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博物馆 听文物“开口话廉”

2024-06-09武利芳

党风与廉政 2024年5期
关键词:廉政文物博物馆

武利芳

廉洁历来被视作为政的基石。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厚的廉洁文化遗产,如周王朝的《周礼》和“六廉”、秦帝国设立的监察制度等,其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廉洁文化精华,对于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些文化遗产中,许多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内涵。如何深入挖掘、阐释和展出,让一件件珍藏在博物馆中的廉政文物活起来,成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克己奉公、涵养清廉自守精神境界的生动教材?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本刊记者对3位文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文物话廉扬清风正气

记者: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贵资源,其穿越时空仍熠熠生辉。请谈谈以文物为载体宣传廉洁文化的优势是什么?

周萍: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古往今来,廉洁基因不仅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凝聚在一件件具体的文物之中,以文物为载体来宣传廉洁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文物具有独特性。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背景,通过挖掘文物背后的廉洁故事,可以使廉洁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其次,文物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展示廉洁主题的文物,可以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于润物无声中接受廉洁思想的熏陶。最后,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通过将廉洁文化与文物相结合,可以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扩大廉洁文化的影响力。

李举纲: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文明的见证、人民生活的物化载体,通过解读文物所承载的廉洁信息,挖掘文物中丰富的廉洁文化内涵,可以使廉洁故事更加生动、清廉人物更加丰满。文物在廉洁文化的宣传上十分直观、形象,容易让公众理解和接受,能起到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此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其中蕴含廉洁思想的文物多种多样,如碑石、书画、青铜器等,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廉”的认识。这些各具特色的文物可以让廉洁文化的宣传更加多元化。

翟慧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物是最好的“教材”。文物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是研究廉洁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能够真实直接地向公众展示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可以让大家直观了解到古代廉洁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从而增强对廉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人们对保持廉洁的情感共鸣。同时,文物具有很强的直接性、可信性与权威性,通过文物来宣传廉洁文化,借鉴古人关于反腐倡廉的宝贵经验,可以使廉洁思想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镇馆之宝廉韵悠长

记者: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洁文化,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请以“荐宝人”的身份,为大家推荐一件廉洁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馆藏文物。

周萍:三秦大地,名碑荟萃。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有13000多件,其中体现廉洁思想的碑刻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刻于清道光四年的官箴碑最具代表性。这方石碑高83厘米,宽209厘米,集三十六字《官箴》、明泰安知州顾景祥跋语、清代的颜希深祖孙三代及长安知县张聪贤的跋语于一碑,可谓一部“公廉”《官箴》的流传史。三十六字《官箴》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短小精悍而意蕴深远,道出了为官从政在于廉、在于公这个基本准则,对为官者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直至今日,这三十六字《官箴》仍是许多为官者的座右铭,提醒着为官者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李举纲: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拥有非常丰富的汉代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不乏蕴含着廉洁思想的文物,如车马器中的节约、铜镜、度量衡器等,我院收藏的规矩纹镜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规、矩本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绘图工具,圆曰规,方曰矩。《吕氏春秋》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外有约束、内有尺度才能秩序井然。将规、矩图样用在镜中,意在提醒人们每日持镜时要检视自身,涵养规矩意识,做任何事都要按照规矩程序。同时,镜也寄托了镜鉴之义,提醒人们要自省、自警,这也和当前提出的党员干部要“照镜子、正衣冠”相契合。

翟慧萍:宝鸡是青铜器之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周秦时期青铜文化为主,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文物是西周四十三年逨鼎。鼎内铸有铭文316字,详细记载了周天子对单逨册命授职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物及周宣王对单逨的训诫。四十三年逨鼎铭文在廉洁方面的思想价值,主要体现在周宣王对单逨的告诫:“毋敢荒宁,虔夙夕助雍我邦小大猷;雩乃敷政事,毋敢不规不型;雩乃讯庶有讼,毋敢不中不型。毋龚橐,龚橐唯有宥纵,乃侮鳏寡。”逐条分析,不难看出周天子对所任命的官员有着严明的纪律约束,反映了西周从政尚德、为官在廉的吏治思想,也说明“廉”是西周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评判官员的基本标准。时隔千年,四十三年逨鼎中蕴含的恪尽职守、以身作则、明辨是非、廉洁奉公思想,对现在的公职人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活化利用让廉政文物深入人心

记者:当传承历史文脉成为社会共识,我们的瑰宝才能代代相传。在提高廉政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方面,你们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周萍:西安碑林博物馆于2013年被省市区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10多年来,我们以“忠、孝、仁、义、礼、智、信、廉”为主题,深入挖掘馆藏碑刻中蕴含的修身、诚信、孝亲、勤俭、民本、公廉等中国古代传统廉政思想,形成了廉政教育基地的核心思想支撑。首先,我们打造了一条由宣扬尽孝立德的石台孝经碑、传播儒家文化的开成石经、记载三十六字《官箴》的官箴碑等若干方碑石组成的廉政教育参观线路。其次,我们拍摄了一部廉政教育专题短片《清风正气镂石成金》,研发了廉政戒尺、“瑞莲图”和“九鸶图”折扇等文创产品,出版了《崇廉尚德——西安碑林廉政文化丛书》。最后,我们邀请博物馆的研究员围绕唐宋监察制度、碑林里的廉政思想等内容举办“西安碑林廉政文化大讲堂”。截至2023年底,我馆已累计接待省内外机关单位、企业、学校1661批次,共计59828人;开展廉政讲座946课时,廉政讲解4690批次,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李举纲:首先是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廉的视角对文物进行诠释解读,举办廉政文物专题展。2023年底,我们依托来自西安、咸阳、安康等地多家文博单位的文物资源推出了“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展出反映汉代廉洁思想、代表汉代廉政制度的主题文物,勾勒出汉代廉政文化的历史风貌。开展以来,累计吸引4万多名观众前来参观。我院还计划推出汉代廉政文化图片展、虚拟网络廉政展,拍摄制作宣传短片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提高公众廉洁意识,助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其次是研发文创产品,我们结合廉政文化特展,设计开发了8种与展览核心理念匹配度较高的文创产品,如书签尺、重力挂钩、笔记本、随行杯、徽章、茶具套组等,让廉政文物活起来,让廉洁思想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最后是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举办“漫谈汉代廉政文化”等系列讲座,内容雅俗共赏,有助于观众更好理解感悟汉代廉政文化。另外,还开发了“姗姗带你去闯关”主题文化活动汉风廉韵篇,通过现场答题,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清廉种子。

翟慧萍: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方文化阵地。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广大党员干部打造特色廉洁教育阵地。2023年5月1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指导,宝鸡市纪委监委和宝鸡市文物局主办,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承办的“器·鉴——宝鸡周秦廉政文化展”开展。本次展览中,我们充分挖掘馆内文物所蕴含的廉政内涵,从公私起源、个人崇德、社会尚礼、国家尊法4个角度深刻阐释文物中蕴含的厚德养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荡等丰富的廉洁思想,并通过100余件周秦文物,以器为鉴,弘扬崇廉尚洁的价值理念。该展览原本展期为3个月,由于开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反响强烈,至今仍在对外开放。展馆建成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团体800多批次、受教育党员干部5万多人。我院还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设置了《廉政微课堂》专栏,不但对一些馆藏文物中的廉洁思想进行解读,还深入挖掘周秦时期与廉有关的人物和典籍,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周秦廉政文化。

与时俱进持续释放廉政文物吸引力

记者: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博物馆汲取精神营养。您认为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持续保持廉政文物对大众的吸引力?

周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导致许多博物馆“一票难求”,我认为应该不断创新展陈形式,通过数字化技术把廉政文物从线下搬到线上,让党员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廉洁文化教育和熏陶,扩大廉政文物的影响范围。

李举纲:要保持廉政文物对大众的持续吸引力,要求我们文博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研究阐释,在深挖文物廉洁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做好活化利用,把廉洁人物、廉洁故事以更灵活、更通俗、更具象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廉政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翟慧萍:对厚重的廉政文物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持续保持廉政文物对大众吸引力的关键。文博机构应該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其他博物馆、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开展合作与交流,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大众普及廉政文物知识,提升大众对廉政文物的关注度。

猜你喜欢

廉政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露天博物馆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