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提高幼儿思维能力的作用分析
2024-06-08赵阳
赵阳
导读:绘本是幼儿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辅助图书,图文并茂的叙述形式和趣味性的故事情节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的阅读注意力,帮助幼儿代入角色,提升情感共鸣能力。3—6岁幼儿往往处在想象力空间较大的阶段,幼儿教师对其智慧的启迪是至关重要的。在启蒙教育阶段中如何利用绘本阅读引导幼儿在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中感受乐趣,更好地发挥思维能力和拓展想象空间,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绘本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幼儿绘本阅读推动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绘本阅读教学不断帮助幼儿扩展思维能力。
绘本是目前广受幼儿青睐的一种读物,也是幼儿接触最早的图文形式。在早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绘本不仅能够促使幼儿通过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认知世界,还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代入故事中的角色,实现情感共鸣,有效提升阅读审美和思维探索能力。目前,在启蒙教育阶段中,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幼儿教师开始关注绘本阅读对幼儿思维引导的积极影响。但事实上,关于绘本阅读提升幼儿思维发展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仍然较少,绘本阅读教学课堂也呈现出刻板单一的现象,没有在课堂中留给幼儿充足的自由发挥和想象空间。3—6岁幼儿处于思维逐渐具象化的发展阶段,其抽象化的认知思维正在萌芽。教育工作者应当找到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通过绘本阅读课堂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助推幼儿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一、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度关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通过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绘本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但从目前幼儿绘本教学课堂的实际教学状况来看,很多教育工作者在绘本阅读课堂中只是片面地追求教育价值,将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当成衡量幼儿学习能力的唯一指标,更加关注语言能力和社会能力引导。当前的幼儿教学阶段中,绘本阅读的教育目标往往是完整表达故事情节、理解作品主题、认识具体事物、辨认简单汉字。这样的目标是较为单一的,并没有涉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拓展,无法发挥逻辑引导价值。
(二)绘本阅读的问题设置无法激活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会通过提前设置问题的方式,帮助幼儿带着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答案,不断提升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能力,这也是目前幼儿教师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解答问题的思维逻辑,在绘本阅读的实践教学期间,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会围绕绘本故事中涉及的故事情节和主角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向幼儿展开合理提问。但事实上,很多幼儿教师设置的问题是较为封闭的,没有留给幼儿充足的延伸和想象空间。例如:“本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小红帽呢?”这样的问题设置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地找到答案,但事实上,并没有激活幼儿思维空间的作用。这种简单的问题基本是无效问题,只能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对应的答案。此外,在绘本阅读引导过程中,也有部分幼儿教师涉及的问题脱离了幼儿本身的认知能力,提问过于频繁或问题设置难度相对较高。这种问题的设置也无法让幼儿在短时间的阅读中形成深度的理解,难以促进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提升。
(三)绘本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刻板和单一
就目前幼儿阶段的绘本阅读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幼儿教师会在课堂中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解故事,将故事中的内容直接传递给幼儿,但没有与幼儿之间建立有效和平等的沟通关系,忽略了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主角地位。在问题的设置中,很多幼儿教师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和想象空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幼儿大多数都在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阅读内容和相关知识,很难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产生深度的认知。绘本读物本身就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故事读物,绚烂缤纷的图画色彩配合简单的文字,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形象以及巧妙的构图方式将故事情节传递给幼儿,幼儿在阅读这类故事时是极为感兴趣的,这也是绘本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绘本故事中涉及的内容大多数具有开放性的空间,很多故事的结局也是开放的,这为幼儿思维空间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素材。如果幼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直接对绘本故事進行详细和完整描述,反而会抹杀幼儿的想象力,限制幼儿自身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知,很难助推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二、利用绘本故事教学助推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对策
(一)合理地选择绘本素材,注重故事情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绘本阅读在幼儿教学领域中扮演的角色逐渐地凸显出来,绘本读物也成为了深受许多幼儿喜爱的阅读读物。市场上充斥着各类型的绘本,种类之丰富让人眼花缭乱。因此,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读物的合理选择和科学筛选至关重要。事实上,市场中大量的绘本读物涉及的故事方向和故事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并不适合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与幼儿园的教学目标之间并不匹配。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注重观察,通过科学和合理的筛选方式,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目标的绘本读物。在通常情况下,衡量绘本的标准不仅是精彩的故事情节,更包含背后蕴藏的思维理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挑选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人文价值,还关注对幼儿思维能力拓展的意义,将一些涉及数学思维逻辑的文本作为课堂辅助教材,不断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促进幼儿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
例如,《让谁先吃好呢?》故事中的画面具有十分有特色的中国元素,整篇故事都采用水墨画风格展现,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美感。故事内容围绕新鲜诱人的桃子展开,六种不同的小动物商量着怎样分享这个美食,但是谁来吃第一口呢?这个问题引发了争论,最终大家决定通过比赛的方式让获得第一名的动物吃第一口桃子。在比赛的过程中这个趣味性的故事涉及逻辑思维的元素,展现出量的差异性比较、量的排序等思维观念,让幼儿学会了从大到小如何排序以及分析不同量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一个趣味性的故事和贴近幼儿实践生活的内容,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提升。
(二)应用辅助教学工具,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绘本阅读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单方面灌输故事内容,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思考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提升。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课堂活动中引入更多的辅助性趣味教学工具,为幼儿营造更加生动和立体的活动场景,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探讨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整体热情,使其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思维能力。为此,幼儿教师也要贴合读物的实际内容以及本堂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关的辅助教学工具,让幼儿能够真实地参与到绘本情境的体验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提升体验感,在操作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小兔分萝卜》这个绘本故事时,幼儿教师可以先给幼儿一定的自由阅读空间,让幼儿在完成自主阅读之后设计一个贴合故事情境的分萝卜游戏活动。在课堂开始之前,幼儿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辅助游戏道具,包括几种不同口味的糖果以及萝卜形状的容器,让幼儿按照绘本读物中的角色进行游戏,并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学会对不同口味的糖果进行分类。通过分一分这样的实践操作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逻辑方面的能力,在亲身体验中锻炼思维。
(三)通过问题的设置,持续提升幼儿的问题探索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息息相关,如何设计与绘本故事息息相关的游戏问题意义重大。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设置一些更具有思考空间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回答一些既定的题目。具体而言,结合幼儿的基础思维能力,多为幼儿设计一些延伸性较广、开放性较强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让幼儿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探究问题的角度。
例如,在学习《彩虹的尽头》这篇绘本故事时,在带领幼儿阅读主要情节之后,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图片信息和线索向幼儿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在生活中大家见过彩虹吗?谁能描述一下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彩虹有边界和尽头吗?想一想,彩虹的尽头是什么物质?”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够有效激活幼儿的活跃性思维,在步步引导下不断拓宽幼儿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此外,幼儿教师也要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遵循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方式和提问原则,跟随幼儿的认知规律,不断加深问题的难度,从而递进式提升幼儿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我的幸运一天》这篇绘本故事之后,幼儿可以在后续的游戏解答活动中向幼儿提出一些层次递进式的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猪为什么要去狐狸的家里呢?在小猪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在到狐狸家之后小猪有怎样的反应?”通过这种层次性的问题设置方式,能够让幼儿不断拓展思维,對绘本读物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注重引导幼儿寻找故事线索,提升幼儿的阅读体验感
在绘本阅读课堂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提升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幼儿教师也可以主动引导幼儿挖掘绘本故事中的线索,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和感知。这样才能够将绘本故事与幼儿的实践生活有机地衔接在一起,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打瞌睡的房子》作为一个睡前小故事,它的图画并没有为幼儿营造安静的睡眠氛围,而是发挥奇思妙想,让瞌睡中的人一个又一个地展示自己的梦想。主人公在一段美好的梦境中遇到了一只跳蚤,在一个接一个的惊吓之后被彻底惊醒。故事情节极具趣味性,与传统的睡前小故事截然不同,惊吓式的递进情节唤醒了打瞌睡的人,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趣味。在教学环节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绘本线索锻炼幼儿的思维,让幼儿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模仿每一个梦境中的动作和语言,将每一个惊吓事件按照顺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手脑互动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幼儿在绘本故事阅读中的思维能力。
(五)构建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阅读体系
幼儿教师可以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发展水平作为基础条件,开展分组、分内容、分主题的绘本阅读方式,在进行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思考。教师还可以向幼儿和家长推荐一些合适的绘本故事,让他们自行回家阅读,在提升思维的同时增加亲子相处时间。此外,在进行绘本故事讲解时,幼儿教师还可以有效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这些活动都能够对幼儿的能力和思维进行一定的锻炼。
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站在他们的角度,聆听他们的声音,分析他们的心理变化,掌握其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互动情况,并对幼儿在观察活动、问答活动、语言交流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评价幼儿,判断他们的发展情况,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绘本阅读教学,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故事中丰富多彩的图片内容和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幼儿教师更应当通过借助巧妙的辅助教学工具、递进式设置绘本阅读问题、合理选择绘本阅读素材、设置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