根据审计规则做出相应的深度挖掘分析,将分散的数据聚集起来,建立关联联系,并进行相互印证,快速查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
常规的企业内部审计受审计人力资源、时间成本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在审计查证方式上,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仍采用小样本抽样审计模式,未能做到“应审尽审”,难以消除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监督中的盲区和审计风险。大数据给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创新环境,大数据海量化、多样化和快速化的特点与企业内部审计经济监督相结合,能够使内部审计快速锁定目标、分析过去、预测未来、量化评估,使审计结果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由抽样审计模式向全覆盖审计模式转变,从根本上弥补审计资源的不足,提升审计能力和质量,强化审计广度和深度,找出隐藏在数据背后易被忽视却影响重大的事项和问题,进而规避审计风险。
(二)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变革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以财务凭证和账表为主要对象开展现场审计,重点审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及企业规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完整。而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以各类生产经营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开展内部审计项目,通过对系统数据的分析验证查找审计线索,审计结果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此外,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以及整合度较高的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利用信息共享平台,获取审计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开展审计项目时不再受办公距离、工作时间等条件限制,从传统的现场就地审计向非现场远程网络审计与现场核查相结合的审计方式转变,能够缩短现场审计时间,化解审计资源有限的困境,降低审计成本。
(三)大数技术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提升
在大数据审计模式下,为完成既定的审计目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结合以往审计经验,在审计工作平台中构建智能化审计模型,对跨部门、跨地区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关联分析,从而节约人力并扩大审计范围,实现对各项业务的实时监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推动“事后型审计”向“预防型审计”转变,从事后查错纠弊向事前事中预警转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增强审计结果的时效性和决策的相关性,有效规避审计风险,促进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效发挥经济监督作用。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审计查证数据收集质量受限
企业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往往需要收集涉及财务、物资、招投标、合同、工程项目等业务领域的经营管理数据,审计人员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审计结论。在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大部分审计问题的发现是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审计人员进行分析复核的方式取得的,整个审计工作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难以达到预期,并且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现阶段,企业未建立广泛的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内部审计人员获取审计数据的渠道受到限制。
(二)审计数据安全风险增加
数据安全与企业安全紧密相关,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潜在安全风险。企业经营管理数据在实现开放共享的同时,也扩大了数据的访问范围,企业经营管理数据流转过程中被各方采集、传输或存储到本地,存在数据共享责任不明确、数据超范围共享、扩大数据暴露面等安全风险和隐患,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进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审计复合型人才欠缺
大数据时代,制约企业内部审计深刻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这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专业化审计知识、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外,还要具备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大数据审计思维,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分析筛选出所需要的审计线索。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仅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大数据分析能力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仍比较欠缺。而计算机技术人员虽然熟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但又缺乏财务和审计方面的知识,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的数据开展审计工作。因此,企业急需一批既掌握审计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路径
(一)构建智能化审计信息平台
数据挖掘与分析是大数据审计的核心,企业内部审计要从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出发,整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业务数据,构建智能化审计信息平台,以解决企业内部审计“无数据可用”问题,并建立解决审计采集获取数据、分级授权使用、动态迭代更新的常态化管理机制,为审计高效利用生产经营数据提供有效保障。此外,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审计信息平台为依托,增强数字模型构建能力,开发数据整理、查询、分析和挖掘等数据处理工具,提供大数据技术的多样化应用路径,通过应用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为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对信息系统数据的管控
大数据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需要不断加强数据管控制度建设,明确各部门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权利和义务,形成数据治理长效机制。一是制定数据采集制度规范,从制度层面规范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流程,规范数据获取的内容和周期等;二是明确取证规则,在审计查证过程中,明确取证程序以确保电子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准确性;三是规范审计数据管理,审计采集的数据涉及多方信息应参照档案管理要求,同时制定使用及保管有关制度,明确与内部审计相关的信息共享平台的系统访问权限,并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有效地保障系统信息的安全。
(三)提高内审人员信息化管理能力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一是转变内部审计人员固有观念,从思维出发,逐步改变传统的审计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审计理念、提升对大数据审计的认识,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发展。二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力度,打造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内外部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帮助内部审计人员积累、扩充审计信息化建设经验、增强数据分析能力。三是进行人才结构调整,引入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充实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审计人员与信息专业人员应协同作战、互动交流,提高队伍整体审计信息化水平,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复合性。此外,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大数据审计学习及应用方面的竞赛和评比活动,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提高审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措并举建设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促进了内部审计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发展,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又有利于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应积极迎接机遇和应对挑战,及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稳步前行。在大数据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认真分析工作现状,有效判断风险和挑战,这样才能充分把握发展趋势,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