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家庭参与与社会支持

2024-06-05李亚飞

家长·下 2024年5期
关键词:家校德育工作道德

李亚飞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品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方协同是德育的重要举措。初中阶段是学生度过儿童期踏入青少年时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身心发展、社交能力与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多重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认为:“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为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性成长环境。”为了给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综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家庭参与与社会支持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三方协同,形成合育体系

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承载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家校共育在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能够形成家庭和学校的良好合力,共同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然而,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发现采用的教学方式对不同学生的效果并不一致,这往往是因为方法上的欠妥当。

管理学中的“短边规则”指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所有组件,而取决于构成这只木桶的最短一块木板,德育工作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组合方法对学生进行加强引导和疏通,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德育效果就只能由多种方法中执行得最差的一种所决定。例如,在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中,作为一种教育组合的方式,只要其中有一方不得力,都可能导致整个的教育工作失效。

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和重要性,并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加强交流、创新德育方法、强化道德评价和发挥网络优势等途径,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形成德育工作的有力支持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家校交流,实现有效沟通互动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我们必须构建稳固而高效的家校合作机制,确保家庭和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能够密切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

首先,学校和家庭之间要建立定期和系统的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交换学生在校学习和行为表现的信息,同时,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等方式,加深教师对学生家庭环境和行为习惯的了解,从而制定更为精准的教育方案,为家长提供更有效、更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的建议。

其次,为了确保家校合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学校可以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及学校管理层共同参与,负责规划和监督家校共育活动的实施,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家长委员会作为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担负着听取学校工作汇报、表达家长意见、参与德育建议研究、协助改进家庭教育等重要职责。

家长委员会的有效运作,能够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而积极的成长环境。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注重德育内容的深化与全体成员的参与,设计和实施如“净美班级评选”“家校合力 共育未来”等多樣化的德育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参与热情,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这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德育内容,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班级卫生、个人礼仪的评估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参与性和对学校教育理念的理解。

最后,学校还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听课等,让家长从多角度理解学校教育全貌,提供家长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解答家长疑问;收集家长的反馈,不断优化活动内容,评估家长开放日对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家校合作方面的影响,进而调整相关策略。

三、创新德育方法,树立正确道德观念

创新德育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真善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一)以情感教育为德育工作的核心

情感教育课程可以涵盖情感的起源和作用、情感的表达和管理技巧、情感与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情感沟通活动、情感教育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交流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增强情感连接和共情能力,激发对善良与美好的追求,进而形成积极向上、善于表达情感的行为习惯。

(二)增强实践体验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学生还要在实践和亲身体验中理解和应用道德观念,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道德行为的意义和影响。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实际行动的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内化。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学雷锋月”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进一步的感染和教育。同时,学校还应当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如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关爱弱势群体等,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三)落实个性化德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教师应该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通过心理测试、辅导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别辅导和关注。个性化的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渗透爱国教育

学校应高度重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组织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例如,通过演讲比赛和讲述红军长征故事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历史,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样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向上向善,爱党爱国爱家。

学校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德育体验,筑牢学生健康成长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根基。

四、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在加强德育工作中的社会支持方面,学校应该进一步深化与社会机构、社区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可以丰富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首先,学校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举办社区义工活动、开展社会实践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德育经验和启发;号召各行各业的家长志愿者来学校开设讲座、培训课程,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其次,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教育阵地,如纪念馆、文化古迹、烈士陵园、先进单位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访问,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决策能力;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科技馆、农业基地,与先进单位交流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与社会教育的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平台,推动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强化道德评价,提高德育实效

强化道德评价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机制,通过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促使学生对道德行为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品德素养。

(一)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的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等方面,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道德表现。在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时,学校应当侧重于培养学生自律、关爱他人、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并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使评价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同时,评价指标的制定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道德表现上存在着差异,因此评价指标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具体化。

(二)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

除了传统的学业评价外,对德育工作的评价还应该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情况。在德育评价中,教师需要考查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例如,通过日常记录、观察记录、案例分析、讨论与演示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情况。教师还可以引入亲子评价、同伴评价等评价方式,形成多维度的评价结果,以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动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道德表现和不足之处。首先,学校要根据评价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指导和培养计划,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德育成绩的积累和记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成长和进步。这些记录可以是学生每学期的德育评价报告,或者是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努力和表现的记录。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形成正向激励和自我调整的动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四)加强对教师德育评价的培训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必须具备评价学生道德表现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师的道德评价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至关重要。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深化教师对道德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同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不断提高其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

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以及加强对教师德育评价的培训等措施,学校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加强道德评价的实施和推广,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德育效率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提高德育的效率。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网络平台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到各种德育资源,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上传相关的德育教材、书籍、文章等,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和学习。同时,网络平台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和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学习德育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网络平台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更多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讨论区、交流群,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德育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业、发表评论等,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指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最后,网络平台还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网络辅导,让学生可以在家或者自习室等地进行学习,避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测验和考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为他们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七、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是我国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我国育人机制改革的重大时代转变。初中德育作为整个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应该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通过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德育服务。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品德和全面素质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家校德育工作道德
家校距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