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润江南
2024-06-08沈爱君
沈爱君
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心的龙游县,是我的家乡,灵山江是常让我这个游子魂牵梦萦、柔肠百转的母亲河。这不仅因为它常年Ⅱ类水质、鱼虾丰美,更因为它是一条孕育着近万年文明的美丽河湖。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在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前,它名不见经传,深藏于山溪之中680余年。这里,弥漫着新石器时期青碓遗址稻作文明的芬芳;这里,也是方志文化、城池文化、民族文化和灌溉文明等农耕文明的集大成者。
它,就是古老而年轻的姜席堰。
一
灵山江,又称灵山港、灵溪,属钱塘江二级支流,全长88千米,流域面积726.9平方千米,流域平均年降雨量1762毫米。灵山江沿岸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考古挖掘,灵山江流域内的青碓遗址已有9400多年的历史,是龙游县境内年代最久远,也是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比河姆渡遗址早2000年,比良渚遗址早4000多年,它们都是耕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上山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钱塘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
姜席堰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江下游后田铺村,即衢江支流灵山江从山区过渡到平原的咽喉处。灵山江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群山跌宕,溪流时隐时现,河水暴涨暴跌。在建造姜席堰前,灵山江充沛的水资源难以利用,尤其在汛期,江水四处漫灌至田野,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元朝至顺年间(1330—1333),在龙游任达鲁花赤(元朝官职,意为督官)的察尔可马,决心在灵山江上筑堰引水,并上奏朝廷得到恩准:免交三年皇粮,限时三年完成。他召集能工巧匠,沿灵山江自上而下挑选筑堰地址,最终选定后田铺村。因后田铺村地处山区过渡到平原的咽喉部位,这里地势相对较高,河面相对狭窄,在此筑堰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下游自流灌溉,而且工程量最小、投资最省。他把任务下达给姜文松、席寰泰两位员外,委托其负责堰坝工事。由于条件所限,拦河筑坝是个很大的难题。多次失败后,姜、席两人总结经验,巧妙利用江心洲的分流作用,在江心洲上下游分别布置上下两堰。同时改进施工工艺,先用松木搭建井字形框架并将其连接起来,再在里面投放河卵石作为堰坝基础,既有效解决了基础防冲、沉降等问题,又可带水施工作业,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这种创造性的设计和高超的筑堰技艺提高了姜席堰在中国治水史上的地位。
姜席堰的上堰为姜堰,下堰为席堰。枢纽工程包括上堰、河洲、下堰、汇洪冲沙闸及渠首分水闸5部分。枢纽以河道中的沙洲为纽带,上连姜堰,下接席堰,组成一条长约630米、略似直角形的拦水坝。筑堰秉承“引水不引洪、水害变水利”的宗旨,堰坝迎水面用青石板连成石壁作基石,背水面以松树打桩并垒百年松树为基础,巧妙利用“牛栏仓”的设计,上游河水经过拦水坝时,原本湍急的河流明显降低了速度,变得舒缓起来。
姜席堰可以说是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姜堰是主体堰,位于灵山江的主航道,主要作用为抬高水位,使部分江水沿着支流进入引水渠道中,用于灌溉,如遇丰水期,超过堰体的河水将直接流入灵山江下游;而席堰则属于支流坝堰,目的是将江水导入下游干渠,并将多余水量排放至灵山江下游,起到泄洪的作用。姜席堰这种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治水理念,充分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应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正是姜席堰主要的技术特征和价值。
在河道上利用沙洲堰坝组成为一体的筑堰技艺,是姜席堰的一大特色,在中国治水史上也十分罕见。如今,拦水坝历经600多年的河水浸润,依然脉络清晰,整齐规划。松木的抗水蚀性非常好,多年不烂,经久耐用。堰渠经过了高低不平的各种地形、20多个村落、数万亩土地,不仅解决了困扰当地千余年万顷良田的旱涝难题,更使得龙游古城成为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
二
自14世纪创建以来,姜席堰一直采取“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县级官吏直接行使管理职权,将具体事务委派给县乡中有威望的乡绅,再将各项水利事务分派给受益用水户。至16世纪末,姜席堰已形成了固定的岁修制度,设有堰长,相当于如今的河长,担负起堰渠岁修、用水管理、封开堰口、收纳堰费等具体事务。清代还专门设有堰工局,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管理经费、维修堰渠等事宜。姜席堰这种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工程管理体制,体现了受益群体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也是几百年来姜席堰可持续运行的动力所在。今天,在紧邻姜席堰的广场上可以看到一块块石碑,上面详细记录着姜席堰的管理章程及几次岁修的具体过程。这些规章制度历经数百年,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和清廉的光芒。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姜席堰进行修建。2007年,姜席堰被列入浙江省“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并实施了改造,内容包括引水坝堰加固、节水配套改造、农桥和分水闸改造等,最终完成了灌区渠系改造。据史料记载,姜席堰高峰时期灌溉农田30多平方千米。渠道沿途各种筒车、水碓、磨坊、油坊等纷纷兴起,发展起稻谷、桕籽、茶籽等农产品加工贸易,使灌区渐渐演变成粮油贸易集散地。灌区寺后畈、西门畈和詹家畈渐渐成了著名的“龙游粮仓”。姜席堰现有干渠4条,全长18.8千米;支渠15条,全长30.87千米;灌溉面积约为23.33平方千米。近年来,姜席堰灌区也被列入浙江省生态休闲观光区、衢州市全域旅游中心示范区,举办了“亚龙汽车拉力赛”“国际名校自行车赛”“国际龙舟邀请赛”等重大赛事,不仅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龙游休闲、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三
姜席堰的修筑不仅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龙游古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环境,为婺剧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古代的货物运输主要靠水路,水路即为商路。灵山江旧时水量大,早年木帆船可通北界。产于遂昌、松阳及龙游溪口的山货特产,经过灵山江水道和沿灵山江边的陆路运至龙游,再经衢江上运衢州、常山、江山,下运兰溪、杭州。繁忙的商路,促成了龙游商帮的形成,并且发展成明清时期中国的十大商帮之一。民国时期,灵山江上游庙下、溪口和灵山成为南部山区的3个商贸重镇,在姜席堰上堰南岸有一码头名曰渡堰头,是龙商水道的重要码头,也是陆路的必经之地。旧时,渡堰头岸边商铺、驿站、客栈林立,夜里竹筏、帆船停满江岸,灯笼高悬,热闹繁华。
元明时代,姜席堰之水还被引入城中。据清代徐起岩《重修龙邑堰濠合记》载,“姜席堰东渠水于乾隆三年(1738年)通开浚、深渠道后,重新引二堰水分一路绕城而北和一路西达于城之濠内,环学舍、汇泮池,经县治之白莲桥,东折而放北门出,遂于总城外之水,同泻于溪”。这样做不但提高了龙游县城的城防能力,而且方便了城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城内纵横的水道也成为古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受稻作文化、水文化的影响,频频举办的姜席堰会、堰神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婺剧搭建了生存空间,进而促进了婺剧文化的繁荣与流传。姜席堰所在的后田铺村,成为婺剧的发源地之一,孕育出了周春聚班等民国台班,在此基础上发展成衢州实验婺剧团、浙江省婺剧团,培养出周月仙、周月桂等多位婺剧大师,也为龙游赢得了“七看八看,不如看龙游花旦”的美誉。
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离不开水的滋润,更离不开古老的灌溉工程。这些古老的灌溉工程,凝聚着历代先贤的治水智慧,同时也哺育了江河两岸的繁华和文明。作为古代山区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姜席堰以其悠久的历史、科学的选址、巧妙的布局、完善的体系、准确的記载、有效的管理和不辍的人文精神,树立了中国灌溉工程文明史上又一座经典丰碑。2018年8月14日,姜席堰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湖北长渠一起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执行理事会命名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也是继丽水通济堰、宁波它山堰、湖州溇港、诸暨桔槔之后浙江省第五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一堰起,一方兴。姜席堰历经数百年沧桑,巍然如初。它正承载着先人的治水智慧,秉持着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吟唱着龙游发展与兴旺的时代欢歌,一路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