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0~9数的认识” 单元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
2024-06-04徐文彬陈韵娴潘禹辰
□徐文彬 陈韵娴,2 潘禹辰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中,已经涉及了 “0~9数的认识” 单元的相关内容[1]。在小学入学前,部分学生甚至已经认识了较大数,并能进行简单运算,如2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为防止教学 “简单重复” ,笔者基于已经确立的单元知识结构[2-3],组织一年级新生进行了 “数感发展水平” 的测试,旨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预设新知与旧识的联系,建构 “0~9数的认识” 的学习心理过程。
一、一年级新生数感发展水平的测试
本测试以一年级新生为测试对象,诊断其数感发展水平。
(一)测试卷的编制
笔者借鉴已有实证研究成果,建构了较为全面的一年级新生数感发展水平评价框架(如表1)。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已有的测试题[4-7],结合教材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为依据,按照评价框架编选题目。
表1 一年级新生数感发展水平的评价框架
本测试采用实物操作与问答相结合的形式。为控制测试时间,笔者通过挖掘各维度之间的关联性(如 “计数” 和 “基数” 等),构建了九个主题式情境任务(括号内为主要测试维度):快速计数小圆点个数(感数)、数数(计数—数词)、统计小熊数量(计数—可数实体、基数)、比较积木数量(比较)、解决围棋子排序问题(数序与序数)、估计围棋子数量(估计)、分一分围棋子(分与合)、解决与铅笔相关的运算问题(加减法、非正式乘除法)、提交答案(比较、估计、分与合、加减法)。各任务下又由易到难设置了1~4题,采取一题多测、多题一测的方式进行设计。一题多测,即一道题可测同一维度的多个连续性水平或不同维度的平行性水平;多题一测,即通过不同任务中的交错题共同验证同一维度同一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各题进行变式,生成多套平行卷。经预测试对试题进行优化,最终形成正式版测试卷。同时制订评价表和记录表,以辨明学生表现所处的水平,尽可能完整记录测试过程。
本测试卷在编制过程中,全程参考相关文件和教材,并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评估和校正,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测验卷还需检验复本信度,即通过两个平行测验卷测量同一组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但受工作量和时间限制,暂无法实施检验,留待后续进行。
(二)测试程序的组织
本研究选取N 市3 所小学及F 市1 所小学,共计152名一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如表2)。其中,D 小学为农村小学,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尽管该校学生在测试时已经正式学习过相关内容,但其数感发展的平均水平仍未超过其他3所小学。由此可见,虽然本次测试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在施测时间和地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测试结果并未受到较大的影响。
表2 一年级新生数感发展水平研究对象统计表
(三)测试数据的处理
在全面评估同维度各项相关任务的基础上,以主要任务数据为准则、辅助任务数据为参照,根据评价框架,对被试在各维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进行评定。达到水平n的被试,记为n分。将评定的被试各维度的水平情况录入Excel 软件,并利用SPSS 26.0 软件对信度与效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α值为0.747,其信度可以接受;KMO值为0.719,结构效度较好,表明因素分析的适切性较为适中。
二、一年级新生数感发展水平的分析
结合描述统计结果,从质的层面作进一步分析。
(一)一年级新生 “数与数量” 的发展水平
在 “感数” 维度,被试的发展水平总体集中于水平3 和水平4。其中,0.66%的被试仅达到水平1,无法具体回答看到了 “几个” 小圆点,只能感知 “多” 与 “少” ;6.58%的被试达到水平2,只能识别数量为3个的小圆点集合;39.48%的被试达到水平3,能直观感知并识别数量为5 个左右的小圆点集合;33.55%的被试达到水平4,能采用简单的分组策略,识别数量为20 个以内的小圆点集合,如将7 个小圆点分成 “5 个” 和 “2 个” 或 “4 个” 和 “3 个” 两部分;17.76%的被试达到水平5,能采用跳数策略识别数量超过20个的点集;1.97%的被试达到水平6,能采用分组策略快速识别,知道 “5个10是50” 。
在 “计数—数词” 维度,所有被试都能从数词序列中分化出单个数词。其中,13.16%的被试达到水平2,无法从指定起点开始数或只能停于指定终点;44.74%的被试达到水平3,能较好地把握数链的起点与终点;15.79%的被试达到水平4,对自己数了多少个数词有一定的意识;26.31%的被试达到水平5,能自动转变数数方向,有意识地、熟练地正数与倒数。
在 “计数—可数实体” 维度,被试的发展水平主要集中于水平5,部分被试的最高水平为水平1 或水平4,无被试的最高水平为水平2 或水平3。其中,6.72%的被试达到水平1,只能数具体(感知)的物体,故无法作答或不能数出被遮挡的小熊;其余被试能摆脱感知单元的依赖,以数词本身为数数实体,但在回答集合总数时存在一定的偏差,故将其判定为水平4,占9.25%。
在 “基数” 维度,达到水平6 的被试最多,占83.55%,说明被试已能从集合元素个数的意义上来理解基数的含义;达到水平5的被试占1.32%,达到水平4的被试占15.13%,这些被试分别使用最大的数词和最后一个数词作为总数。
(二)一年级新生 “数量关系” 的发展水平
在 “比较” 维度,1.32%的被试达到水平1,仅能比较同类积木的相等小集合;6.58%的被试达到水平2,能比较数量较少且尺寸相近的两个积木集合,多数能采用计数的方式,但由于他们的数量守恒观念尚未发展,所以无法准确比较尺寸相差较多的两个积木集合,如误认为 “大的多” 或 “颜色占得多的就多” ;17.76%的被试达到水平3,具备数量守恒观念,且多数能采用计数方式进行比较。在实物集合比较的基础上,12.50%的被试达到水平4,能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但仅限于一位数;61.84%的被试达到水平5,能准确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水平1 至水平3 的被试表现出较强的过渡发展趋势,部分被试虽不能比较实物集合的数量,但能准确比较一位数和两位数,这可能与家庭和幼儿园的数学幼小衔接教育有关。
在 “数序与序数” 维度,5.92%的被试达到水平1,无法对不同大小的围棋子集合进行排序;15.79%的被试达到水平2,能对不同大小的围棋子集合进行排序,但无法区分诸如 “3颗棋子” 和 “第3颗棋子” 哪个是基数哪个是序数;20.40%的被试达到水平3,能准确指出某一围棋子是一排围棋子中的第几颗,但无法准确地将一颗围棋子插入其中某一特定位置;5.26%的被试达到水平4,能很好地完成序数放置任务;超过半数的被试达到水平5,能理解数量序列关系中的传递性和可逆性。
在 “估计” 维度,3.29%的被试达到水平1,能大胆猜测数量,虽出现空间范围估计倾向,但常使用不切实际的大数或小数进行估计,且无法说明理由,如看见一整盘围棋子(60颗)就认为 “这么多应该有100 颗” ,看见比前一盘多时只多估1 颗(实际多10 颗、15 颗、30 颗不等);28.29%的被试达到水平2,能根据围棋子所占空间大小匹配较为合适的数量,但仍超出既定范围;47.37%的被试达到水平3,其估计结果较为合理,且能将估计值与心理数线上的一定范围建立联系;21.05%的被试达到水平4,能运用基准或分组策略进行估计,如 “感觉比30多2个10” 。
(三)一年级新生 “数的运算” 的发展水平
在 “分与合” 维度,约半数的被试达到水平2,能在 “分围棋子” 的任务中理解围棋子集合之间数量的等量、互补、互换等关系,但无法给出恰当的解释,也无法全面呈现 “8 颗围棋子” 的所有分解形式。22.37%的被试达到水平3,能全面呈现所有分法。25.00%的被试达到水平4,能从抽象层面全面呈现一个数的所有分解形式。在该水平对应任务的测试中,能明显观察到被试 “受训练” 的痕迹。据不完全了解,部分被试在幼儿园或幼小衔接阶段接触过这类题目。一些学生在填写时会默念如 “7可以分成1和6” 的口诀;有的学生知道 “7的分合有6种(比7 少1)” 的规律,但解释不清;有的学生能规范有序地依次填入 “1、6” “2、5” “3、4” “4、3” “5、2” “6、1” ;有的学生虽能准确填写,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填。因此,笔者一方面为学生超前的表现感到惊喜,另一方面也反思这样的衔接是否过于重视知识点本身,而忽略了知识背后的道理。
在 “加减法” 维度,少数被试达到水平1,不理解加减运算的情境而随意作答;25%的被试达到水平2,基本采用数全部的方式得到加减计算的结果;45.39%的被试达到水平3,能通过任意数的方式进行计算;28.29%的被试达到水平4,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诸如 “凑十法” 、根据已知算式推算、交换加数位置等推论性策略展开计算,如由 “13+14=27” 推算得到 “14+13=27” 。
在 “非正式乘除法” 维度,被试的发展水平主要集中在水平2,尚无被试达到水平4。其中,24.34%的被试达到水平1,无法理解乘除运算的情境而随意作答;71.05%的被试达到水平2,能通过在情境图上进行圈画或实物操作得出结果,如 “将每3 支铅笔分为一组,共4 组” ;4.61%的被试达到水平3,采用同数加减的策略进行计算,如通过 “3+3+3+3=12,加了4个3” ,知道 “共需4个笔筒” ;暂无被试直接依据 “4个3是12” 得出结果,故无人达到水平4。
根据上述分析,一年级新生具有超出预期的认知起点,因此本单元知识可以也应当作为培养数感的载体,以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使学生在了解、理解、掌握甚至运用部分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原有的认知水平,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同时,测试中表现出的薄弱点可以确定为本单元学习的难点,如难以区分基数和序数等。
三、 “0~9数的认识” 单元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
在一年级新生数感发展已有水平的基础上,预设其学习心理过程的阶段及具体表现。
(一) “0~9数的认识” 单元学习心理过程建构的基础
首先,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新知的学习应以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为起点,即以数感发展水平的测试结果为基准。其次,单元知识结构决定了学习内容及其教学方式,为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了方向。最后,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APOS 理论适用于数学概念的学习,探讨数学学习的心理结构与心理机制。其中,心理结构由低到高分为活动(Action)、程序(Process)、对象(Object)、图式(Schema)四个层次;心理机制则是促进心理结构形成的方法,包括内化、压缩、解压、协调、逆转等。[8]74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学习心理结构的建立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在 “程序” 与 “对象” 的交替前进中螺旋上升的环形进程。当 “程序” 被压缩成 “对象” 时,存在反向解压的潜在过程,即还原为先前的 “程序” ,并协调其他 “程序” 形成新 “对象” ,或逆转为具有相反意义的新 “对象” 。综上所述,APOS 理论提供了三种学习新知的方式,即 “活动—程序—对象” “两对象—两程序—相互协调的程序—新对象” 和 “对象—程序—逆转后的程序—新对象” (如图1)。[8]76
图1 基于APOS理论的数学知识建构过程
(二) “0~9数的认识” 单元的学习心理过程
APOS理论只是提供了数学知识建构的一般心理过程,下面将结合 “0~9 数的认识” 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心理结构,并预设相应的学习活动,从而将知识逻辑转化为学习逻辑(如表3)。
表3 “0~9数的认识” 单元的学习心理过程
上述学习心理过程预设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阶段1为课前学生的准备状态;阶段2到阶段3的重点是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数,初步理解数0~9的基数、序数的含义;阶段4 重点掌握0~9 数的顺序;阶段5 到阶段6 重点掌握0~9 数的大小比较;阶段7到阶段8重点掌握0~9数的分解与组成;阶段9 到阶段11 重点掌握0~9 数的加减运算;阶段12 回顾并整体建构 “0~9 数的认识” 单元知识结构;阶段13 则强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这一学习心理过程预设并未涵盖数的读写、阶段性练习与复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相关活动,将其穿插于各阶段之间。
通过对一年级新生的数感发展水平进行诊断,并据此预设 “0~9 数的认识” 单元的学习心理过程,为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