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定位、反思与变革
2024-06-06刘璐
刘璐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和管理手段,对于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国企经济责任审计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审计质量和效率亟须提高。鉴于此,我们深入剖析新时代背景下国企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持续优化和进步。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没有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致使审计范围过于局限。有一部分国企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自身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果企业在员工福利、社区发展、公益慈善等方面投入不足,就有可能影响其发展形象和社会信任度。部分国企仍然存在污染排放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未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强化审计监督。同时,当国企治理结构不够科学完善时,内部控制机制就有可能出现漏洞,进而会影响经济责任的履行和长期稳定发展。步入新时代,创新成为国企转型升级的关键。然而,一些国企因为缺乏创新动力和创新思维,就有可能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投入不足,从而会对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影响。
审计方法没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因此难以取得深入成效。传统审计主要是依靠人工抽样、文件核对等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信息获取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传统审计方式已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当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数据和信息,如果不能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或是采用的审计方式方法不科学,就无法了解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和风险。
存在“先离后审”或“不离不审”的情况。部分国企管理层会在关键时刻会提前离职,从而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按期开展或是失去针对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因为内部控制不严格或审计程序不规范,使得审计程序被忽略或规避,从而降低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公信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审计制度不够健全,以及这部分管理人员抵触审计或忽视审计的作用。这些管理人员个人主义观念较重,往往会因为考虑利益,采取“先离后审”或“不离不审”的方式,以规避审计的监督和约束。而审计制度的不足在于对这种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不足或是追责力度不足。在审计过程中,即使是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措施和追责机制,也可能导致这些问题、风险得不到及时解决和纠正。一方面,是因为审计结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整改。另一方面,由于追责力度不够,相关责任人不需要承担应负的责任和接受相应的处罚。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审计结果的传递和应用机制不健全,以及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存在不足是因为审计机构和企业管理层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审计报告未能得到及时传达和落实。而追责力度不够则是源于管理层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责任的追究不够严格。为改善上述状况,有必要加强审计结果的传递与应用,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加大对責任人的追责力度。
新时代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措施
秉持“三个区分开”的原则,客观界定责任。在国企内部,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体系至关重要。这一做法有助于明晰责任范围、避免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同时,国有企业也要建立起规范的责任认定流程,确保责任认定的公平、公正和客观。在这一过程中,审计机构和国企应强化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认定标准和方法,确保责任认定的准确性。当沟通和信息共享足够及时,就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和责任认定有失偏颇的问题出现。此外,还要建立起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主体进行严格追责。针对违反规定、失职渎职的责任主体,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确保责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强化对审计期间业务效能的评估。国有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或标准,以量化的方式衡量审计工作进展和效果。评价体系应包括多个层次、多个维度,科学合理的业务效能评价体系,能够对审计工作的进度、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衡量,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只是国有企业,审计机构内部也应建立起有效的交流和反馈机制,使参与审计的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攻克工作中的难题,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审计机构应持续改进与优化审计业务效能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评价机制,才能确保审计工作始终保持高效。
采用审计公开制度,并拓宽线索来源。国企应建立完善的审计公开制度,公开审计内容、程序和渠道。公开内容应包括审计结果、揭示的问题、整改情况等相关信息。公开程序应规范透明,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公开渠道需要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等,以便社会各界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国企还应该积极拓宽线索来源。期间,国企可以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国企还可以设立举报电话、网络平台等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对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展开监督。成果落实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国企应建立起健全的成果落实机制,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为此可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明确整改责任主体和时限;设立监督评估机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采用激励政策,对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提高审计效率。国企应精心设计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建设方案,明确其应用目标、功能需求和建设步骤。其中,国企可以通过确定平台的基本架构、技术规范和数据安全要求,确保平台建设方向与国企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国企还需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所需技术人才,不仅要加强面向内部员工的技术培训,还要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除此之外,国企还应当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以此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国企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国企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运营行为,能有效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