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水利文明的见证者
2024-06-08纪福华
纪福华
2023年11月4日,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
一
霍泉又名广胜寺泉,因出露于霍山南麓而得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将霍泉载入《水经注》:“霍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入汾水。”清道光七年(1827年)《赵城县志》记载:“霍泉源出沁源县诸山,流经岳阳县南渗水滩,伏流八十里,至县东南霍山下复出。”
霍泉出露于洪洞县东北15千米处的霍山山前广胜寺脚下,霍泉的出水口就在正对广胜寺下寺山门名为海场的方形水池中,5股泉水喷涌而出,积蓄成一池清澈见底的泉水。
关于霍泉有个传说——很早以前,广胜寺有两个小和尚为牲口割草,大的叫张发,小的叫李才。有一年,冬天无雪,三春缺雨,张发早出晚归,跑遍山坡,总是草不盈筐;而李才迟出早回,却满载而归。天长日久,老师父便发现了秘密。原来,李才找到了一块炕头大的青草地,这儿的草越割越旺。老师父甚觉惊奇,于是在那块草地下掘地三尺,结果挖出一个破瓦盆来。一天,老师父无意中将一枚铜钱掉进盆内,不一会儿就变出一盆铜钱。老师父取出一些,很快又变满一盆。广胜寺有了聚宝盆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老师父怕招来麻烦,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悄悄走出寺院,掘地三尺,把聚宝盆埋在一棵左扭柏下。谁料一夜工夫,漫山遍野都是左扭柏,老师父再也找不到埋聚宝盆的地方了。
不知又过了多少个年头,风吹水蚀,聚宝盆又慢慢露出地面,滚落到山脚。山岩上的滴水滴入盆中,霎时变成一股巨流,喷涌不止。不久,这件事被山神“南蛮子”知道了,他决心要窃走这个宝贝。一天,“南蛮子”正在山脚寻找聚宝盆,恰好被巡水夜叉发现了。夜叉慌忙报告了水神,水神大怒,骂道:“大胆妖人,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如若将‘聚宝盆盗去,泉水干涸,我这个水神还有何用?”遂披挂上阵,直取“南蛮子”。两人打得难解难分,经过几十个回合的厮杀,“南蛮子”渐渐招架不住了,一口气逃到了西山的万胜寺。
从此,这股水滔滔不绝地向四面八方流去。那时候,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还没有种过水浇地,根本不懂得开渠灌田。人们看见大水到了高处,就向周围横溢;到了低处,就淹房塌地,心中非常着急。
有一天天快亮的时候,附近的百姓听见“接水來!接水来”的声音,人们匆忙从炕上爬起来,朝门外跑去。原来是一只黑猪在拱渠,后面是清清的渠水。水渠里的水不但能向下流,而且还能往上流。人们顺着黑猪开渠的方向,一直把水渠挖到赵城的连城村,附近的旱地都变成水浇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头大黑猪,把那个黑猪叫“接水来”的地方命名为“明姜村”(天将要明的意思),还在霍泉的水神庙里铸了一只大铁猪。
据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霍泉就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始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距今1300多年,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最早的引泉灌溉工程——北霍渠和南霍渠,可浇灌10万余亩田地。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这里形成以泉源工程、渠系工程、控制工程以及水能利用工程为主体的工程体系。元大德七年(1303年),受洪洞赵城8级大地震影响,霍泉灌溉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大地震之后,霍泉灌溉工程恢复重建,此后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以霍泉泉源分水铁栅的修建为标志,工程体系走向成熟。
二
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霍泉灌溉工程建立了以地亩为基础、以水户为单元、各渠相对独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以及以用水公平为核心的较为稳定的渠册和夫簿制度,通过政府、乡绅与百姓对地方事务的参与、协商沟通,探索出基层管理中相对公平的原始水权制度,有效解决了人水纷争。这一制度还被其他灌区参照使用,称为“霍例水法”,在古代灌溉工程管理中独树一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当地流传一个民谣:“洪赵二县人性硬,为争浇地敢拼命。油锅捞钱断输赢,分三分七也公平。”
相传,自打霍泉水能浇灌田地以来,洪洞、赵城两县人常常因争水而发生斗殴。
大唐贞观年间,争水格斗发展到顶峰。村连村,乡连乡,刀子对长矛,扁担对镐把,仿佛史前的部落之战。
一切都为了水源。
《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唐初,两县百姓为霍泉水的肉搏鏖斗达到白热化,官府多次调解和派兵弹压均难平息。据说,在唐贞观十六年 (642年),县官采用了今天看来十分可笑的裁断:在泉头架一口油锅,当油烧沸时,由洪洞和赵城的两名代表各从锅中捞铜钱,铜钱共10枚,捞得几枚钱,便得几份水。但见赵城擢拔出的硬汉,弩箭离弦似的冲至锅边,抢先猛地将手插进滚腾的油锅,一下抓出铜钱7枚。壮汉的右手、右臂被油炸得焦烂。为赵城赢得霍泉7份水的汉子,被该县视为泽被一方的英雄,并为之在水神庙一侧建立了“好汉庙”的生祠。于是,泉水就按七、三分配,并且制成契约法令,特地在泉旁建造一座亭子,亭内的石碑正面刻有分水的方案,碑的背面刻了分水图谱。此亭子也因此称为分水亭。
但分水纠纷并未停止。清雍正三年(1725年),洪洞、赵城两地的争水官司打到平阳府。平阳知府刘登庸去平息此事。他做了一些调查,也了解了历史情况,感觉到“古制立二渠以分水,恐未尽善也”。针对早先的分水不均、界限无定的弊病,他采用了一个新办法:在渠口上留一丈许地方,仿照栅栏门样子,铸铁柱11根,分为10个洞,洪三赵七,广狭有别。铁柱上下又横贯铁梁,使11柱连成一体,“则水底如画,平衡不爽矣”。铁栅还可以升高,“令水下如建筑,则缓急徐疾无不相同矣”。他的方案得到上司批准。于是,“秋七月起工,四年丙午春告竣”,水栅落成。
这就是被其他灌区参照的“霍例水法”。
1954年,洪洞、赵城两县并一县,由于政府对霍泉灌溉工程综合管理,百姓为争夺水资源而打架的事一去不复返,分水亭成为当年科学分水的历史见证。
“霍泉灌溉工程遗产的一大特色是历史上形成并持续沿用严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并被其他灌区参照制定‘霍例水法,遗存了独具特色的分水工程设施和丰富的用水管理制度碑刻、档案,有着非常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说。
汩汩清泉,流淌千年。唐人李端在《霍泉》诗中写道:“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清人周鸣凤也有“冲风浪涌桃花碎,带雨声驰竹箭寒”的诗句留世。
如今,在霍泉源头,只见泉池内碧波荡漾,最大的5股泉水喷涌而出,朵朵浪花不断向外翻滚,在水面上宛若5朵盛开的莲花。泉源处,人们用青石砌成四方的水池,称之为海场,将霍泉源头围护其中,水清澈见底,可直接饮用,水下绿草丛生,丝丝蔓蔓连成一片。
1300多年过去了,霍泉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灌溉总面积达10.1万亩,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2%,覆盖洪洞县广胜寺、大槐树、赵城、明姜、苏堡5个乡镇。
霍泉灌溉工程,跨越千年,造福一方,泽被后世。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相信在新时代全方位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之下,千年生生不息的霍泉,在这片土地上将会上演更加精彩的故事,福泽更多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