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最美”本色,巾帼公仆展英姿
2024-06-07甘肃省妇联宣传部本刊采编中心
甘肃省妇联宣传部 本刊采编中心
他们,是对党忠诚、热爱人民,胸怀“国之大者”,发扬斗争精神,立足岗位、真抓实干的先进典型;他们,是干实事、求实效,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先锋模范。他们具有弘扬忠诚、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作出突出成绩、受到群众赞誉,他们,就是我们国家的新时代的“最美公务员”,我们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经推荐遴选,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确定了20名“最美公务员”。其中,刘欣、陈丽红、孟二梅等5名女性脱颖而出,在新征程中书写着“最美”时代答卷。
刘欣:勇做公益诉讼“追光者”
自2015年7月公益诉讼开展试点以来,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刘欣就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担起了探路之责。
敢于担当,做公益诉讼“探路人”
刘欣清晰地记得天水市首例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某县16家砂场没有办理采砂许可证,非法采砂,而且采砂后未对河道进行修复,使得砂石料堆积、砂坑遍布,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增加了行洪安全隐患。案件办理过程异常艰辛。各方面对公益诉讼不了解,也不理解,特别是被监督行政机关和涉案砂场抵触强烈。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她冲在前头,行政机关、采砂场两头跑,顶着炎炎烈日,踩着泥沙在现场调查取证。最终案件赢得胜利,16家砂场全部关停,受损的河道、耕地得以平整修复。
“等我们再去回访,修复后的河床上绽放出一片片野花,那一刻,我深刻地领悟了公益诉讼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刘欣感慨。
专啃硬骨头,做公共利益“守护人”
这些年,刘欣不是在取证的路上就是在办案的路上,碰上了大案要案,她更是没日没夜地连轴工作。
宝兰客专运行以来,沿线居民自备井抽水问题严重影响到高铁运行安全。2022年4月,省检察院将该线索移交天水市检察院。自备井周边是农田,种的都是葡萄等灌溉需求大的作物,但高铁建成后,沿线200米的范围内不允许抽取地下水。刘欣向有关部门了解过,之前有为自备井拟定过新址,但新址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不符合法律规定,只能无奈搁置。
一边是农田灌溉,一边是高铁运行安全,一边又是水源地保护区,三重矛盾交织,显然一纸诉状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刘欣多次组织水务、环保、镇政府等行政机关召开线索协调会,召集专家、农民代表倾听意见建议,最终确立了合规旧井扩建、改造管网、增加出水量的方案,解开了多年的死疙瘩。在5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原有铁路安全范围内灌溉自备井全部关停,不仅保障了高铁运行安全,而且农田灌溉更加省钱省事。果农们非常高兴,邀请检察官们夏天来吃葡萄。这一刻,刘欣感到满满的成就感,什么辛苦、疲惫都消失了。在她心里,“益”心为公就是她从不曾改变的初衷。
追求极致,做一流业绩“建设者”
多年来,她将国家和省上最新的检察办案典型案例摆在案头,随时查阅学习。面对疑难复杂的案件,她更是开启“连轴转”模式,白天去现场调查取证,晚上伏在案头整理案卷,一干就到凌晨。
公益诉讼开展以来,她摸着石头过河,备尝艰辛却无怨无悔:参与办理及总结推荐的13个公益诉讼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主笔起草公益诉讼7项刚性保障措施,打造出检察公益诉讼“天水样板”,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人民的检察官”。刘欣说:“公益诉讼是承载大爱的载体,以检察权监督行政权,可以敦促有关单位下决心履职、整改,让天更蓝、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陈丽红:一片深情寄江河
文/孙忠法
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百年前,近现代民族工业从这里起步,是上海重要的工业承载区。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江一河”的区域转型升级。历经水质环境整治、沿线制造业向外转移等多年治理后,滨水区开发工作进入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改造提升的新阶段。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副处长陈丽红,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在绘就城水相融、人水和谐的“人民城市”画卷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畏艰辛,破解贯通开放难点堵点
2014年,陈丽红开始负责这一工作。“‘一江一河贯通之初,涵盖14个区、340平方公里区域和165公里岸线的工程处处是堵点、难点,需搬迁3500家各类企业,打通60余处沿岸断点,开放十几处居民小区岸线,修缮保护260余幢优秀历史建筑。”爱笑的陈丽红说话细声细语,但面对这一重任,她勇敢地扛了起来。
烈日下、严寒中,陈丽红用最“笨”的办法,不停跑现场、进小区。面对一次次的“闭门羹”,她和同事不放弃、不服输,敲开一家家企业大门,走进一户户居民家中,听意见、作协商、拿方案、聚共识。
开拓创新,推动滨水空间立法
为让所有人更好地共享“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的美好生活,制定一部实在管用的“基本法”势在必行。但针对这么大范围开放空间的立法,上海乃至全国无先例可循。陈丽红大胆探索,开门问策,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地向广大市民了解对滨水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需求。2021年11月25日,凝结着陈丽红和广大干部群众心血与汗水的《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獲得通过,初步构建守护滨水公共空间的系统长效保障机制。“我喜欢做有挑战性的工作。”陈丽红笑言,“工作有挑战性,人才会有激情活力。”说这话时,她眼睛里闪着光芒。
用心用情,下绣花功夫提升功能品质
贯通是第一步,做深做透公共空间建设,不断提升功能品质,是一篇更大的文章。
陈丽红积极整合资源,下绣花功夫,统筹谋划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新功能植入,提升空间品质。她主动对接文旅、交通等部门,统筹推进苏州河游船、基地、码头和陆域配套设施建设。2022年底,水上航线正式开通,“船过一条河,读懂一座城”,深受市民游客欢迎。她还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牵头编制《“一江一河”儿童友好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指导意见》,突出指引加快营造富有趣味的儿童活动空间和游憩设施。目前,沿岸已建成儿童活动空间40余处。
如今,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全方位贯通开放。滨水区为大约500万市民提供了15分钟出行圈范围内的高品质活动空间。曾经的“工业锈带”已蜕变成全民共享的“生活秀带”。
王媛媛:运河边上,用脚步走出干群“连心桥”
文/高峰 宁婕
平陆运河是我国自京杭大运河千余年来建设的第一条运河,于2023年5月全线动工,起点位于广西南宁横州市平塘江口,经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
运河项目开工以来,王媛媛每天以饱满的精神当好项目攻坚先锋,发展特色产业,贡献着运河边上的巾帼力量。
“河”降大任,项目攻坚当先锋
平陆运河的企石枢纽位于陆屋镇,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当地征地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面对这一重大任务,王媛媛积极选派7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9个房屋搬迁工作专班小组,以党员带头学习政策、承诺践诺、动员宣传、入户丈量、调解纠纷、签字确认的“六个带头”作用,为顺利推进征地搬迁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对征搬过程中的“重点户”和“难点户”,王媛媛实行“清单化”管理,逐户逐人开展“夜谈行动”,同时组建党员先锋队帮助群众解决过渡安置期家具、粮食、杂物等无处置放的问题,以及协调租赁房屋、居住集装箱,临时用水、用电等现实需求。她事无巨细的周全服务,换来了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敢开先“河”,创新发展走在前
陆屋镇承担着企石枢纽建设服务保障的重任,也需要抢抓运河建设契机,发展运河周边产业,以借力推进乡村振兴。于是王媛媛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将陆屋镇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的整体规划,推动了机械制造、玩具生产等特色产业发展,临港产业园、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12个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陆屋镇新卫生院的建设,因用地指标和资金缺口一直无法推进。王媛媛多方调研、倾听民意,以运河周边建设用地调整为契机,提交相关议案,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为镇里争取到1400多万元资金。如今,新卫生院一期工程已建成使用,陆屋镇的道路、医院、学校等18个基础设施项目也搭上了运河建设的“顺风车”。
“河”衷共济,服务妇女儿童
王媛媛心系运河沿线的妇女儿童,在她的积极争取下,该镇15名搬迁户妇女获赠“母亲邮包”,6名困境女童获得“春蕾女童”助学金。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在企石村,王媛媛发动该村女村支书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党员干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N”队伍模式,为运河带妇女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咨询、维权服务,鼓励和引导村民群众就业创业,动员企业为妇女群体提供就业岗位,使妇女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王媛媛帮助引导困境妇女群众发展产业、改善生活,引领带动妇女参与沿河带基层社会治理,使妇女为平陆运河产业振兴贡献了巾帼力量。
苑小静: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
文/王江平
苑小静今年37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二团新井子镇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工作16年来,她一直和土地、职工群众打交道,把百姓富裕、连队建设、团镇发展放在心上,2024年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公务员”。
干实事,两脚粘泥又何妨
2007年,苑小静大学毕业后,来到阿拉尔市二团工作。至今她仍然记得初到二团时的情景:“一下车吓一跳,马路旁、田埂边,甚至连团部周边的房屋基脚都有盐碱渍,有的地方白茫茫一片,就像盖了一层雪。”
“我学的专业是植保,一定能在这里发挥作用。”苑小静觉得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虽然年轻,但苑小静工作起来一点也不怕苦。春播时节,跟播种机、查种她一样不落;夏季田管,开展病虫调查、指导生产技术,她跑前忙后;“三秋”时节,她带着职工测产、收花过磅,乐此不疲;冬季,她逐个条田指导检查冬灌质量,每天二三十个条田来回跑,吃饭没定点,手脚冻出了疮。
苑小静觉得,只有在田间地头,才能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只有在田间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才能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求实效,助力团镇展新颜
2012年,苑小静被调到团农业科工作,协助农业科负责人抓好全团农业生产工作。苑小静刚到农业科工作时,恰巧团党委启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36示范推广项目”,她主动要求参与该项目推广工作。为此,苑小静每周都会来到田间地头,蹲在棉田里查看棉花的生长情况。棉花加工期間,她走进工厂,了解棉花的质量。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该示范推广项目实现亩均400公斤,获得了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科学技术成果奖。
阿拉尔市二团曾经是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盐碱地分布最广的团镇,自2013年启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后,这里如今已变成绿树成荫的现代化小城镇。而这一切,有苑小静付出的汗水,她也实现了当初治盐碱的初衷。
阿拉尔二团小城镇建设初期,采用了“竖井排盐”技术治理城镇周边的盐碱。这一年,苑小静主动参与了该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2016年,“竖井排盐”技术获得成功,盐碱地变成了公园,该项目也获得师市科学推广及技术革新奖一等奖。
2022年,新一期兵地干部人才交流工作开始,刚刚担任阿拉尔市二团新井子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的苑小静,被组织选中来到阿克苏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为兵地交流挂职干部。期间,苑小静主动参与了阿克苏市“三镇三乡”技术推广、土肥、植保项目的方案设计。她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阿克苏市冬小麦高产攻关试验田推广应用培肥地力、适墒犁整地、氮肥后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2023年,试验田平均亩产761.17公斤,创2022年度阿克苏地区冬小麦亩产新高。
孟二梅:群众需要,“二梅”就在
文/魏杰
北京市門头沟区大台街道办事处四级主任科员、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孟二梅,曾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于2024年入选“最美公务员”。
“再难也得完成任务”
2023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让落坡岭社区断水断电,受灾严重,更不幸的是,由于道路损毁,K396次列车被滞留,近千名乘客陷入困境。
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整个社区有300余人,九成以上居民是老年人,几位社区“两委”干部里,51岁的孟二梅是最年轻的。
“再难也得完成任务!”孟二梅来不及多想,迅速在脑中盘算可用的物资、可行的方案,并立刻赶到现场,分批将乘客、受灾群众带往社区。
社区把能打开的房门都打开了,先安置老幼,后安排中青。居民们闻讯后,也自发把人往家里领,客厅、储物间、理发室,都住满了乘客。8月2日夜里,乘客们被安全撤离后,社区活动室白板上、皱巴巴的信纸上、孟二梅的手机里,留满了乘客感激的话语。
“他们一个都不能少”
刚送走滞留的乘客,孟二梅又接到了新任务:由于暴雨带来的安全风险,落坡岭全体居民要转移到30多公里外的军庄镇安置点。为了大家的安全,她挨家挨户敲门、耐心劝说,居民最终安全转移。但还有大量协调工作:洪水冲来的淤泥,有半米厚;乘客和居民留下的垃圾,堆积如山……来不及喘口气,孟二梅在区里和街道的支持下,一头扎进工作中。
几天下来,这位“钢铁书记”一身伤痛:嗓子哑了,脚泡烂了,小腿也密密麻麻长满了疹子。但孟二梅却不觉得累,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每位居民都平安。
10天后,居民重返家园。大家一看到孟二梅,就紧紧抱住她:“你知道我们有多想你吗?”一位耄耋老人哭出了声……
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来服务社区
群众需要,“二梅”就在!“以心换心,才能管好事、干成事。”孟二梅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来服务社区,在一件件家长里短中厚植为民情怀,在一场场大考中守护一方百姓。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孟二梅自有她的“金刚钻”:建强社区“两委”队伍、与辖区单位党建联建、用好群众议事协商机制……定期组织党员一起学习,常常和居民一起开展活动。党员带头、邻里互助,社区300多名居民拧成了一股绳。
心系群众、脚踏实地、勇挑重担、攻坚克难,这样的词汇在孟二梅身上显得无比生动。“只要用心做事、真诚待人,一定会得到居民的支持、理解、信任。”她坚信。
(综合《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妇女报》整理,本刊有删节)(责任编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