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视域下问题嵌入的机制及应对策略
2024-06-07王丽君
[摘要] 就语文课程而言,情境视域下的问题嵌入机制的实施,尤其能够挑战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通过对2022—2023年多地中考语文真题卷的分析,探索情境视域下问题嵌入的机制,并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提出应对策略,以期能为广大教师在教学和语境命题时提供助力,为学生在面对语文情境题时提供解题路径。
[关键词] 情境;问题;考试评价;初中语文教学
师生对于“情境”早已熟悉。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重视情境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要求课程实施要富有“情境性”,具体来说,不仅在日常教学中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还要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中“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早就有意识地利用情境创设来唤起学生的共情,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近几年的中考和区域试卷命题也逐渐情境化。但不能忽视的是,在广大一线教师日常教学情境设计中,仍然存在着设计困难、真实性不强、学生无法与之融合的尴尬,并且情境与语文学科知识联系不紧密,造境痕迹明显。
如何创设真实、丰富、多元的情境?笔者认为,在情境中嵌入有价值的问题非常关键。了解问题嵌入的机制,才能形成应对策略,助力日常教学和命题。依据新课标理念命制的2022—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展现出丰富的情境视域特征,无疑是研究的很好素材。
一、问题嵌入机制的内涵
情境视域下的问题嵌入机制指的是,通过将题目语境、教材知识、社会生活等多方位引入试题中,形成考生视域之外的问题解决环境。在问题嵌入这个过程中,题目文本与解题者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体到题目的理解过程中,情境视域下的问题嵌入,或者说题目中的问题是如何被解码、理解和应对的,以及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心理认知机制,都需要我们细致入微地考察。为此,笔者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研究:一是深刻理解题目从文本形式到解题者心中的知识表征的层进转变过程,二是找出影响该转变的关键因素并明确它们的作用机制。
根据“层进”学习理论,黄伟教授团队把学生阅读的能力层级划分为三层六级——释义层、解码层、评鉴层(见下表)。释义,是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即读懂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读出中心、主题、主旨。解码,就是解开文本的“密码”。文本是用语言文字建筑构造的艺术品,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视角、思维方法、修辞手法、表达匠心的有机生命体。我们要读出文本中隐含的技术和艺术的奥秘。在解码层,阅读的主要工作是“文本技术分析”和“文本艺术赏析”,这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专业性工作。所谓评鉴,就是对文本进行评价、评论、审辨、研判、鉴别、借鉴。这是培养和考验学生深度思维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高级阶段。这三个层级由简至繁,由浅入深,也对应了学生认知水平的逐步提升,为情境视域下问题的嵌入奠定了专业的底层逻辑。
二、情境视域下问题嵌入的机制
问题嵌入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互动行为,其中的角色不仅包括考生,也包括出题者和试题文本本身。出题者在设计题目时,旨在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展现学科知识系统的某一部分,因而会从独特的视角引导考生解读问题、激活相关知识。了解问题嵌入的机制,我们才能理解中考语文卷里的情境题目看似庞杂难懂,实则包含着一定的可循规律。
(一)嵌入释义型问题,感知文字内容
基于实际文本的情境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和分析实际文本的基础上,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或解决特定问题,比如进行概括总结或概括说明。这类题目对于文本理解和分析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例如,2023年浙江宁波卷中设计了“同学们在天一阁研学并打算向某杂志‘园林书香——历代藏书楼博览专栏投稿”的情境,任务是对两则材料进行概括、重组,根据写作要求写一段文字,介绍天一阁藏书楼。
“园林书香——历代藏书楼博览”专栏写作要求:
①抓住藏书楼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特征,突出藏书文化的独特之处。
②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作,语意连贯,语句通顺,120字左右。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语言文字感知力和文本内容理解力。学生只有通过对两则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进行仔细阅读,提炼出关键词,再互相对照、调整顺序,才能完成一段说明性介绍。
此外,还有基于虚构情境的情境题,这类题目主要是设计一些虚构的情境,然后要求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行一些特定的操作,比如进行观点的表达或进行情感的表达。这类题目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再如,2022年浙江丽水卷中的这道古诗题: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全空缺的内容。
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汤义仍问“(1) ”,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苦趣”,皆诚挚之语也。
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同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趣。《(2) 》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3) 》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尺牍多而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4) (用四字短语总结)。
题目中设置了尺牍传音的情境,问题是读后补充内容。细读发现,填空栏中应填的是文中原句和标题名。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后理解内容,并能提炼出语境所给的情感提示。
这种情境视域下的问题嵌入机制,不仅锻炼了考生的语文理解和识读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为了应对这一机制,考生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情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发展和训练这些技能,才能在中考中高效理解和解答这类问题嵌入式的题目。
(二)嵌入解码型问题,观照内部关联
试题文本通过精心设计的语言和结构,激发考生活跃思维,使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在特定情境下得以实现。考生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识别并理解这种角色动态,以此来把握题目的解读思路,并从中找到解题的线索。只有把握了出题者的视角、试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的思维路径,考生才能够在问题嵌入的情境视域中,成功应对解题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考生的解读策略、考题的语言引导,以及出题者的意图,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相互作用网络。这种角色动态作为一种密码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例如,2022年浙江湖州中考卷中的古诗文和名著对比阅读题,在“老师决定组织开展‘书客:职业与意义主题学习活动”的情境下,结合《儒林外史》和相关材料,完成一系列推理和表达任务:
1.哪位诗人对“买书”的热衷和王冕相似?请你简述理由。
2.假如长大后的王冕从书客那里买的书中包含了以下作品,你认为王冕可能会喜欢哪一篇?结合你对这篇作品和小说中王冕的认识加以回答。
3.你认为,上面材料能帮助同学们获得对“书客”职业及意义的哪些认识?
4.恰逢湖州市举办“宋韵流芳 书香湖州”古籍文化艺术展,展示湖州自南宋以来的珍贵古籍、雕版真迹、有趣的书船等。为了增强“书船”板块的吸引力,请你根据上面材料,为“书船”板块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并说明其吸引力。
这一任务链将古诗文材料、名著和情境三者结合起来,考查文本内容、人物理解、内外迁移、语言运用等,需要学生在品味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勾连,由此及彼地精准表达。在复杂信息中,学生只有解开文字信息本身和材料之间的密码,才能在答题时抽丝剥茧、环环相扣。这类问题的设计,让名著和文本的阅读有了更广泛、深远的意义,阅读并不是仅仅关注文本本身,而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艺术体验,能够分析推理,形成阅读能力。
(三)嵌入评鉴型问题,考查深度思维
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问题嵌入可能隐藏在情境的文字表象下。它将问题融入特定语境中,使考生在解答考题时需要对情境进行理解和解读。比如,一些题目会在描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同时,隐含一个或多个问题,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故事或事件的基础上,去寻找隐藏在其中的问题。例如,2023年杭州卷中有一个活动:
你的老师即将回到初一年级担任班主任,为了引导新同学明确努力方向,积极行动,计划在新班级布置心愿墙(下图是2020级学生的心愿墙),并开设“心愿·努力·坚持”的主题班会课。请你为班会设计一项活动(“布置心愿墙”除外)。请写出活动名称、具体内容或步骤。要求有意义、有趣味、可操作,120字以内。
活动设计的所有提示,其实都隐含在情境的描述中,需要学生抓住“明确努力方向,积极行动”等信息,并进行迁移应用。
再如,同一试卷上的另一题:
班级开展“钱江潮涌”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综合本专题的材料,探究亚运会会徽以“潮涌”命名的原因。
“探究”要求学生在理解、解构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评价,在由表及里的探究中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由此看来,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会影响考生理解问题、梳理关系、拓展思路的过程;语文素养则直接影响考生对题目语境的理解和分析;思维方式则决定考生如何理解和操作问题,它体现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不同的要求和能力需要在解题过程中协同工作,以形成有效的解题策略。
三、情境视域下问题嵌入的应对策略
既然问题嵌入的机制中隐藏了“层级”阅读的底层逻辑,在应对策略上不妨也借鉴此理论,拨开情境的迷雾,找到问题中暗含的语文学科知识,再利用已掌握的言语智慧密码解答问题。学生需要清晰理解情境和问题的关系,尽量将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和问题的需求结合起来,避免片面解读。面对含有复杂情境的题目,也应避免将问题过于简化,而应尝试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解读。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挖掘深层次信息的题目,不应浮于表面,寻求快速而肤浅的答案。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一)语基识记,正确释义
在释义类问题中,识别和记忆关键词尤为重要。关键词是问题的核心,它给出了解答问题的线索,帮助我们抓住问题的主干和答题的方向。因此,考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从中捕捉到关键词,识别出它的含义。识别关键词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全面,不遺余力地把握住问题中的每一个关键词;二是要准确,对每一个关键词的理解都不能出现偏差。记忆关键词需要考生对典型的、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进行认真记忆。记忆关键词有助于我们积累解题经验,快速应对同类型的问题。如此一来,即使面对新的情境题目,也能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培养对关键词的敏感度,增强感知力,极大地提高释义的准确性。
(二)深入结构,言语解码
在解码类问题中,有大量的背景信息需要快速、准确地理解和吸收,这需要良好的解码能力的支持。对于言语解码,有几点建议可以供参考。一是要广泛阅读。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积累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背景和作者意图。二是细致阅读。对于每一篇阅读材料,都要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形成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三是注重阅读方法的训练。有效的阅读方法包括预读、注重主旨、抓取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从中获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解码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语文情境题,发挥自身的语文实力。
(三)跨界思维,合理评鉴
语文情境题往往摆脱了传统题型的框架束缚,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拥有跨界思维的能力,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更开放、创新的角度进行思考。要从固定模式中解脱出来,善于寻找情境中的特点和线索,在理解和把握文本意思的同时,用创新的方式进行答题。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个方法,客观准确的评鉴才能产生。
(四)聯系生活,理解语境
语文情境题往往要求学生把文本内容和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结,以加深对文章主题和意旨的理解。因此,学生应放大自己的情境视野,将读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由此深入地理解和感知文章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成为自己扎实的知识储备,这样的储备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情境题时有效地找到解题的线索。此外,了解和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能够启发学生在解答情境题时产生更多的思路和灵感。在此过程中,语文学习的乐趣和生活体验的乐趣有机融合,从而使学习变得更为生动和有趣,同时也鲜活地体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理念,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选用的是2022—2023年部分地区中考试题,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情况。以上提供的应对策略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进行适用性调整,不能一概而论。此外,我们探究的情境视域下问题嵌入机制可能会受到未来教育教学模式、试题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其适用性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未来这一研究领域还面临许多的挑战和可能性。尤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揭开问题嵌入的神秘面纱,从更多角度理解情境设置的底层机制和动态变化。并且,为了使应对策略更具针对性和普适性,我们必须将研究对象扩大到更多年份、更多地区的中考语文卷试题,以保证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考生。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试验和完善我们的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和反馈循环机制逐步优化、精细化解题技巧和方法。总之,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以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黄伟.为教搭桥铺路 让学通向深度——“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问与答(一)[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05).
[2]梅培军.精准施教 思维进阶——三层级解读及其教学设计[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11).
[3]薛城,段承校.统编教材背景下的中考命题新探索——以区域九年级语文质量监测试卷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9(05).
王丽君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