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
2024-06-03降蕴彰
降蕴彰
当前,我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中存在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分层分类评价标准不完善、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应及早从重要环节入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走出一条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路。
自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我国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今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授予81名个人“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场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活动,是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凸显出党和国家对卓越工程师队伍的高度重视。
今天的中国,是全世界拥有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国家表彰的81人、50个团队之中,有年过七旬依然奋战一线的“老工匠”,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从建筑、能源与化工领域到装备制造领域,从信息电子领域到农医与环境领域,这些受表彰的卓越工程师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覆盖了诸多重点工程领域。
值得重视的是,在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比如,顶层制度设计的重职业教育与产学脱节较为突出、产教融合中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企业深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有关方面应当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及早从重要环节入手,重点破除一些制度性障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走出一条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路。
自主培养存在“制度性障碍”
“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之后,围绕“国家卓越工程师”的话题一直很热。《小康》杂志注意到,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民盟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打造我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路径的提案》,其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规模和提升自主培养质量上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比如,頂层制度设计的重职业教育和产学脱节问题较为突出,面向企业参与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制度性激励尚不健全,引导高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的制度长期缺位;自主培养过程中的内容同质化和惯性思维依旧存在,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目标缺乏贯通式设计和深层次布局,培养手段脱离产业链环节和市场性需求,工程人才“实践不实”问题依旧存在;人才培养生态的知识整合性和长效机制有待强化……
上述这份提案还指出,现在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知识生态尚未形成,现有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教材理论滞后于生产实践;校企持续育人生态亟待优化,毕业后培训生态体系尚不完善,卓越工程师以及师资队伍的长效培养机制仍不健全。
民盟中央这份提案中指出的一系列“制度性障碍”,也是参加全国两会专家们热议的话题。1956年出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是山东人,40岁时赴美留学后便留在了美国。此后,他共获得光纤激光器领域的3项美国专利,并因此获得了美国杰出人才计划青睐,拿到了美国绿卡。光纤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汽车、航空和国防军工多领域的焊接和切割等,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大的市场前景。闫大鹏在51岁时回国创业,带领团队研发出系列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带动超过千亿产值终端应用市场,他也由此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他认为,目前国内各方在工程硕博士培养的主动性上还有一些欠缺,“不能简单认为培养工程师就是学校或企业的责任,要形成以校企合作为核心,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共建共享实践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李永胜也是首批81位“国家卓越工程师”之一。他说,“当前,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工程师做支撑,尤其是新兴产业,更需要大量工程师参与。”但现在像985、211院校的毕业生,除非是大型企业,一般的中小企业不愿去,“说到底还是导向问题”。他认为,应该给“给工程师更多引导和激励”。
与李永胜的感受较为一致,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正高级工程师史玉东表示,“从社会认同来看,工程师的认同感和社会地位较其他科技工作者来说不高。这也导致一种现象:一些优秀的工程师在一线留不住。”他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师人才的重视力度,一方面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工程师的待遇,提高一线岗位对工程师的吸引力。“对那些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工程师,要给他们创造专心干事、安心工作的良好环境。”
针对当前我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制度性障碍”,民盟中央提出相应的建议:创新全方位产学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激励机制,加大“引产入教”力度,同时探索高校有组织的产教融合机制,搭建“引校进企”渠道;细化卓越工程师实践培养过程,明确自主培养定位,形成分层分类培养目标体系,并强化自主培养手段,突出项目制和企业主导地位;打造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生态,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主体知识整合能力,组建产教融合人才力量梯队,同时强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环境持续长效作用,深化产教融合链条结构改革,尝试打造一站式端到端人才培养环境,并积极打通校企双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互推渠道、师资队伍流动评价渠道以及产教融合项目成果共享互认渠道。
高校面临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重任
在新时代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国家迫切需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培养国家急需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未来将面临承担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任,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新型“创新型”人才。
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改革的提案》。该“提案”指出,现在我国工程师占劳动力比重为2.4%,比欧美比重低;我国制造业中工程师占比仅为3.6%,远低于德国、欧盟水平;从工程师供给趋势上看,我国先导产业工程师供给严重不足。
方守恩在调研中发现,造成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缺口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对工程师认同感不强,工程师自身荣誉感不强;企业参与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动力不足;工程师教育同质化,甚至错位化,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现有培养体系带来了挑战。方守恩建议,应该有组织建立优质、共建共享的工程师实训平台,强化产教融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出台政策将参与高校工程师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责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与学校共同设立大学课程、行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要加大对国家急需紧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支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围绕“培养卓越工程师”也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分类施策。比如,“对当下亟须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要加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力度,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最终将其培养成为卓越工程师”;“从高校层面来讲,要探索评价体系改革,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人才培养评价考核周期。高校要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完善自身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传统工科强校,华科大入选了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202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先后赴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七〇一所)、长江存储、高德红外,以及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法国埃夫里-巴黎萨克雷大学等企业、高校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加快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的提案。他认为,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关键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
近年来,国内名牌高校都把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以浙江大学为例,早在2015年7月,浙江大学就与浙江省政府共同创办了研究生层次的工程师学院,旨在探索搭建校企协同培养的新型产学研实体平台,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学术、产业、政策共同体。据悉,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理事会,校长担任理事长,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共同轮值理事长,充分发挥工程师学院改革“试验田”功能,以项目为单位招收跨专业类别的研究生,面向航空制造、集成电路、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规模化人才培养需求,与企业共同组建联合培养基地和中试研发基地,探索构建学科交叉、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依托学校多元交叉的国家级研发平台、科创中心、实训平台等优势资源,设立近150个培养项目,每个培养项目确定一位首席科学家主导实施,以项目为单元每年招收20至40名跨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及一定比例的工程博士研究生,针对性服务重点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选派2000余名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习实践、参与科研项目。
重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
以2010年在天津大学召开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为出发点,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已走过14年的历程。在这场规模宏大的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伟大战略之中,教育部自觉担当使命,肩负义不容辞的重任,把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仍存在的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科研任务与工程能力培养脱节等问题,与其他有关部委、地方密切协作,一道道解难题,一道道闯关卡。
今年5月10日,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在天津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他强调,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速度和成色。一要坚持目标导向,共同营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良性生态。锚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自主培养急需人才的大目标,立足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格局,适应加速演进的大变局,以大规模、有组织、成建制的产教深度融合方式,探索培养与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卓越工程师。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和破解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评价标准、课程教材、资源配置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推动企业关口前移与大学联合培养人才,促进创新创造与产业市场有机衔接,推动大学实现技术转移和问题驱动下的科研水平提升,增强学生在重大工程实践中解决大规模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方式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转换。三要坚持效果导向,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强化组织领导,有序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重点任务;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探索出符合自身背景特色、契合产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彰显国际工程教育水平的培养模式,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培养的新范式;加强管理服务和关心关爱,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关注学生学习成长;完善政策体系,切实强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支持保障。
当前,教育部牵头,我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的路径已经渐渐清晰。简单来说,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是切入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培养新平台,是抓手;实现组织形式、导师队伍、培养要素、评价机制的深层次变革,是举措;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師培养新体系,是目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2022年2月,国家有关部门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同年9月,教育部联合国资委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试点建设首批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及中国航空航天集团等8家央企成立),以及北京、上海、佛山、东莞4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据悉,2023年下半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专题调研组,针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进展、成效与问题开展了全方位调研,并剖析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专题调研组调研结果显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首批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做实校企联合、重构导师队伍、再造培养要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机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引领,加大项目牵引,强化培养要素,提高导师指导效能,增强“工学交替”实效,全链条、全要素提升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质量。
此外,各地积极响应,打造政府主导、实体运行、需求导向、产业牵引、高校支撑、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和科技产业创新特区。如北京市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引驻教师50余人、硕博士研究生近200人,投资9.5亿元建设10.55万平方米的研学中心;上海市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发布高质量技术需求榜单70余项,合计意向投入金额超2亿元。
整体上,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要素正在不断增强。目前,国家支持24所工程教育水平较高的大学和8家中央企业建设的32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已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样板间”,未来必将带动建设更多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做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联合培养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