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默写题解题策略及演练
2024-06-07张云
张云
技法指津
近年来,中考语文中的名篇名句默写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直接型、理解型、运用型和拓展型。直接型属于传统题型,只要能直接默写且不出现错别字,就能得分;而理解型、运用型和拓展型则属于情境默写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其中,理解型一般会明确指出诗文的篇名,然后要求考生根据限定性的描述在该诗文中筛选出符合题干描述的句子;运用型则一般会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然后引导考生由这个情境联想与之相关的诗文名句;拓展型的难度最大,一般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写出某一类型的诗句。
备考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识记为基础。识记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还要勤默写,多琢磨哪些字容易写错。
2.以理解为核心。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充分理解诗词含义,揣摩作者意图。
3.以运用为目的。掌握古诗文的最终目的是要灵活运用,不应只局限于作答情境默写题,更应在写作时信手拈来,提升作文的厚度,使情感表达更自然,流畅。
例题解析
1.(2023年安徽卷)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曹操的
“ , ”(《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 ,
”(《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
, ”(《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入景。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兩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解析】本题为理解型诗文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要默写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澹、竦峙、孤烟、碧、游、翔集、鳞”等字词容易写错。
答案:(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天门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2)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2.(2023年甘肃武威卷)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
要求: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
(1)“ ,
”,杜甫在自己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依然惦念着为天下寒士挡风遮雨。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怀。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闲居山野的典雅风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纵横笔墨的浩荡神韵;“ , ”,这是扬帆天地的雄阔气韵。接下来,有请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一代诗豪,身居陋室,天地灵秀,自在人心。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
【解析】本题属于运用型诗文默写。作答时,要理解诗文的主题,并根据题干所给内容,从诗文中找出与之对应的部分。本题中应注意“俱、悬、惟、馨”等字。
答案:(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3.(2023年河北卷)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参差荇菜,① ”看到欢快的劳动场景,从“唧唧复唧唧,② ”感受到劳动者的美好形象,从“③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④ ,悠然见南山”,表现归隐田园的恬淡;柳宗元的“⑤
,下见小潭”,寄寓发现美景的欣喜;《岳阳楼记》中的“⑥ ,此乐何极”,抒发了劳动者的畅快之情。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型诗文默写,主要考查考生结合文本内容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本题应注意易错字:菊、篱、道。
答案:①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②木兰当户织 ③其中往来种作 ④采菊东篱下 ⑤伐竹取道 ⑥渔歌互答
4.(2023年湖南衡阳卷)古诗文默写。
人生道路上,有明媚的春光,亦有风风雨雨……在中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包含“雨”意象的诗句,请你写出这样的诗句:“ , 。”
【解析】本题为拓展型诗文默写。作答时,需要考生结合平日积累的诗句及主题要求,在保证不出错的前提下默写出来。
答案:示例一: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示例二: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示例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试题演练
1.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孔子“①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做学问应秉持好学和乐学的态度;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② ”告诉我们探寻问题时要追究事物根源;曹操“老骥伏枥,③ ”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④ ”的奋斗精神;范仲淹“⑤
,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⑥ ”的坚定信念,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指引。
2.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古人擅借花抒怀,志趣各异。《饮酒》(其五)中,陶渊明用“① ”表現他悠然自得的闲适心境;《爱莲说》中,周敦颐用“② ”表现他不同流合污、独立自守的品行;《己亥杂诗》中,龚自珍用“③
”表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卜算子·咏梅》中,陆游用“④ ”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操及高尚人格。
3.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漫步诗文中,且行且思,丰盈生命。我读“日月之行,①
”(曹操《观沧海》),诵“不畏浮云遮望眼,②
”(王安石《登飞来峰》),咏“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③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心潮为之澎湃。“仍怜故乡水,④ ”(李白《渡荆门送别》),让我们感受到思乡之情;“三人行,⑤
”(《〈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学到了谦逊的品质;“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4.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一枝一叶总关情。“乱花渐欲迷人眼,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表达了诗人游玩的欣喜;“②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寄寓了作者漂泊他乡的愁思;“③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体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雅趣;“④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给人带来的无限趣味。
5.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在“航拍中国”的镜头里,你看到过怎样的中国?飞越大海,感受“秋风萧瑟,① ”(曹操《观沧海》)的磅礴气势;俯瞰泰山,饱览“②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神奇秀美;临近三峡,欣赏“重岩叠嶂,③ ”的雄浑壮丽;仰望黄鹤楼,领略“晴川历历汉阳树,④
”(崔颢《黄鹤楼》)的明媚之景。
6.根据题干,默写出对应的诗文。
(1)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就很合適。
(2)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之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