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物言志抒真情

2024-06-05杨诗影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17期
关键词:浅紫色托物紫藤萝

杨诗影

托物言志是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中,“托”即假托、借用,“言”即言说、表达。换句话说,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怎样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行文?关键要抓住“所咏之物”和“所言之志”之间的关系。以下几点可供同学们学习与借鉴:

一、巧用心思精选材

运用托物言志法行文,首先要精心选择写作对象。我们要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进行选择,如小区里的紫荆花、路边的白玉兰、校园里的大叶榕、公园中的紫藤萝……因为常见,所以熟悉;因为熟悉,所以能够写得真实具体。

不仅如此,写作对象本身也应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如某同学在作文中写道:“红绿灯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这种恪尽职守的精神难能可贵。”但“红绿灯”作为一种交通安全设施,赋予它这种精神品质略显牵强。相比之下,花草树木、飞鸟鱼虫、山川大海、风霜雨雪等本身就有一定的隐喻义和象征义,较容易和所言之志关联起来。

此外,赋予写作对象真切的名字,可使作文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大大增强。如某些同学在文中描绘草木,却从头到尾不提植物的名称,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时,也体现不出选材的独特性。而下面这位同学乘坐公交时看到了路边的行道树,他这样写道:“我乘坐公交车回家,窗外飞快地掠过一些树,满满地擎着一簇一簇的红,于满目的蒼翠之中,实在是突兀极了。我不由得心想:什么花,这么张扬!趁着车速减慢,我盯住细看,突然惊觉:那是栾树啊!也只有它有这等本事,把果实整得比花还艳丽……”这样丰富的描写,冠上植物真实的姓名,读来自然具体可感。

二、抓住特征细描写

在托物言志类文章中,物是写作主体,如果对所写之物没有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表达的情感就会显得枯燥无味,犹如空中楼阁般没有依托。描绘事物时,可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如以“植物”为对象,我们可以写视觉——眼睛看到的花的外形、颜色、大小是什么样的;写嗅觉——鼻子闻到的气味,是淡淡的幽香还是刺鼻的浓香;写听觉——微风拂过,有没有听到叶片拍打的声音;写味觉——花蜜是不是甜的;写触觉——手掌轻轻触碰大树,摸到的是光滑的树干还是粗糙的树皮?运用“五感法”,可将事物描绘得具体可感。

此外,还要注意言之有序。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就先后描写了一瀑瀑的花、一穗穗的花、一朵朵的花,从整体到局部,有远观也有近看,写群体也写个体,描写细致,层次分明。文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针对性的描写:如比喻,写紫藤萝像“一条瀑布”“紫色的大条幅”“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拟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它们在笑”“它们嚷嚷”;通感,“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这些修辞手法集中展现了紫藤萝繁盛热闹、充满生机的特点。

三、层次清晰明结构

结构是文章谋篇布局的手段,整体架构清晰,内容一目了然。可运用对比法,将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样子进行对比,如宗璞就将眼前繁盛且充满生机的紫藤萝与十多年前家门外稀落伶仃的紫藤萝进行对比,写出了紫藤萝的美好可爱;也可将不同事物进行对比,如茅盾就将贵族化的楠木与极普通的白杨树进行对比,衬托出白杨树的顽强与不平凡。可运用明暗双线的手法,如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明写桃核种下、生长、历经风雨的过程,暗以小桃树自喻,展现了成长过程的坎坷曲折和坚强不屈的品格。

此外,还有镜头组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可供同学们使用,但要注意明晰框架,写出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过程。

四、明确中心巧关联

托物言志类文章中,“物”是外在的形,“志”是内在的神,要想形神兼具,就必须思考所咏之物和所言之志的相似处,并在恰当处进行关联。如周敦颐便以“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的莲花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恰如其分,可见,“志”也是含蓄地体现在“物”中的。再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倒数第二段中感叹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最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借花写理: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峰也有低谷,面对生活困境,我们不应失掉面对和前进的勇气。

猜你喜欢

浅紫色托物紫藤萝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美丽的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驭紫术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紫藤萝瀑布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
窗外的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