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攻关演练一
2024-06-05
攻关文题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灵和明快,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
这是一则名言式材料,写作的关键就在于对于鲁迅的名言的解读。首先我们应该关注题目《论“旧形式的采用”》,这里的“旧形式”应该是广义的,不仅仅指形式,还应该包括传统文化、技艺的方方面面,而鲁迅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对唐宋绘画艺术的吸取上,对重点语句要深度解读。如“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此句意为对传统的吸取不要片面,而要整体把握,同时要推陈出新,为我所用。而“弃去蹄毛,留其精粹”则指出了吸收传统文化、技艺的大原则。综上,这则材料命题的立意应该是指向传统文化的传承,着重谈我们对传统的态度、继承的原则。在论述中要注意观点鲜明,并且结合具体事例或者热点,挖掘其中传统文化的因素,指出今与古的联系,点明传统对于当下的意义。对于糟粕和精华,不要太笼统,泛泛而论,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比如说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是精华,而“三纲五常”则是糟粕。写作中应该结合具体内容来谈继承与发展。
【示范】
在扬弃中创新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否定自己民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我们就会走入虚无主义的误区;而盲目崇拜,对古人亦步亦趋,我们就会丧失创新的勇气。如何对待我们民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呢?鲁迅先生告诉我们,要“弃去蹄毛,留其精粹”,简而言之,就是要在扬弃中创新。
所谓扬弃,就是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所说的“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占有,挑选”,看见鱼翅,不妨吃掉;看见烟片,不妨把它送入药房,而最终,要把旧宅子变成新宅子。总之,要有怀疑批判精神,批判,是为了明辨精华;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拟题 王献斌)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同样是喝水,有的人用金杯玉盏喝,有的人用瓷杯泥碗喝,有的人用双手捧着喝。第一种人感觉到富贵,第二种人感到贫贱,只有第三种人痛快地说:“真解渴啊!”人渴了,要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真正的享受是你喝上了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丽的杯子。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三种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实质上代表了对待生活的三种不同态度。前两种人都未能看到生活(生命、人生)的本质,都不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财富的多寡和荣誉名声的得失上,或富贵骄人,或贫贱羞人。前者得到的只是虚幻的满足,后者则陷入无谓的烦恼中。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声: “真解渴呀!”因为他关注的是“甘甜的水”而不是“盛水的杯”,他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紧扣材料寓意,确定论述范围和中心: “富”不能证明“贵”, “贫”并不代表“贱”;贫富之别不是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而贵贱之分则取决于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联想到: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等等。
参考立意:
1. 不追求外在形式美,而注重内在充实美;不注重外表美,而注重心灵美。
2. 追求生命本色,抛却功名利禄;追求平淡,脱离浮华。
3. 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不生活于虚幻之中。
【示范】
其实不管是金杯玉盏,还是瓷杯泥碗,都只是一种喝水工具,一种达到目的的凭借而已;真正能够解渴的只有水。现实生活中类似这种看重“器皿”(形式)、轻视“水”(实质)的心态也普遍存在着。我们应该采取的明智方式是重实质,轻形式。
曾经有个穷孩子,自小发下誓言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于是,他便走上一条追求名利的艰难路途。所幸他长大后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开了大公司,住上了大洋楼。但是过度的虚荣心扭曲了他的心灵,贪婪的欲望腐蚀了他的躯体。待他身患重病回乡静养之时,发现田间劳作的农民有说有笑,过着与世无争的快乐生活;邻居们虽不富裕,但纯朴善良、乐观豁达,足可弥补物质生活的不足。此时他幡然醒悟了。
正如有的人用金杯玉盏喝水却品尝不到水的真正的味道,而简简单单用手捧着喝的人却品尝到了水的甘甜一般,有些人用尽一生去寻求幸福的真諦,到头来也没戴上幸福的花环;而一些人简简单单地生活着,从没有想过要去追求世间众人所认为的理想幸福,但他们却可以快乐一生,幸福一世。
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材料部分为两段名言,主要是从不同层面阐释青年的内涵。十八岁学生,风华正茂,走上理想丰满、前途灿烂的道路。青年人对国家社会充满期待,国家社会对青年们也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们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理想,勇于实践,不断奋斗,肯吃苦愿奉献。
参考立意:
1.青年当自强;
2.要做新时代拼搏奋进、“自找苦吃”的有志青年;
3.个人的理想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4.“中国梦”也是青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