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生动的基层治政手册,于细微处读懂大明
2024-06-05
推荐理由
马伯庸,出生于1980年,内蒙古赤峰人,中国当代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评论称其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著有《风起陇西》《三国配角演义》《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七侯笔录》《古董局中局》《长安的荔枝》《大医》等。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马伯庸优秀的历史纪实作品,一本值得收藏的明朝历史书,书中收录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往事,形成一本生动的基层治政手册,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张宏杰说:“这本书娓娓道来,用笔绵密细致。读者读来也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
内容导读
《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了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微妙的官场平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奋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
马伯庸这样阐述他写作本书的初衷:“长久以来,历史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这虽然是正确的,但视角实在太高了,高到没什么人情味。即使有些講述者有意放低视角,也只停留在庙堂之上、文武之间,关心的是一小部分精英,再往下,没了,或者说记录很少。……这些都是具体而微的细节,但恰恰从这些‘小中,我们才能真切地见到‘大的意义。它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给这本书起名叫《显微镜下的大明》。我相信,只有见到这些最基层的政治生态,才能明白庙堂之上的种种抉择,才能明白历史大势传递到每一个神经末梢时的嬗变。”
马伯庸力图以冷静克制的零度叙事,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最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
精彩展示1
从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后湖黄册库一共存在了二百六十四年,几与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国祚等同。 这是大明保留下来的最后记忆,在这个王朝治下的每一个人——你能想象吗,几乎每一个人——后湖黄册库都记得,大明都记得。 洪武初年在浙西耕作的农夫、永乐时迁至北京附近的军户、正统朝远在云南深山打猎的土司、正德朝在淮西烧盐的灶户、嘉靖朝山东进学的士子、万历朝建阳的书商子弟……几乎所有曾在这片土地生活过的大明子民,都在这座库房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的身躯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名字却永远凝固在了这里,并和他们所效忠的朝廷再一次化为飞灰。 在这座黄册库里,记录着整整一个王朝的田土盈缩、民生消长。你可以拉远视角,注视大明王朝跌宕起伏的一生;你也可以拉近视角,看到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家庭的生老病死。
…………
这些琐碎枯燥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大事,也是真正的难事。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必须像烹小鱼一样小心翼翼,不可操切,否则一不留神就烂了。纵观朱元璋在洪武年间的这一系列举措,正好是老子这句话的最佳脚注。
他的每一项政策都经过反复推演,有设计,有试点,有铺垫,有妥协,策略务实而有弹性,一步步走得十分扎实。从“户贴”到“赋役黄册”,从“一百一十户里甲”到“鱼鳞图册”,从“粮长制”到“实习历事”,层层推进,有条不紊。
本文写作所提及的大量事迹,几乎皆从《后湖志》中得来。我一直觉得,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之外,我们也需要这些琐碎细节。只有从细节里,才能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黄册图景,进而从黄册库的变迁争吵中,管窥到大明兴衰起伏的规律成因。
【片段赏读】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本非虚构类的历史读物,细致有趣。它既有历史学者的严谨,也有小说作者的生花妙笔。作者笔调虽然冷静克制,但却是说故事的好手,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干净利落又跌宕起伏。在严肃的史料中,他用浅显、风趣的语言做了点评和注释,还给这些案件采用了流行的标题,画龙点睛,增添了阅读乐趣,让历史从枯燥走向通俗。
精彩展示2
大明就好像是一个动脉硬化的病人,因为长期贪吃油腻食物加酗酒,身体各处血管已变得狭窄无比。血液壅积于中途,无法送至中枢。张居正的改革,是在血管里做了一连串支架,暂时保证心脏获得足够供血。可是他没有办法改变大明暴饮暴食的习惯,也无法逆转血管劣化的趋势。时间一长,血液越发油腻,血管越发脆弱,梗塞点越来越多。到最后,就连支架也没什么用了,只能靠“三饷”之类的举措像打吗啡那样疯狂透支残存的生命力。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阉党还是东林党,谁当权都无关大局。祸因早种,积重难返,大明的覆亡实际上是一次系统性的崩塌。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久病的大明王朝突发心肌梗死,死于煤山之上。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悲剧。
【片段赏读】
作者的的语言非常形象,将复杂的历史用通俗的笔调描述出来。此段中作者将大明比作一个动脉硬化的病人,将大明存在的问题比喻成各处血管变得狭窄无比,将张居正的改革比喻成在血管里做支架,将最后大明王朝的灭亡比喻成久病的病人突发心肌梗死,整体读来非常形象生动,使读者容易理解,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