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运用
2024-06-05杨杰
杨杰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是人类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痕迹。史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历史事件,有的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有的还具有形象直观性。近几年的高考历史命题已经进入了“无史料不命题”的时代。因此,史料的运用和解读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阅读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是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读和分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史料,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历史知识。下面深入分析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运用史料。
一、重构理念,优化课程设计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历史材料的筛选与应用有了新的意义。一方面,历史材料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要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筛选出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材料。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历史材料具有教育意义。在筛选历史材料时,我们既要确保史料是生动、有趣的,又要确保史料能够指引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全球航路的开辟”内容为例,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过程。在课程设计阶段,我们可以围绕学习重点展示以下的史料。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摘编自[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解读:哥伦布生于意大利一个纺织工人家庭,受过一段时间的正規教育,年轻时有过多次航海经历。1492年,为了寻找通向东方新航路,哥伦布在得到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的批准后,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航行。在4次航行中,他发现了加勒比海岛屿和部分美洲大陆沿岸地区。哥伦布的《航海日记》记述了哥伦布一行第一次西航的经历,包括航行过程和遇到的奇人异事等,展现了美洲的旖旎风光,以及当地印第安人热情淳朴的品质。书中也暴露了哥伦布一行对黄金的贪欲。从时间来看,这段史料是哥伦布在已经到过美洲,并希望西班牙王室继续支持他远航美洲时对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所说的话。它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描述他了解的美洲原住民的情况,声称通过向后者传播基督教,便可获得美洲大片土地和财产,并把美洲变为西班牙的领土;二是哥伦布列举了美洲当地的物产,如黄金、宝石、珍珠、香料、棉花等。这一史料非常清楚地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二、基于史料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史料学习的核心在于史料实证。史料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历史思维。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从史料中学到了知识,还要引导他们自主搜集史料、区分史料、辨别史料。史料的种类多样,要想真正达到用史料辅助日常学习的目的,学生需要对史料进行辨别和分析,以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三、设计活动,培养历史能力
我们可以开展历史材料的搜集等活动。为了确保历史材料符合学习需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确保历史材料是真实的。第二要确保历史材料是全面的。第三,要确保历史材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通过解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史料,学生既能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