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诊断与改进
2024-06-03袁莎
袁莎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数学作业诊断与改进
2021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1] 从去年9 月开始,长沙市岳麓区滨江小学着手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小学数学作业诊断与改进项目,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批改、分析学生完成的作业,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教師及时了解学情,研究数据背后之义,探索精准教学之法。
一、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教师借助智慧作业平台以及互联网技术,对作业题目来源系统分析,理解题目的含义,分析题目与教材核心内容的匹配度,把握题目的背景、出题的意图、考察的要求等。给学生们“对症下药”,提供合适匹配的练习,精选作业,做到少而精,获得练习的最大价值。每学期初,由学科组长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建立本学科的共享题库。题库不仅可以减少每个老师各自选题造成的空间占用与资源消耗,而且能够提高作业题目的效率,也能够均衡新老教师因知识不同导致的教育层次不均现象。
二、优化作业批阅方式
智慧作业批改模式是学生在家完成作业后,当场把作业拍照上传至智慧作业平台,平台自动批阅完毕后,会将批阅数据即时反馈给学生与教师。教师通过查阅数据分析,清楚了解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班级整体情况。教师通过借助学习分析技术,实现全学段学情数据的采集、分析,每日作业数据,促进作业质量的提升。[2] 学生接受智能批改后,积极反思,开始订正。通过及时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查漏补缺,科学评价
1. 精准诊断补齐短板
“双减”要求,要给每个孩子留个性化的作业,还要分层分类辅导,要做到这些,对每个孩子有精准评价是前提。在这方面,智慧作业平台有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平时的数据积累,对每一位学生在不同能力、知识点掌握等方面做出精准评价,帮助老师给每一位学生“画像”。教师精准诊断,清楚地了解每位同学的错题原因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知识点短板,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给予特别关注与专门练习提升。
2. 科学评价提升素养
利用智慧作业平台采集学生个人测试信息,记录分析每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数据。这些大数据是全作业过程的即时性、客观性和持续性数据,学生的学习历程均被记录存档。与此同时利用个性化手册技术,结合学生认知地图,即时呈现当前作答的作业题目正误、题目正确率、错题原因、薄弱知识点,动态呈现学习者知识图谱、知识点掌握进程、薄弱知识点攻克动态,使得教师和学习者既能了解当前作业题目掌握情况的同时,又能一目了然清晰看到学习者对各个阶段的知识点掌握深度与熟练度以及学习进程,实现精准分析学生。
四、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传统作业大多依靠教师多年教学主观经验作为学情分析依据,而智能化作业模式不仅收集全班学生个人的精准学情分析,可以保存往届学员的学情数据,这也给教师布置学生作业完成预判分析带来了方便,使作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得以提高。智慧作业大数据可以精确掌握每一位使用教师、学生的实时数据,可以及时调整学校管理方式方法,使得教育教学效能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OL].
[2]林雷,乐纳红,陈恺,等. 数字赋能,助力“双减”——作业数字化流程再造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22,(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