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系统对配电网运行影响的综合分析
2024-06-04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刘二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张仁和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刘二鹏 李 辉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张仁和
储能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平衡电网供需、提高系统稳定性,以及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种储能技术已经被开发并应用于实际中,包括化学储能如锂离子电池、机械储能如抽水蓄能和飞轮储能,以及热能和电磁储能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从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到快速响应的超级电容器,再到大规模的抽水蓄能系统。本文将探讨上述储能技术的特性、电网集成方法及其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储能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本文讨论了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策,以及经济层面的潜在影响。
1 新型储能技术概述与分类
化学储能技术主要指的是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和钠硫电池等。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其能量密度通常在100~265Wh/kg,功率密度可达到300~1500W/kg(W/kg),循环寿命一般在1000~8000次。铅酸电池能量密度约30~50Wh/kg,但成本相对较低,循环寿命约为300~500次。钠硫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150~240Wh/kg,但通常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300~350℃)。
机械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和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70%~85%,适合大规模的储能应用[1]。飞轮储能具有功率密度高的特点,可达到100~130Wh/kg,适合需要频繁充放电的场景。热能储能技术通过物质的相变或化学反应储存热能。例如,相变材料可以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换来储存和释放热能,有效储热量为50~100Wh/kg,而在工业热能储存中,高温熔盐储能系统的热容量可达到25~50Wh/kg。
电磁储能技术,包括超级电容器和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较低,大约在5~10Wh/kg,但充放电速度极快,循环寿命可达100万次。超导磁储能(SMES)则利用超导线圈存储磁能,其能量密度依设备而异,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
2 新型储能系统的电网集成方法
PS-1:可以看作是直流(DC)储能技术的代表,如锂离子电池。在集成时,需要一个双向变换器来连接到交流(AC)电网。该变换器负责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电网的交流电,反之亦然。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控,包括电量、温度和充放电速率等,确保电池在安全的操作范围内工作。
PS-2:可以代表交流(AC)储能技术,比如飞轮或超级电容器。这些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但通常还是会通过功率电子设备来管理功率流动,优化响应时间和效率。
PS-3:可以是长期储能解决方案,例如抽水蓄能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这些系统往往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适合在需求低峰时储能,在高峰时释放能量,以此来平衡电网负载。
PS-N:可能代表一种更先进的或试验性的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或热化学储能系统。这些系统的集成可能需要特殊的转换和控制技术,以及与电网的通信协议,以确保其与电网的协调一致[2]。
在这些储能系统中,重要的集成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转换效率、储能容量、功率密度和响应时间。例如,转换器的效率通常在90%以上,储能系统的容量可能从几千瓦时到几兆瓦时不等,功率密度可以从几瓦/千克到几千瓦/千克,响应时间从毫秒级到几分钟不等。集成过程还要考虑到储能单元的放电和充电曲线,这些曲线决定了储能单元可以提供或吸收多少能量,以及速率。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 新型储能系统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3.1 储能系统在电网频率调节中的作用
储能系统在电网频率调节中的作用是通过其快速充放电能力,来平衡瞬时电力供需差异,维护电网频率稳定。在理想情况下,电网的频率是固定的(北美是60Hz,欧洲是50Hz)。当电网的负载需求增加或减少,如果没有及时的供应调整,频率就会下降或上升。当电网频率低于标准值时,表明需求大于供应,储能系统会迅速释放储存的电能到电网中,帮助提升频率。
反之,当频率高于标准值,表明供应大于需求时,储能系统则会吸收多余的电能,以减缓频率上升。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储能系统通常与先进的控制系统相连,该系统能够监测电网频率的实时数据,并基于预设的频率阈值来指令储能系统充电或放电[3]。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在100ms 内从待机状态切换到放电状态,支持电网在频率偏差发生时快速稳定。这种系统的功率调节范围可能从几千瓦到数百兆瓦不等,充放电速率可以调节以匹配电网的具体需求。同时,在储能系统的规划和操作中,会设置详细的参数,放电深度(通常不超过电池容量的80%以保证电池寿命)、功率调节速度(比如在0.5~2s 内实现最大功率输出),以及能量转换效率(通常在90%以上)。
3.2 储能系统对提升电网可靠性的贡献
可以作为电网的备用电源,当传统发电厂发生故障或不可预见的电力需求增加时,储能系统可以迅速提供能量。一个典型的储能系统,如一座容量为20MWh 的电池储能站,能在数秒内提供功率,快速响应电网负载变化。若电网电压过高,储能系统可以吸收多余的电能,减少电网负荷;反之,若电压过低,储能系统可以释放电能。
这种调节通常在功率因数接近1的范围内进行,确保电能传输效率并减少损耗。储能系统还能提供辅助服务,如无功功率支持和频率响应,这些服务有助于提高电网对于波动性较大的可再生能源的适应性。在太阳能发电量下降时,储能系统可以立即释放能量,以避免频率下降。在抵御极端天气或其他干扰事件的能力方面,储能系统的部署减少了对单一供电路径的依赖,增加了电网的冗余度,从而提高了电网的整体稳健性。
在极端天气下,即便部分电网结构受损,本地化的储能单元依然可为关键基础设施和紧急服务提供电力。在实施储能系统时,设计者需要根据电网的具体需求和预期的运营模式来定制储能解决方案,包括选择适当的储能技术、确定所需的储能容量,以及配置必要的控制系统。
4 新储能系统案例与分析
4.1 新储能系统集成案例
例如,特斯拉在澳大利亚南部安装锂离子电池项目,该项目的容量为100MW/129MWh。该项目于2017年年底启动,旨在帮助稳定当地的电网并存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在需求高峰期间。该电池储能系统可在不到1s 的时间内反应,并向电网提供即时电力,以响应频率下降或电力需求激增的情况。据报告显示,该储能系统减少了当地电网服务的成本约90%,显示出了储能系统在经济效益和电网支持方面的巨大潜力。
另外,在德国的一系列风力发电机中集成的储能系统,这些系统的总储能量达到了50MWh。这些系统将风力发电机产生的过剩能量存储起来,以备风力不足时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储能系统帮助平滑了电力生产的波动性,并确保了电网的稳定运营。以上案例体现了储能系统在提高电网韧性、支持可再生能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和优化电力市场结构中的关键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预计将有更多类似的储能系统案例出现,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的转型[4]。
4.2 新储能系统集成的模拟分析
新储能系统集成的模拟分析主要涉及电网的仿真,这通常包括各种储能解决方案在实际电网运行中的性能模拟。仿真分析可以利用专业软件如PSCAD、MATLAB/Simulink 或DIgSILENT PowerFactory 等来完成。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可能会有以下参数进行模拟:额定功率100MW,能量密度为200Wh/kg,充电效率90%,放电效率90%,响应时间为数毫秒级(见表1)。
表1 电网集成储能系统前后性能比较表
具体的仿真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储能系统的规模、电网的初始条件,以及仿真中设定的各种假设条件。
5 新储能政策、效益与展望
政策驱动。各国政府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例如,某些地区针对储能系统的部署提供投资税收抵免,如美国能源部门推出的ITC(投资税收抵免),初始可达30%。欧洲联盟通过其“绿色交易”计划,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对储能系统给予研发和部署上的资金支持。在亚洲,中国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对储能系统的支持政策,设定了到2025年至少部署30GW 的储能设施的目标。
经济效益。储能技术的部署可显著改善电网的经济运行效率。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例,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报告,到2030年,储能的广泛应用预计将使电力系统运营成本节省高达1560亿美元。
未来展望。新储能技术正迅速发展,其中液流电池和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正受到重点关注。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将增长至数百吉瓦的规模。未来储能技术的进步将解锁更高效的电网运营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5]。
新储能系统的未来发展预计将受到成本下降、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三大因素的共同推动。随着储能成本的降低,其部署将更加广泛,不仅限于大规模电网应用,也包括商业和住宅应用。技术的持续创新,如固态电池的发展,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拓宽应用范围。政策制定者将继续出台激励措施以加快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这些举措预计将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促进行业成长。
6 结语
储能技术的发展和集成已成为现代电网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提高电网稳定性、增强可再生能源整合、并优化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预计储能系统将更广泛地被部署,不仅在大规模电网中,也将在商业和住宅应用中发挥作用。此外,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将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储能系统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实现低碳、高效、可靠的电力供应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