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
2024-06-04代建明司咏梅
代建明 司咏梅
摘 要: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因地制宜推动内蒙古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助推内蒙古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第83期内蒙古发展改革论坛。来自自治区有关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内蒙古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本刊整理了论坛上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形成综述。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需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发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抢先布局,加快培育并形成发展新动能。
一、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尤其是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实现突破的生产力,具备高效能,体现高质量,有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发展性的生产力。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践逻辑,有助于进一步明晰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路径,助力内蒙古书写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文风认为,“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外在标志,新质生产力是以新科技、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标志的高质量生产力。新科技就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的生产力;新产业就是发展产生颠覆性技术的新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模式就是以生產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特征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业态就是将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进行跨界整合,嫁接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新的组织形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辛倬语认为,“新”指的是形成以技术创新、知识密集、绿色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质”指的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姜宝林认为,区别于过去科技革命和产业浪潮,也区别于那些普通的科技进步、技术改进,新质生产力是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二、内蒙古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把握的主要原则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必将为内蒙古朝着“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扎实迈进提供强劲的新动能,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又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内蒙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辛倬语研究员认为,对于不同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状况、科研基础的地区,坚持因地制宜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站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全局视角,立足于地方基础条件,谋划和推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选择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具体方向和领域上,不仅要立足于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支撑,也要充分考虑到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
(二)紧密结合区情禀赋的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创新发展处处长屠立明提出,内蒙古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国家战略定位需要,围绕“五大任务”加快《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重点任务的稳步落实。内蒙古的煤炭、稀土、风、光等资源居全国前列,乳业、牛羊肉制品加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加工、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氢能、储能、氟化工等产业发展迅猛,自治区可集中力量,率先在优势领域加强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
(三)统筹推进的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投资规划处处长张巨富认为,根据国家有关部委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借鉴各省制定的落实措施,应建立分批次、分领域协同推进机制,推动特色领域先行先试、率先发展。要强化未来产业顶层设计,明确区域重点特色领域,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建立健全自治区层面未来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加强部区合作,争取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平台落户内蒙古。
三、内蒙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选择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内蒙古而言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立足区情实际,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发展新产业、探索新模式、培育新动能,以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突破口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充分结合和发挥内蒙古在能源、战略资源、农牧业等方面的优势,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煤炭、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以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作为战略考量
文风首席专家提出,“两大基地”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发挥好能源产业优势,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发挥好战略资源优势,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好,把一体化构建内蒙古新型能源战略资源产业集群做为高质量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重要途径加以深入研究和大力度推进。姜宝林主任认为,要处理好新旧生产力关系,坚持先立后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发力点放在完成好“五大任务”上。
(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姜宝林主任认为,内蒙古应抓住机遇,在国家新战略布局中,摸清家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和新模式、谋划新项目,解决拔尖人才缺乏、技术空心化等突出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跟着国家迈步新赛道,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聚焦氢能、新型储能、稀土新材料、乳业等领域,选好攻关点位,组织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重大专项。有针对性地吸引全国乃至世界顶级科研团队承担科技“突围”工程重大专项,集中力量争取关键点上的突破,做到“起跑就领先”。聚焦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链、重大创新平台,实施防沙治沙、低碳能源、种业、新能源(装备)、煤化工、生物医药、乳业、稀土、草业等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和成果轉化示范工程。辛倬语研究员提出,要加强创新主体的内外联动。对内,要引导高端资源要素向呼包鄂乌城市群及赤峰、通辽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新平台、创新主体集聚,促进区内创新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外,积极探索加大与区外创新资源的协同联动,激励区内科创力量、产业主体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建设科创飞地,充分利用国内发达地区的资本、劳动、技术和数据等高端生产要素,加强对区外创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区内外创新主体协同联动的创新格局。屠立明处长认为,应集中力量加快搭建科创平台,提升科创动能,实现科技突围。全力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稀土新材料和草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动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草原家畜育种、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内蒙古本土优势研究力量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开展新能源发电、绿氢制备、煤炭高效灵活发电、新型电力系统等研究与实践。聚焦氢能、新型储能、稀土新材料,积极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建立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创新的联动机制。
(三)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落脚点
文风首席专家提出,围绕一体化构建内蒙古新型能源战略资源产业集群,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和产业化示范工程,转变发展方式,助力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目标的实现。张巨富处长认为,立足自治区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超前谋划布局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空间等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六大前沿产业15个赛道,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领域,进行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屠立明处长提出,内蒙古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寻求突破,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努力实现质的飞跃,如通过高质量建设鄂尔多斯市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等途径,推动现代煤化工向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如在稀土新材料上探索突破,加快发展高纯稀土金属、高性能稀土永磁、高性能抛光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将包头市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推动未来产业实现“星火燎原”,如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等。辛倬语研究员认为,在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构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相融合的内蒙古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机制,将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能源经济、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持续动力。
(四)以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支撑
张巨富处长认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体现在建立人才高地方面要集聚高端创新人才,突出科技企业家的作用。姜宝林主任提出,要拓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力度,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辛倬语研究员认为,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支撑与储备,推动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一方面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方式、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方式的革新,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加强高素质劳动者培训投入,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劳动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提高新技术、新产业和人力资源供应的匹配水平。此外,基于区内各盟市间、区内外教培资源质量差距较大的区情,应建立基础教育人才区内流动、加大发展薄弱地区帮扶力度的人事管理制度。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