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推进策略
2024-06-08钟敏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钟敏(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推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新时代开展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开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是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通过系统分析体育运动与健康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群众体育,是一种社会性群体活动,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民间组织性。如何组织开展以及主导这种活动,影响着体育活动开展效率。所以,我们就需要开展有效的引导工作,主动拓展与体育健康服务有关的项目,从而满足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全民健康文化和体育运动健康等方面的观念进行培养,以此全面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和健康意识。基于此,提高群众的健康运动素养和能力,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1、群众体育的概述及社会意义
群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和“大众体育”,指人们利用空余或闲暇时间,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方式,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不断超越、突破自我,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环节之一。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身心健康。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大众素质以及促进体育工作的完成。群众体育工作一直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从燃遍华夏大地的“马拉松热”到各种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如同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这充分展现了群众体育在多元化功能价值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活力与潜力。除此之外,激励社会大众进行体育活动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的情况,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减少身体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缓解社会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2、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审视
2.1、体制机制缺乏创新
在新的发展时代,体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创新性发展,创新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还可以为群众体育发展注入新鲜动力,所以群众体育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紧扣创新。但是,在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着国家与企业权责划分不清楚、一体化严重、政府对群众体育管理的过度干预、管理漏洞等问题,这对我国群众体育改革的进程造成了严重阻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群众体育发展所需资金并不充足,并且财政资金与群众体育管理机构不相匹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其次,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并未实现有效监控,其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存在着缺少奖励机制和问责机制等问题。与此同时,群众体育还未形成与社会经济情况相适应的以“国家主导、市场经营、公众参与”为原则的良性运行机制。并且,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制定,社会有关组织参加群众体育的广泛性并未形成。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群众体育的发展。
2.2、体育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表现出覆盖范围广、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公益性较强、对社会健康投入大等情况。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影响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对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造成了制约。首先,我国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与西方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规模上。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体育场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显得不足。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体育场馆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其次,我国许多现有的体育设施都比较老旧,存在生锈、破损等现象。这些设施对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构成了阻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人们在锻炼过程中受伤;最后,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馆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且封闭状态,面向社会开放的少之又少,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群众体育的开展。
2.3、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待增强
在当前社会,尽管我国政府和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但是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仍有待加强。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日常休息时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并未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能够给身体带来诸多的好处;另一方面,较多人仍存在“无病就是健康”的观点,对亚健康状态并不重视,且未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他们认为,只要没有明显的病症,就是健康,却忽视了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这是对自身健康的一种忽视。此外,我国的体育锻炼参与度也并不高。只有较少一部分人有坚持每周锻炼3 次及以上的习惯,而且锻炼的人群主要以老年人和青少年为主,中年人群参与锻炼的人数较少。
2.4、科学性的指导较少
在我国,科学性的体育健身指导较少,这不仅是导致群众体育开展困难、受到限制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全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当前,在人们的强身健体理念得到加强的同时,也需要能够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的机构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除了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外,也亟需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街道。虽然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指导效果,也影响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
2.5、缺乏对残疾和老年群体的关注,体育人口数量不足
根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最近十年里,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33.9%增长到了37.2%。尽管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仍有众多的群众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体育活动的锻炼中。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我国体育在参与人数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中,我们也需要关注我国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群体的体育需求,出现了以上群体体育合法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数据可知,截至2022 年,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达8500 万,占我国总人口的6.2%;截至2021 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增长至2.67 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8.9%。但是我国对于这两个群体在体育方面上的相关政策法规还并不完善,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群体,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和老年群体参与体育活动,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
3、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的时代特征
3.1、群众体育参与主体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如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这些群体的参与使得体育参与主体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体育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反映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体育活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需要更加多样化、丰富化的体育活动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老年人需要适量的、有益于健康的体育活动,残疾人需要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活动,妇女则需要具有社交性和文化性的体育活动。这些不同群体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了体育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实践上更明确了社会体育的这一内涵。
3.2、群众体育需求多样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群众体育的需求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体育项目,而是开始追求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来放松身心,享受乐趣,结交新朋友,体验不同的文化,更加注重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社交性,如健身瑜伽、飞盘、攀岩、健美操等项目的兴起。因此,多样化群众体育需求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于体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转变。
3.3、群众体育组织形式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群众体育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丰富,比如群众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公园等,这些组织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群众体育社会组织也在逐步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的合作,形成了一种新的体育发展模式。比如,群众体育社团是以共同爱好体育活动的人们为基础,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群众体育俱乐部则提供了比较专业化的比赛的平台和机会,如“村超”等群众性赛事;而体育公园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体育场所,让人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享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4、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的推进策略
4.1、强化政府职能,丰富体育赛事发展体育文化
在我国当前的体育事业发展中,强化政府职能和发展体育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方面应该加快自身职能转变,深化改革。将群众体育赛事的一些基本权利下放给体育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政府还应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赋予体育赛事主办方权力的同时,也应该为其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从而增加供给、促使赛事内容多样化发展。例如,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帮助赛事主办方提升赛事品质。在此基础上,还应从大环境深入发展体育健康文化,加大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充分考虑社会大众对体育活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体育消费内容的丰富和消费层次的提升。
4.2、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应推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做到城乡体育资源的合理配备,城市体育资源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向乡村倾斜,促进乡村体育资源的完善。也要建立健全城乡、农村等薄弱地区群众体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体系。统筹城乡建设,旨在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供给水平不相同等问题。政府资金的投入不足,长时间难以满足发展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可以增加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完善政府资金的投入,满足其发展需求。例如,增加国家财政拨款、促进社会组织加大对体育的投资、引导投资渠道多样化。此外,政府还需制定促进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策略,通过这一策略,使全体人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便利。
4.3、增强群众体育意识及加强对群众体育科学性的指导
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增强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在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的宣传方式,可以通过信息媒体的进行宣传,积极倡导社会大众进行户外运动,弘扬“运动是良医”的观念。将群众体育工作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让锻炼身体的意识深入人心,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可以从建立明确的体育框架、增强体育管理效能、营造良好体育创新氛围等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及方案,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学习科学系统、有针对性地训练计划和方式等,如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科学健身专题讲座,推广科学健身知识及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全方位指导,为群众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案。推动校企联动,促进体育科学与体育产业的结合,推动体育科学知识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的应用。以此来不断扩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
5、结语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目前全民健身已成为社会热点,因此群体体育活动的发展就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考虑其特点,满足我国社会大众对体育活动的现实需求。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仍存在较多问题,为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我们需提高群众体育参与度,建立健全的群众体育活动机制,协调地域间、行业间、人群间体育发展水平,带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强化群众体育意识积极开展群众体育各项赛事,有效地增强国民体质,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驱动新时代群众体育的新发展,谱写体育强国的绚丽篇章,贯彻落实全民健康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