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明华人反暴政

2024-06-05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殖民者郑成功西班牙人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明王朝部分开放海禁,而刚刚殖民菲律宾的西班牙对商品和人员极为渴求。华侨的增多令晚期明帝国与西班牙在菲律宾产生碰撞。

华侨遭屠杀

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1571年建马尼拉城。西班牙人对菲律宾统治初期,对当地华人采取拉拢政策,因为菲律宾当时的经贸发展要仰赖华人的努力和贸易。但随着华人影响的提升,矛盾开始显现。

1574年,活跃于福建一带的私人武装头领林凤差点攻占马尼拉,让西班牙殖民者大为恐惧。1593年,菲律宾总督达斯马里纳斯远征摩鹿加群岛,由于他强迫华侨充当桨手,引发不满。途中,达斯马里纳斯所在旗舰上的华侨奋起反抗,将船上包括总督在内的西班牙人几乎尽数杀死,随后驾船远走。这次事件后,马尼拉当局煽动排华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一支中国船队在福建官员带领下,载着士兵和武器到达马尼拉,接回3000名华侨。

1603年,菲律宾岛又出现一则传闻:中国皇帝有意占领菲律宾以获取这里的黄金。西班牙人惊恐万分,打算迫害甚至屠杀华侨的意图越来越明显。10月3日,不愿坐以待毙的华侨发动起义,但由于缺少武器和军事经验,他们仅坚持了41天。起义很快演变成一场大屠杀。据统计,至少2万名华侨被杀。

明廷的轻视

屠杀华侨对菲律宾本土经济产生致命影响。西班牙人忧心中国商船不再到来,更担心明朝政府会进行报复。1604年6月,一批对前途悲观的富人离开马尼拉,举家迁往墨西哥。眼见如此,西班牙驻菲总督一面部分发还华侨商人的财产,发动幸存者给国内写信,企图证明西班牙殖民者“清白”;一面派特使携带函件,想要交给中国沿海省份的封疆大吏。

事实上,尽管明朝当局了解了事件真相,但其一贯把移民国外的华侨视为贱民,因此仅写了一份《谕吕宋檄》,于1605年5月底、6月初由中国贸易船队中一名船主带到马尼拉,分别交给菲律宾总督、馬尼拉最高法院和马尼拉大主教。檄文未对屠杀行为进一步严加追究,只要求西班牙殖民当局保证华侨今后生命财产的安全,并宣布对殖民者“不忍加诛”“其海外戕杀姑不穷治”,要求西班牙方面“当思皇帝浩荡之恩,中国仁义之大”。

明朝未出兵讨伐还有当时现实条件的限制。在西班牙屠杀华侨大致同一时期,大明王朝进行了三场大规模战争:在西北的宁夏,西南的播州,特别是从万历二十年开始的长达7年与日本在朝鲜进行的战争。这三场大战明朝都取得胜利,但国家军事和财政资源损耗极大。

郑成功震怒

明朝的纵容使得殖民者对菲律宾华侨的欺压更加有恃无恐,绝境中的华侨不堪其苦。1662年,得知菲律宾华侨的悲惨处境后,已经攻下台湾的郑成功派人向菲律宾总督下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

面对郑成功的威胁,西班牙人反而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集体屠杀。郑成功闻讯大怒,他一面抚恤逃到台湾的华侨,一面组织筹备军队,准备远征菲律宾,在菲律宾重建大明王朝。

但郑成功尚未出兵就出现内乱,他的儿子郑经接着治理台湾,并派人同西班牙殖民当局交涉。据说郑经在1670年和1671年两次准备征讨马尼拉,但因各种因素而未能出兵。

(摘自《牛城晚报》 其言/文)

猜你喜欢

殖民者郑成功西班牙人
福州:一个西班牙人的第二故乡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福州:一个西班牙人的第二故乡
学郑成功 我真成功
狂欢之后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郑成功文武双全(中)
郑成功文武双全(下)
英国殖民者曾食人“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