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传播对Z世代青年影响的现实审视和探析
2024-06-03齐鹏程王奇珍李浩
齐鹏程 王奇珍 李浩
摘要:Z世代青年参与“亚文化”活动愈发网络化、游戏化和早熟化,并在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群体分化、极化的特点。研究发现繁重生活压力下的自我补偿、积极心理暗示下的情感慰藉、强大内生动力下的价值追求,以及相似文化兴趣下的流量裂变是催生青年“亚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现阶段“亚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了青年的个性和热情,但“饭圈”“佛系”等文化乱象削弱了青年的斗志和骨气。对此,从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涵养校园文化环境、提升青年内生动力、增强历史认同感和调整文化治理姿态等方面制定对策建议,为青年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亚文化;Z世代;虚幻与真相;传播机制;产生原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048-04
A Realistic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ub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Generation Z-Youth
QI Pengcheng, WANG Qizhen, LI Hao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China)
Abstract: The participation of Generation Z youth in "subcultural" activiti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networked, gamified, and precocious, gradually exhib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 differentiation and polar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self compensation under heavy life pressure, emotional comfort unde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ues, value pursuit under strong endogenous motivation, and flow fission under similar cultural interests are important reasons for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subcultures among young people. 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subcultures" has to some extent accelerated the dissemination and exchange of culture, enhanced the individuality and enthusiasm of young people, but cultural chaos such as fan circles and Buddhist traditions have weakened their fighting spirit and backbone. In this reg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formul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cultivating the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young people, enhancing the sense of historical identity and adjusting the attitude of cultural governa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Subcultures; Generation Z; Illusion and trut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Cause of occurrence; Response strategies
“亞文化”作为由主流文化衍生而来具有另类风格和个性特点的附属文化方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变革加速演变、迭代,并在Z世代青年手中创造出许多形形色色、充满旨趣的文化形态。“亚文化”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群体对主流价值导向的认同和传播,同时也在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中舒缓了现实生活带给他们的学业、职场、婚恋、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与焦虑[1]。2022年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数字青年规模达3.24亿,占比32%,成为互联网文化的主力军。其中玩梗、卖萌、恶搞等具有亚文化典型特征的网络用语成为当代青年群体交流表达的一种习惯[2]。“恐龙抗狼”“科目三”等网络热词风靡全球,成为主流网络文化的重要补充,一些主流媒体在公众号、抖音等渠道也采用类似的表达方式。但从另一角度看,“亚文化”在一些领域发生变质、变味,如“饭圈文化”“次元文化”等在青年群体中造成不良影响[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4]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相较处于主流地位的社会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凭借其个性化、独特性的文化心理与行为打破了时空的束缚,从现实与虚拟环境中嵌入青年大众的日常生活。身处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亚文化”与互联网媒介之间也表现得更加多样、动态,如何在规则内理性管控“亚文化”的传播轨迹和范围,如何正确引导青年群体规避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矛盾,显得十分重要[5]。从挖掘青年“亚文化”背后的心理生成机制和价值导向来看,正确厘清青年流行文化的嬗变与冲突等现实问题,能够有效帮助青年掌握界定自身文化实践与身份合法性的主动权,从立大志、明大理出发,争取培育将来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1 青年“亚文化”概述
1.1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与变迁
“亚文化”的产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转型的历史缩影,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折射出青年群体面对纷扰外部世界的价值选择,电竞手游、街头嘻哈、“二次元”文化等都体现了相同兴趣、共同话题下特定人群的文化偏好[6]。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青年“亚文化”的形态变迁愈发固定并呈现以下四个变化:
一是从反叛对抗到和解共融。从“亚文化”刚开始兴起时试图与社会主流文化分庭抗礼,寻找机会对抗替换,逐渐转变为与主流文化的和解,形成保留自己特色的“趋主流化”表征。
二是从身份归属到兴趣圈层。青年“亚文化”经历了从“愤青”“顽主”等以身份标签归属划分群体,过渡到以千人千面、百花齐放的兴趣标签自由打造的社群圈层。
三是从松散小众到大众聚合。从若干个“非主流”“小众”的松散小圈子,转变为呈现“中心—外圍”结构下多元的、有较大群体基数的“亚文化”整合。
四是从价值输出到情感共鸣。从传统的单向文化价值输出逐步发展为以共享性的情感内容、共时性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双向情感文化传递。
1.2 青年“亚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2.1 身份认同:强大内生动力下的价值追求
在网络“亚文化”中,青年群体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重点体现在个人身份的认同感高低。在现实社会中,不论个体的能力大小、职位高低、金钱多少,不论曝光在聚光灯下或是处于群体边缘化状态,在网络空间里只要有特殊的技能或特长,部分青年可以获得与现实身份不相匹配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1.2.2 信息传播:相似文化兴趣下的流量裂变
信息媒介、数据赋能让身处天南海北但兴趣相似的青年个体联系在一起。“人人自媒体”时代,区别于传统媒介,“去中心化”的网络热词、流行文学和有趣视频等都可以随时生产、发布、传播,千人千面,迅速走红并流行于网络。根据性别、年龄、地域等信息描绘出的个人画像可以将多元的文化元素进行精准匹配和个性推荐,实现“亚文化”圈层的流量裂变。
1.2.3 现实诉求:繁重生活压力下的自我补偿
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竞争加剧等影响,处于“摩天大楼”人口结构的Z世代青年群体在求职就业、婚恋生育、赡养老人等方面承受着来自不同领域的繁重压力。“佛系”文化、“躺平”主义的出现迎合了部分青年在面对现实与理想差距鸿沟下的诉求,通过娱乐自嘲、行为“摆烂”等来获取个人对待生活压迫的内心补偿[7]。
1.2.4 情感需要:积极心理暗示下的情感慰藉
“二次元”偶像、“锦鲤”幸运儿等文化现象侧面表达出青年群体希望通过支配、主导拟人化的文化对象来获取情感上的慰藉,希望通过把偶发性、小概率性的事件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获得精神上的鼓舞[8]。真实或虚拟的文化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青年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代表了个人的期望、成长的轨迹、情感的安慰。
2 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趋势及传播影响
2.1 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趋势
2.1.1 青年“亚文化”呈现线上线下交融、虚实结合
近年来,动漫、游戏等“二次元”文化在青年“亚文化”圈层里得到广泛传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裸眼”观赏知音未来的现场演唱会;B站展会嘉年华成为各地UP主为爱“朝圣”的目的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上虚拟偶像走进了现实,受到“后浪”的青睐;另一方面,以现代化的视听技术为支撑,“宅友”们乐此不疲沉浸在“二次元”构建的虚拟精神家园中,线上线下边界模糊,虚实相融。
2.1.2 青年“亚文化”的演变呈现出群体分化、极化
“亚文化”的演变过程就是基于每个青年个体针对不同兴趣爱好与行为特点的一次群体划分。相似的人物偏好、相同的价值归属、相通的表达互动让青年个体们在无组织、无意识的高频活动参与中产生较强的亲密感和关联性。这些不同文化载体间的“小联盟”不经意间也会引发各种各样分歧,出现违背纲常的“极化”现象,更有甚者发生激烈的对抗和冲突[9]。
2.2 “亚文化”传播对Z世代青年的现实影响
2.2.1 “自我”传播中增强了青年的个性和热情
青年的流行语言、表情符号、热词热梗等无不彰显着这一特殊群体张扬的个性和创作热情。青年个体也皆是“自我”亚文化传播中的主体力量,看似“叛逆”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涌现出“凡尔赛”文学、“遥遥领先”等一批具有时代属性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Z时代“科技宅”“潮流人”怀揣着热情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开创属于自己一片天地。
2.2.2 “佛系”“躺平”文化削弱了青年的斗志和骨气
“亚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包含了精致享受和拜金消费理念,讥讽“奋斗过时”或者“奋斗无用”的言论。“网红”“二代”等流量泛滥折射出对于物质享受、利益欲望等虚假“品质”生活的期望。“摸鱼”“emo”等否认主体能动意识,体现出逃避社会压力、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佛系”文化削弱了青年的昂扬斗志,“躺平”主义淡化了青年的成长价值[10-11]。
3 突围:Z世代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应对之策
3.1 锐利思想武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挥党的思想引领作用,以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两翼,从主流意识形态获取思想武器,铲除“亚文化”传播过程中滋生演化而来的拜金主义、躺平主义、虚无主义,通过正面榜样学习、典型案例指导,筑牢青年的理想信念根基,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持续增强青年的底气、志气和骨气。
3.2 推进文化创新,涵养校园文化环境
挖掘新时代、新思想文化内涵,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主题开展图文、案例、短视频等类型的文化产品创作,借助“亚文化”的丰富形式推动主流文化朝着鲜活、生动、有价值的方向发展。“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校园文化中可能会充斥着“亚文化”气息,需要廉洁自律,应该利用好一切资源壮大网络育人力量,发挥好教学名师、思政教师、杰出校友等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3.3 筑牢舆论阵地,提升青年内生动力
筑牢网络空间中的舆论主阵地,对于引导“亚文化”的正向“发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占领主流媒体舆论阵地,加强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积极传递正能量的文化事件,减少、杜绝“亚文化”传播中“批红判白”“断章取义”现象的发生[12]。青年群体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尤其是运用好网络自媒体渠道,敢于主动“亮剑”,繁荣网络文化空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声。
3.4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青年历史认同感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认同感是防范错误意识形态入侵、把握时代主旋律的价值武器。一方面,厚植家国情怀,从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用红色基因温润心灵,用“四史”内涵强健胸襟;另一方面,产生历史共鸣,坚定和践行科学唯物历史观,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持续提升领悟力、决断力。
3.5 强调系统整合,调整好文化治理姿态
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不同文化变迁的新理念、新目标、新方式和新手段。以系统整合的观念,推动“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有规则、有范围、有边界的健康扩张;以“顺势而为”“共荣共建”“未雨绸缪”的治理目标积极引导“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变;掌握“亚文化”扩张的流量密码,包容兼蓄、推陈出新,用知识经济服务新青年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给养。
4 结束语
社会变迁、文化隔离、民族差异等是“亚文化”产生与传播的重要因素,在经历了与主流文化的反叛弱化、碰撞催化、交融强化等阶段,现阶段逐渐呈现出主流化转向之态势。“亚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变革。但不可忽视“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文化冲突。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要以理性、宽容的态度破除“亚文化”传播中的保守与封闭,也要学习和融通多元文化里的无限创造活力。完善法律法规,明辨文化是非,确保青年“亚文化”的良性方向,真正汇聚全社会的力量,把规范发展与价值素养培育结合起来,让青年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汪大本.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化传播及其引导[J].理论导刊,2023(10):109-114.
[2] 谢加书,张文華. 新阶段消极网络亚文化治理的复杂性论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28-38.
[3] 孙群,王永益.极端“饭圈文化”视域下青年价值观培育的“难为”与“可为”[J].思想教育研究,2022(7):107-113.
[4]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2.
[5] 曾昕.情感慰藉、柔性社交、价值变现: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盲盒潮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1):133-141,171-172.
[6] 陈赛金. 近三十年中国网络青年亚文化变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3):83-89,99.
[7] 王水雄,周骥腾. 中国Z世代青年亚文化的由来、发展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22(8):28-35.
[8] 杨子强,林泽玮. 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变迁与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2(2):87-91.
[9] 孟杰. 网络亚文化对培育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6):153-159.
[10]付茜茜. 从“内卷”到“躺平”:现代性焦虑与青年亚文化审思[J].青年探索,2022(2):80-90.
[11]曾福文,张莉.增强新时代青年历史认同的现实审思与有效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1):75-78.
[12]王鹭,陈志勇.社交媒体“摆烂”亚文化的价值流变、行为逻辑与调适政策[J].中国青年研究,2022(1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