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那些无处安放的尴尬

2024-06-03宗涵

科教新报 2024年19期
关键词:小雯聚光灯心理学家

宗涵

小雯是一名初中生。不知从何时起,她时常会感到莫名的尴尬,从而引起难以控制的情绪波动。那些问题总是萦绕在小雯的脑海里,很久也挥散不开:“如果这个问题我回答错了,同学们会不会觉得我很笨”“完了,我摔倒了,他们肯定会一直记得并笑话我”……

过度的尴尬情绪,限制了小雯的社交,让她陷入了深深的“内耗”。

尴尬,缘于对他人目光的在意。

为何会在意他人的目光

恰恰是因为,“我”再次成为“世界主角” 尴尬通常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出现。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两次自我意识的飞跃:第一次是在2 岁左右说出“我”时,那时我们开始意识到“我”是独立存在的;第二次便是青少年时期,身体上的变化使我们再次把眼光从客观世界转到主观世界,开始进行自我关注。

在青少年时期,“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别人怎么看我”等问题开始频繁地浮现在心头。自我意识的发展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是怎么样的人。但对青少年来说,自我的思考有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他人的反馈中得到线索,因此,我们会开始特别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

聚光灯效应心理学家基洛维奇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一名大学生穿上特别的T 恤走到人群中。在行动开始之前,实验者请这名大学生预估,会有多少人注意到自己。大学生预测人群中可能会有一半人注意到自己的衣服。但实验发现,只有约20%的人注意到他的穿着。这个实验反映出了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容易把自己当作中心,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聚光灯效应。

情绪波动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身上的光也许没那么亮我们需要明白,有时他人的反应未必是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准确的。例如,当我们因为他人淡漠的反应而尴尬时,也许他可能只是因为自己遇到了什么事而反应平平,与我们并无关系;当我们担心出错时,别人可能也在担心自己,根本没有精力注意到我们……请提醒自己,聚焦在我们身上的灯并没有那么亮。

停止灾难化想象我们有时会对自己的行为有过度灾难化的想象,从而陷入无休止的尴尬与焦虑。事实上,这是一种把后果想象到糟糕至极的不合理念头。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想象,试着改变或接纳它,不要被没有发生的事情扰乱情绪。

选择性参考他人的反馈有研究表明,尷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习得道德规范,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他人的反馈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但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与线索,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是挑战,也是机遇青少年时期,我们既要面对自己身心的变化,又要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确实不容易,因而出现恐慌、焦虑等情绪也很正常。但就像螃蟹换壳、蟒蛇蜕皮,进入新的阶段会感到不适与痛苦,但也标志着又一次成长。

一步一步,慢慢来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儿童时期主要为形象思维模式,青少年时期开始过渡为抽象思维模式,直到高中二年级,抽象逻辑思维才趋向成熟。心理的发展也是如此,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也需要时间进行成长。作为青少年,我们无需要求自己必须很好地控制情绪,也无需要求自己必须像成年人一样进退有度。儿童时期的无拘无束,青少年时期的羞涩纯真,何尝不是人生宝贵的回忆?给自己一点时间,不必那么着急。

猜你喜欢

小雯聚光灯心理学家
趋利与避害:聚光灯式运动员发展启示研究
谁更难过
影视聚光灯集合罩的创新性研究
人生什么最重要
妈妈的担心
神奇的秀逗
机遇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上)
关于新一代BMW M3、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