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隐蔽战线无名英雄
2024-06-04李奕函
李奕函
由国家安全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国安影视中心、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百集微纪录片《无声的功勋》第三季,4月1日至7日在CCTV-9纪录频道和央视频App同步播出。
作为系统化展现隐蔽战线英雄人物及隐蔽战线伟大斗争的作品,《无声的功勋》经过三年打磨,一经推出就收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众多企事业单位将《无声的功勋》作为党史学习教材,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的热潮。
“重”题材“轻”传播
微纪录大影响
党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如何在把握好主题、基调的前提下,展现理想信念、道德精神而不流于说教,让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产生亲切感和共鸣?这是百集微纪录片《无声的功勋》从创作之初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微纪录片短小精悍、便于传播;然而,越是精练,难度就越大,越是微纪录,越是要深刻。在每集8分半的篇幅中要实现打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效果,十分考验导演讲故事的功力和影像化的智慧。
主创团队打破纪录片固有表达框架,跳脱传统纪录片以照片和文字资料重述历史的叙事方式,力求用更戏剧化的情节设置、更具张力的故事内核、更有质感的创新影像展现尘封的历史。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导演组运用“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表现方式,聚焦暗战英雄生命中的惊险瞬间,从决定性历史事件的关键节点切入,引出本集的革命英雄,从而将个人叙事、革命叙事和国家叙事融为一体。整个系列以揭秘式的悬念递进法建构,每集结尾设置一个大悬念,即英雄的结局;同时在每集故事的讲述中,随着事件推进,充满小悬念……情节跌宕起伏、惊险刺激,极大增强了纪录片的可看性。
三季播出后,《无声的功勋》纪录片全网累计播放量突破20亿。“泪目”“敬佩”“立意深远、叙事高级”“一集不落”等成为弹幕评论的关键词。
去伪存真 戏剧化呈现真实
曾有人这样描述隐蔽战线上的工作者:“胜利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隐蔽战线的特殊性,也给节目创作带来了难题:很多公开史料都来源于回忆录,以及口耳相传的记载。时间久远,一些史料可能与事实有所偏离;同时,随着国安部门及各类专家对隐蔽战线史研究的深入,一些早前公开发布出版的史料,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与国安部门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无声的功勋》在某种意义上承担着“正本清源”的责任。在繁杂史料中去伪存真是主创团队首要解决的问题。导演组通过求助權威专家、探访后代亲属、翻找更多权威史料不断验证、核实,最后与国安部门反复商议,对人物故事进行了系统化梳理。
沉浸式再现历史
艺术化影像表达
如果说厘清史实、去伪存真是纪录片的基石,那么影像化、艺术化的呈现就是链接作品与观众,引发共鸣的通道。
100集体量巨大,故事又聚焦历史影像极其匮乏、文物留存很少的隐蔽战线,如何还原人物,还原历史场景?用怎样的方式把观众带入风起云涌的历史现场?主创认为,“不管怎么样,就是要创新。”例如,中央特科情报人员钱壮飞潜伏的正元实业社,位于现在的南京中央饭店隔壁。解放后,因为城市改造,正元实业社被改建,实景拍摄无法实现。导演组开创性地以微缩模型、实景搭建和沙画手绘相结合的方式,还原历史场景,让观众更好地感知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
微缩景观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画手稿、绘立体图、3D 建模、3D 打印、手工上色、做旧等诸多步骤。正元实业社尚有图片可供参考,但更多场景甚至无图可查。导演组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去揣摩建筑的风貌,有时还需要走访附近的老人,根据他们的回忆去了解当时的街区面貌,最后成功还原微缩景观。
还原只是第1步,从置景、道具,到摄影构图、用光、运镜,每个细节都必须精巧设计、仔细推敲。普通摄像器材很难呈现微缩景观,于是,团队决定使用探针镜头——长40厘米、直径只有2厘米的镜头,可以轻松穿梭于微缩景观中,远焦处展现民国街景、建筑全貌等丰富信息,近焦处突出模型细节。此外,由于微缩模型缺乏运动性,摄制组还增加了定格动画的拍摄,如透过窗棂,俯拍汽车在民国街道穿行;南京站里,火车呼啸而过等画面被一一展现。
在此基础上,纪录片大量应用虚拟成像、全息投影等技术。配合灯光与镜头的调整,不仅可以在后期模拟从日出到日落的延时变化,主创团队还利用烟饼、水雾和细小雪粒模拟下雨、下雪等场景。镜头里,既有斜阳遍洒的上海路,也有细雪飘落的太平巷,时间是流转的,天气是变幻的,带给观众伴随式、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从酷暑到寒冬,从暴雨倾盆的六月到风霜雪寒的冬月,整个摄制过程,无论是连续十几小时的高强度拍摄,还是遭遇暴雨或高温,整个团队无一人叫苦叫累。能将理想与信仰的力量传递到更广阔的地方,传达给更多人,这就是一切努力与付出的意义。
隐蔽战线有太多内容值得挖掘,《无声的功勋》致力于再现那段鲜为人知却壮阔激烈的历史,通过影像将隐身幕后的英雄人物推至台前,在为观众提供珍贵精神食粮的同时,描绘了一幅暗战英雄图谱,打造了一份具有史料价值的隐蔽战线视听档案。
(作者系《无声的功勋》第三季主力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