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我

2024-06-04侯美玲

知识窗 2024年5期
关键词:殷浩方知桓温

侯美玲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之一,侠义、鲁莽和机智是他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在征四寇战役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生擒方腊,立下赫赫战功。在功成名就后,鲁智深没有接受宋江封官晋爵的安排,而是在杭州六和寺出家,继续为僧。

一天,魯智深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声响,似千军万马奔腾而过,以为有敌情发生,赶忙拿起禅杖,大喊一声跑到门外。小和尚听到鲁智深的喊叫声,问道:“师傅,这是怎么啦?”鲁智深回答:“我听到战鼓擂响,这就前去杀敌。”小和尚笑道:“这不是战鼓声,是钱塘江潮信发出的声响。”鲁智深是关西人,不了解钱塘江潮信,于是又问道:“什么是潮信?”小和尚指着窗外的潮头说:“每年,钱塘江潮信准时来临,白天与深夜各一次。今天是八月十五,三更子时潮水会再来一次,从来没有失信,所以叫潮信。”鲁智深听了,想起师父智真长老曾经送给自己的一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闻信而寂”,于是让人烧水,准备沐浴更衣。香烛袅袅,鲁智深提笔写下几句话:“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句话道出鲁智深大限之日方才认识自己。拳打镇关西、醉闹五台山、大闹野猪林,他回顾一生,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与众不同,任何人都无法复制,更不可能替代。因此,鲁智深可以由衷地说我是我,既不是你,又不是他,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道最美风景线。

在电影《我是谁》中,情报局特工杰克在空难中失意,不知道自己是谁,总是不由自主地问别人:“我是谁?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去往哪里?”他通过不断寻找自己的身份来恢复记忆。

桓温年轻时与殷浩齐名,两人竞争激烈。成年后,两人变为政敌,地位和名望不相上下。一次,桓温问殷浩:“你和我比,谁更好?”殷浩很自豪地回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别人再好,终究不是我,我和自己打交道很久了,宁愿作我!多么自信的语言。时至今日,即使无法还原当时的场景,人们也能感受到殷浩回答时昂起头颅、挺直腰板、扬起嘴角的自信。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是谁。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自信,被生活磨去棱角,人云亦云,不懂得反驳,最终失去自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复读机,少了“宁做我”的勇气。

从“我是谁”到“宁做我”,再到“我是我”,从表面上看像一个哲学问题,实际上却反映了一个人认识自己的漫长过程。年轻时,你面对未知世界,不明白自己是谁,更不清楚活着为了什么,问天问地问自己,总是不停地追问,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

人在有了一定的阅历和底气后,要懂得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意义,遵从内心感受,宁愿做自己,而不效仿别人,脚踏实地做人做事,把属于自己的生活过好,活出精彩自我,然后勇敢地向全世界宣告“宁做我”。

丰子恺曾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夕阳西下,我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下即是归处,内心满足即是圆满,由此豁然开朗,明白“我是我”的意义。

猜你喜欢

殷浩方知桓温
探究方知问题本质反思方能触类旁通
宁作我
和自己周旋
和自己周旋
殷浩的悲剧
读过方知深浅——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函数
年少曾恨先生严,如今方知恩师情
桓温是个好领导
大笔如椽
当家方知柴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