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学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方法探究

2024-06-07魏晓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数学课堂

魏晓花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以小学高学段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必须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文章针对小学高学段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提问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学段;课堂;有效提问

引 言

教师应以学生的数学基础设定提问问题,能够构建活跃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保证教学活动更具高效性.在传统小学数学高学段课堂提问中,教师未能提出条理性问题、过于严厉等提问形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适合的问题,通过情境化、生活化等提问方式拉近师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为后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高学段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环节没有条理性

部分教师未能提出条理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突然提问,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导致学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热情.小学生智力未能发育健全,如果教师不能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直接抛出复杂知识,则违背学生的认知特点,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与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教师提问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提出适合思考的数学问题.但是,教师提问缺乏针对性,不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一刀切的课堂提问影响学生的判断,可能部分学生认为比较简单,有些学生认为难度较大,不利于所有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在提问时过于严厉

对教师提问时过于严厉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教师提问时没有注意自己的语气,严厉的态度会增加学生的压力,担心回答错误遭受批评,不利于学生集中意识思考;其次,严厉提问方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回答,缺少探究意识,限制学生今后主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养;最后,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在课堂中实时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过于严厉的提问行为,会拉开双方距离,不利于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大大影响上课氛围.

(三)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的评价

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通常只关注对教材的知识讲解,忽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虽然有些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提问,但是只侧重最终答案的正确性,未能带领学生分析思考过程,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这种评价方式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往往注重结果,忽视了解答过程,有时还会存在抄袭行为.

二、小学高学段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一)巧妙运用情境提问法

教师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开展情境提问,结合教材知识点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综合所学知识灵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高学段教学中,情境提问方式能够降低知识点的学习难度,教师应直观、形象地展示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教师应具体分析情境提问法实践措施,提前详细调查学生的生活阅历,从认知特点方面提出相关问题.如讲解“分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建购物的场景:小红购买了八块一盒的点心,吃了四块,那么小红吃了点心的几分之几?结合学生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更能够调动学生的思考欲望,吸引学生深入研究.经过简单的问题,接下来教师还需要注重逐层式提问,由简单过渡到难度较大的问题上.比如,教师进行“长方形面积”知识点教学时,可以先提问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得到答案后提问:对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进行调整后,面积会怎样变化?之后教师抛出难度最大的问题:“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我们怎样求解长和宽呢?”层层引导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求解,最终全面掌握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提问时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且学会正确解答.教师经过有效引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根据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内心疑惑,让学生之间相互解答,在加深对知识点印象的基础上,也能够具备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讲解“圆”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围绕涵盖多个圆的图案,引导学生自主设想,有的学生会提出半径求解、有的同学会思考个体间的位置关联等.教师根据学生数学思维提出的问题,更能够评价学生的数学修养,便于调整教学方案.

(二)从旧知识出发提出问题

教师有效进行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思维与智力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高学段小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有效联系新知识,这是当前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核心.任何单元新知识的学习,都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充分整合新舊知识,引导学生根据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后得出问题答案.比如,以“分数乘法”知识点为例,其中涉及“整数乘法”与“分数意义”等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然后抛出分数乘以分数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旧知识来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联系新旧知识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还能够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当中,让学生全方面掌握数学内容.同时,具有较大价值的旧知识,教师提问时也应该深度挖掘其内涵,要求学生再次审视旧知识.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回忆“长度和面积”内容,综合“乘法运算”等内容,提出“之前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再次学习旧知识能够加深印象,也能够调动学生研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师在整个课堂提问时需要注意,必须实时观察并且有效回应,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做出反馈,可以评价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够优化教学细节,有助于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

(三)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求学生在深入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也可以灵活运用.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联系生活,可以降低问题思考难度,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以“三角形”知识点为例,教师可通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提出相应问题,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教师应观察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勤加观察,将现实中的“三角形”带到课堂当中.很多学生通过收集三角尺、三角板以及三角玻璃等物品,可以直观了解三角形的结构与特点,为后期计算面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学生理解基础内容以后,教师接下来应组织学生研究性质,联系生活,创建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房屋使用三角形瓦片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方式有哪些优势呢?生活化的问题更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经过学习理论知识,很多同学会给出“三角形稳定性”的答案,因为三角形能够更好抵御外界恶劣天气.另外,为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实践活动,提前准备好大量木条,让学生划分小组后制作三角形架构.学生经过动手实践更能够清楚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含义,学会利用三角形稳定原理.在学生掌握三角形内容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例如,测量河塘长度,由于没有专业测量设备,同学们可以选择哪些方法进行测量?教师通过生活化问题带领学生使用知识点分析,然后在小组交流之间确定最佳方法,使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进行测量.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二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

为准确评价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提问至关重要.教师应侧重课前准备工序,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适合思考的问题.(1)任何课程上课之前都需要做好事前准备,教师应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材,明确讲解后可以达到的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重难点知识,高效完成讲解任务.(2)课前准备需要分析学生的情况.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以及意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教师课堂的有效提问必须综合各个要素提出相应问题.比如,数学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以简单理论知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即可;数学水平较高的同学,应该适当抛出有难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3)为达到预期提问效果,教师还应该选择适合的提问内容.教师应结合教材知识点,选择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秉持针对性原则,紧密联系教学核心,提出启发性问题,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意识.(4)教师在选择提问方式时,应该研究问题本质,合理确定提问模式.比如,基础理论知识可以直接提问,引导学生仔细回忆,巩固所学知识点;应用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采用情境化提问模式,为学生创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给出正确答案;开放性问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有效交流,互换思维,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5)由于学生基础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课前准备提问时,也应该预测学生给出的反应,对错误答案加以预设,便于更好地控制提问速度,及时给学生反馈,也可以弥补教师中的弊端,优化教学细节.

(五)根据认知规律提出问题

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一,教师必须根据各个层级学生的水平,充分控制问题难度.传统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整节课以“是不是、对不对”提出问题,过于局限的方式难以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一旦教师抛出难度较大的题目,此时学生会出现不回答的现象,或者出现整节课教师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情况,难以将提问优势发挥出来;如果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学生不需要思考便能够回答,很显然会丧失探究欲望.因此,教师提问时应该结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掌握程度,抛出各个难度的题目,其间还可以灵活加入游戏化方式,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注重全面性提出问题,必须针对班级全部学生,严禁出现单纯以成绩优异学生为主的情况,这样只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差及优秀的学生,教师给出不同难度的题目.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生活中存在的正方体、长方体物品;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联系特点进行提问;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计算长方体面积等.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师必须动态化观察学生,当学生无法回答时,适当引导;当学生回答错误时稍加提醒,严禁出现当面批评的行为.尤其是主动回答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以及行为等加以鼓励,激励其他不敢表现的同学,同时活跃班级气氛,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六)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结 语

总而言之,具备逻辑性与思维性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提问方式,以学生的数学认知与能力设置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所学知识解答数学难题,通过情境化设计、联系生活、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在恰当时机抛出问题等举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提问方法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持续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蒋祥.新形势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30.

[2]刘偌冰.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3]林梅华,以有效提问引领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8):20-21.

[4]陈丽慧.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12):102-103.

[5]师培培.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师生关系变迁研究:小学教师的视角[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6]邝孔秀,刘芳,劳金晶.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0(10):77-81.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