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析

2024-06-04王蕾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王蕾

摘  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学科的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巧妙、合理地设计出有效的作业,这样不但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业设计要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教师不但要将学习目标进行分层,还要将作业内容进行相应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来选择,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适合自己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作业设计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技能的掌握,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所教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为主的作业。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教学中,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在基础作业上增加探究类作业、实践类作业、游戏类作业、创作类作业、趣味类作业和单元类作业等,能够让学生的作业变得充满趣味,避免重复低效、枯燥乏味,做到减量不减质,从而发挥了作业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贯彻执行“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是当下小学学校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任务。针对如何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必须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指导,让数学作业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一)作业难度的要求

数学教师应当注意控制好作业的难易程度,确保与新课标保持一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添加了很多竞赛类题目,增加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导致部分小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把握好作业难度,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作业内容,促进课内和课后的有机结合。

(二)数量与时间要求

数学教师要注意课后作业的数量和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过去繁重的作业让很多学生身心疲惫,导致一些小学生过早出现了视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育。同时作业数量过多也“淹没”了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空间,导致学生容易出现消极厌学心理。因此,要想确保“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教师就必须重视这些情况。

(三)突出作业功能的要求

作业属于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有效补充与巩固。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课内学习时,能够熟悉知识、理解知识,完成作业时,也不会存在较大的压力。相同的作业内容,部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还有部分学生往往会消耗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推进課堂教学改革,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真正突出作业的功能,让更多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

(四)作业设计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与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相契合。“双减”政策的落实并非让教师不再布置作业,而是要求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案,从而真正实现作业练习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观相适应。

二、“双减”背景下保证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措施

教师要想让学生“脱离题海”,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就要保证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为了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业设计的内容要基于学习目标,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形式选择要基于学习要求,难度设置要基于整体学情,还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因此教师要明确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学习目标,以此作为作业设计的根本依据,立足课堂精心设计,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在基础作业上增加探究类作业、实践类作业、游戏类作业、设计类作业、趣味类作业和单元类作业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

(一)设计探究类作业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考性的指导。例如,在教授了苏教版《认识千克》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探究性作业:“先猜一猜妈妈的体重,再称一称,并将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记录下来;接着猜想身边熟悉物体的重量,如书包大约有多少千克?一袋苹果有多重?一袋洗衣粉有多重?”学生猜想后,可以拿出实物用手掂一掂,再用合适的秤称一称,真实感受物体的轻重。这样学生在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的探究活动中,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而掌握了“观察—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究方法,从而对质量单位千克的理解更加深刻,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设计实践类作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创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针对“数据收集整理”的课时作业,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先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最喜欢喝的饮料,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再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再如,在教学苏教版《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作业:放学后,大家带上15元去文具店,买两支相同的圆珠笔,算一算,剩下的钱是否够买一盒彩笔?并与同学分享算法。同时出示信息:一个笔盒10元,一本练习本2元。学生根据以上信息,与同桌互相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口头解答,互相比较谁能快速准确地回答。这样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设计游戏类作业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让有趣的游戏带动学生的学习。比如针对“除法”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作业:1. 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玩摆小棒的游戏,准备好12根小棒,一边摆一边思考,如果摆成六边形,可以摆几个;如果摆成三角形,可以摆几个;如果摆成正方形,可以摆几个。2. 小朋友分6颗糖果,要使每一份同样多,正好分完,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再如,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作业:“排一排、说一说。随机选取你身边的3个同学排成一排,如果按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说说第5个人是谁?第13个人是谁?第22个人呢?”这样的游戏类作业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了,教师设计的作业就能收到预期效果。教师设计出形式多样化的游戏作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双减”的目的。

(四)设计创作类作业

学以致用,即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教授“表内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学过的除法算式卡片,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并比一比谁的卡片设计得最漂亮;又如,教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的运动》课时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撕一撕等活动,创作出一个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创作单元手抄报。教师在设计“小小设计师”的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在方格中创作出一个喜欢的图案,再经过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运动,制作出一个漂亮的图案。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作业更感兴趣。创作类作业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形成了综合思考的能力。

(五)设计趣味性作业

学生能否认真完成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让学生感兴趣。教师要让学生从“愿做”作业变成“爱做”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表内除法(二)》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趣味性作业:“制作8、9的乘法口诀卡片,和小伙伴玩卡片游戏,让小伙伴抽出一张口诀卡片,你随之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这样的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趣味作业:体验平移旋转。具体内容为:1. 教师喊出口令,向前走两步,向右转一圈,再向左转两圈,学生跟着口令进行操作。2. 学生选择周围的一个物体进行平移和旋转,并用语言进行表述。又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趣味性作业:动手剪出围成一圈的小动物或卡通人物的图案,并和小伙伴玩一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切实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作业是老师精心设计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一位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变成诗人、画家或者设计师。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认清了自我价值,所以教师应积极探索作业的多种形式,设计出很多非书面的“好作业”给学生。

(六)设计单元类作业

单元作业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巩固知识,实现对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例如,在教授完《图形的运动》一课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单元作业:1. 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把学到的知识和同桌分享,同桌之间互相评价,查漏补缺。2. 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剪出一个剪纸作品。3. 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找有关平移和旋转的其他知识,并与同学分享。再如,教授完第五单元“混合運算”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单元作业:“1. 这个单元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你还有哪些知识还没学会,做上记号,与同学进行交流。2. 制作几张本单元学过的综合算式卡片,说给爸爸或者妈妈听,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你喜欢到游乐场玩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让父母带你去玩。如坐一次碰碰车8元,坐一次旋转木马5元,荡一次秋千6元……算一算,你玩的项目一共花了多少钱?4. 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找有关四则运算的起源知识,并与同学分享。”这样回顾、总结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高效地掌握知识点。

在教授完《有余数的除法》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单元作业:“1. 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哪些知识?以列表、绘图或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将遗漏之处加以补充。2. 说说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与同学交流。3. 生活中哪些时候会用到有余数的除法,请你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4. 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找了解除法竖式的发展史。”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归纳出本章的知识点,及时巩固与系统整理了单元知识,建构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框架体系,培养了结构化思维能力。

教授完《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单元作业:“1. 这个单元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你还有哪些知识没学会,做上记号,与同学进行交流。2. 读课本第78页的‘你知道吗,并与爸爸妈妈分享。3. 数一数万以内的数,说说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用算盘拨出5个数,读出来。4. 游戏:在0~9这10张卡片中,你与同学两人各翻4张,比一比谁组成的四位数大,说说比较的方法。5. 与爸爸妈妈说说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方法和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6. 课后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并与同学分享。”这样的作业设计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学生既有活动操作体验,又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结语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基础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百舸争流,百花齐放”才应是教师教学追求的最佳效果。教师要通过优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不再把作业当作一种负担,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从而实现育人的全面化、个性化、精准化。

参考文献:

[1]李海强. 刍议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方法[J]. 新课程:上,2015(07):56.

[2]俞佳慧.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分层依据初探创[J]. 才智,2019(02):182-183.

[3]赖梓材. 灵活运用“微视频”,提高小学数学校本作业实效[J]. 考试周刊,2020(A5):65-66.

[4]赵青林.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策略研究[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时代教育报刊社.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讨会暨第十期行知纵横教研论坛研讨会论文集[C].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红樱实验学校,2023:6.

[5]马静. 试论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精准服务”[J]. 当代家庭教育,2020(36):28-29.

(责任编辑:郑  畅)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