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雅士:赏花赏到胃里才是真
2024-06-05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16期
古人很早就用四时花卉做成各种食物,并将这些食物称为花馔。西汉的枚乘曾将芍药花酱与焖熊掌并称为“至味”,可见花馔自古以来就颇受欢迎。或许是赏花的时候,这些花开得实在太美,于是在将它们做成花馔的时候,古人都选择了手下留情,道道都是“轻口味”,几乎没有古人说是拿几朵花来焖个大肘子,这是古人发自内心地惜花。
到了明清时期,注重养生的文人雅士们对于“如何赏花赏到胃里”这个论题拓展了许多新思路。对于花馔,他们不再执着于制成花酒、花酱、花茶、花糕等,而是决定专注于鲜花的蒸馏工藝。早在宋代,蒸馏工艺就由阿拉伯传入了我国,而用蒸馏工艺制作“花露”则成为明清时期的风尚,所有的香花、香叶都可以蒸出花露。
清代的顾仲在《养小录》中记载,鲜花中制成花露最多的是玫瑰与蔷薇。清人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花露者,蔷薇最上,群花次之。”他还将蔷薇花露做成了一种花露饭,就是在刚煮熟的米饭上洒一盏花露,米饭就浸透了蔷薇的花香。
(摘自《北京青年报》 金陵小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