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学生探究品质

2024-06-03林旭忠

小学科学 2024年16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小学科学

林旭忠

〔摘    要〕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能否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科學探究品质的内涵,以新课标为指导,提出了几点小学生科学探究品质的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点燃学生的科学兴趣,塑造其科学探究品质及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一批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科学探究品质;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6    100-1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近期“双减”政策也着重强调“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科学探究品质教育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目标。因此,开展小学生科学探究品质的培育,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将来能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成为科学探究品质培育的关键时期,因而研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品质的培养十分必要。

一、科学探究品质的内涵解读

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首先要弄清楚何谓科学探究品质,其本质和内涵是什么。从本质上看,科学探究品质表现为学生在科学领域中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和品质。科学探究品质包括多个方面的技能、知识和精神品质。在科学知识层面,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事实,包括但不局限于了解自然界的规律、物质和能量的性质,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科学探究品质的培养也要求学生采用科学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和探索世界,诸如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结果,以及得出结论的能力,该能力是学生探究科学、打破科技壁垒的钥匙。在此基础上,学生也需要具备良好科学探究精神及奉献精神,愿意为科研实验奉献热情、精力、热血,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不断引领科学领域朝着崭新的台阶迈进。

二、养成学生科学探究品质的意义

作为科学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系列关键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科学品质培育无论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还是科学探究能力及精神的培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激趣层面,科学领域蕴含了众多深邃且奥秘的现象,无一不对小学生有着浓厚的吸引力。小学生天性热衷于奇妙的现象和事件,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而科学可谓最具神秘性质,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奥秘。在科学探究进程中,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并将之化为其学习科学的驱动力,促使其主动学习和探索,获取更多知识。在能力发展层面,科学探究品质的培养也有益于学生建立起科学思维模式。在科学探究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参与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数据信息等过程,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剖和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同样,科学探究通常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交融,融合了多学科内容,如物理、化学和地理等,学生需要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形成更为全面的科学理解,并解决更为复杂的科学问题,其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最后,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被应用于生活之中,聚焦于科学探究品质的培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项科技,从而更加适应日益科技化的现代社会,并激发出对科学职业的热忱,如从中受到天文学家、工程师等职业的启发,树立追求科学的职业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养成学生科学探究品质的实践

(一)组织科研展览活动,塑造科学观念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所限,多数学生尽管热衷于科学探究,但对科学的概念始终一知半解,不知何为科学,科学探究的意义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塑造学生科学观念着手,基于已有资源举办小型科普活动,加大科学教育力度,为学生打开现代科技的大门,使其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了解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初步产生对科学的猎奇心理,为其科学探究品质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选择与小学生年龄和课程贴合的科技前沿主题,诸如生态环保、太空探索、AI、机器人技术等。然后根据主题确定展览的具体内容,包括展示物品、实验示范、科技产品等,确保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清晰地传达科技的核心概念。在观展活动中,学生可切身体验前沿的科学技术,感受新奇的科技世界。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或科学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技应用,接触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学生也可以参与提问和与专家互动,在收获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认知的同时充分激发其好奇心。

(二)设计趣味探究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通常对科学探索具有浓烈的好奇心,但苦于缺乏实践阵地和资源的支撑,致使学生鲜有科学探究的机会,科学探究品质的发展遭到阻碍。因而,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激发其探究兴趣,教师也应加大多元化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科学的阵地,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索的全过程。

例如,小学生大多对天文和太空充满兴趣,宇宙的浩渺和神秘,无一不充满着吸引力。由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月球的奥秘”为题的科学探究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践观察等形式,全方位了解月球的形成、发展历史、变化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月球的理解,科学探究品质也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学生从中获得一个深入学习和探索天文科学的机会,通过自由选择研究课题、进行观测和实验、分析数据和呈现研究成果,从中探索更多的天文奥秘,会对科学产生更为强烈的热爱。

(三)组织合作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科学探究品质的关键构成,表现为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论证、探究和交流等过程。基于探究能力的本质,合作探究是重要途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重点提出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师设计任务,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生生协同的形式完成任务。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呈现,且不同学生负责不同的板块,成员之间深入讨论问题、探究现象、论证结论等,探究能力也会在此过程形成。

如在小学科学《设计制作小车》一课中,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教师可设计一个“我是设计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组成小组,以设计师的身份考虑如何利用三角板、丁字尺、马达等进行小车制作,看哪个小组制作出的小车模型精美而且性能好。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小组内部自由讨论,成员各司其职,在团队协作下有效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探究,探究能力得到了开发,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为科学探究品质的养成做好了铺垫。

(四)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激活科学思维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手段持续火热,为科学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开辟了新的途径。信息技术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具备多元化功能。在课堂上,教师可基于信息技术的不同功能将之运用于不同的板块,如知识讲解、实验探究等,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基于事实论证和科学推理提出疑问、进行批判,由此实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中,运动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行为,如跑步、锻炼、起居,都离不开运动。为揭示运动的本质,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如秋千、汽车、电梯等,并让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运动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是运动?点燃学生的头脑风暴,使之结合生活的科学现象思考什么是科学,生活中有哪些神奇的科学现象等,逐步启发学生的思维。随后教师再进行汇总,将秋千、汽车的运动模型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呈现,帮助学生深化对运动的认知,进一步开发其科学思维。

(五)引领现场实地考察,积累科学经验

实地考察是一种以实践探究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这一教学形式脱离了课堂的限制,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探究空间及场地,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并从中捕获科学知识和经验等。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天文台或科学研究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天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天文台,了解高级的天文仪器和设备。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专业天文学者交流,了解研究工作和观测项目,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天文研究领域,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或者亲自观察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工作,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实地考察中,理论知识和实践两大板块得到充分结合,学生可意识到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科学研究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实地考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面了解科学研究的机会,让其亲身感受和参与科学活动,并经历一个更深入、更具体的学习体验,这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科学研究之路埋下了种子。

(六)制作多元科学器具,培育探究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科学探究,还是科学实验活动,都离不开技术工具的支撑。而通过科技工具的制作,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科学原理,切身经历一个动手、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因而,加大制作科学器具活动也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品质的有效渠道。

例如,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让学生使用两个凸透镜,一个作为物镜,一个作为目镜,将之放在合适的距离上;或者让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电池,深入了解电的基本原理等。不同的科学器具制作方式不同,却能为学生打开科学探索的大门,让学生学会制作及应用工具展开科学探索,这无疑对其科学探究品质的养成裨益很大。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探究品质的培育成为重中之重,拥有科学技术人才的国家更能够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预备力量,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因而,响应党的号召,学校及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品质的必要性,以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切口,加大科学教育力度,拓展育人阵地,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体验中实现科学探究品质的养成,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修珍.如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學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3(5):167-169.

[2]童章元.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25):113-115.

[3]苏永红.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04.

[4]吴玲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9):43.

[5]武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考试周刊,2018(74):32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小学科学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中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