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2024-06-03高乐傅永强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榆林市民营企业全市

高乐 傅永强

榆林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肩负支撑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重使命。纵观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为繁荣城乡市场、拉动资源开发、加快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就业、提高群众收入、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了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为有力促进多元经济主体协同发展,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如下报告。

一、榆林市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在制定落实政策、加大产业培育、促进企业转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促使民营经济在国内经济下行、产品价格下跌、销售市场低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稳中有进、稳步发展。

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18年的1647.5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626.18亿元,年均增长率10.01%,占GDP比重由42.8%下降为40.1%。全市民营企业数量由2018年的45064户增长到2023年6月的106430户,年均增长率22.12%。以2022年数据为例,榆林市第三产业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占比为71%。全市新增民营企业由2018年的8402户增长到2022年的14713户,民营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全市“五上”非公企业共计2800户,占全市“五上”企业(3204户)的87.4%。全市规上非公工业企业共830户,占该行业(1042户)的79.7%;全市规上非公服务业企业214户,占该行业(279户)的76.7%。2018年至2022年从总量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均呈稳步增长趋势;民营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民营企业进口占全市进口比重呈阶梯上升趋势。

二、现有民营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

在有效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环境和多重约束下,榆林市民营经济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我们仍需清醒认识到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从2019年开始,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开始下降,民营经济生产总值比重增长率从2019年开始(除2020年受疫情特殊情况影响下降较多)也在逐年降低,民营经济在榆林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逐年削弱。

(一)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增速放缓,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20年是40.9%,2021年是40.6%,2022年是40.1%,2023年为38.7%,随着市内国企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预计未来几年占比还会持续下降。我们不仅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巨大(温州市90%、泉州市83%、深圳市71.6%、宁波市66%),就是与资源禀赋类似的毗邻市相比差距仍然不小(鄂尔多斯市59%,吕梁市50%)。市内发展也极不平衡,榆阳、神木、府谷三县市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市的71.6%,南部六县的增加值仅占全市的13%。2022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鄂尔多斯有4家入围,吕梁市有两家入围,而榆林市无一家入围,这与榆林市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市和中西部非省会城市GDP名列第一的地位极不匹配。

(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先进制造业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2023年,第一产业在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的占比为10.9%,第二产业为64.6%,第三产业为24.5%,表现为二产独大、一产薄弱、三产滞后。分行业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工业62.2%、建筑业8.2%(不含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25.9%、服务业3.4%,从中可以看出服务业的薄弱状况。总的看,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简单加工、手工作坊、低端制造业居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企业不多,高端制造业明显滞后,现代物流服务业还十分落后。

(三)各方重视程度不够

从政策设计层面来看,近年来,中省市虽然印发了许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还有不少停留在印发的文件中和领导的讲话里。在具体落实中,还存在着不超前谋划、不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现象。从政策落实层面来看,优惠政策落实变形走样,减税降费、融资贷款、综合电价等优惠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高压反腐形势下的托门子找关系、请客送礼等潜规则仍有一定的市场。从市场主体层面来看,不少企业沉迷于小富即安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满足于承揽工程、抢占资源等急功近利发展模式,沉下心来、持之以恒谋划和发展实体经济、长远项目的企业和个人相对较少。

(四)用工困难与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一是关键技術人才缺乏。民营企业技术人员存量不足,有的企业连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都没有。二是一些生产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流动性大,且紧缺岗位往往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三是用工成本高。据企业反映,近年来职工工资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而企业利润率始终维持在5%左右。四是民营企业人员离职率高、人才队伍稳定性差,难以留住人才。

(五)融资难与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

榆林市诸多民营企业在运营全过程中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初始阶段融资难融资贵导致较难起步;企业发展壮大阶段融资问题导致企业难以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试错成本太高,不敢进行创新活动。一旦遇到经营困难或者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金融层面的支持,运营更加捉襟见肘,对民营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六)科技投入较少,创新动力不足

一是创新意识缺乏,民营企业对于科技研发投入几无兴趣,满足于当前生产经营水平,对于外购成熟技术的意愿远高于自研,更遑论基础科学研究与前沿技术探索。二是创新能力较弱。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不足、科研投入较少,奉行“花小钱办大事”的传统节约理念,很难形成专业素养较高、系统的、长期稳定的科技研发团队,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三是先进产业项目落地困难。榆林市虽然在西安建设了“秦创原”中心,但是缺少运行有效的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平台,导致项目最后真正落地的少。四是科技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对于本土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有限。大量的科技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签约挂牌为主,实质性运行的少,对于本土企业发展带动作用有限。

(七)产业园区对企业支撑作用有限

一是部分工业园区还未建设相应的物流、集中供热等相关配套设施,延长了项目建设周期。有部分工业企业依旧还在园区外落地,传统工业小区和部分传统工业企业未纳入园区规划中,致使部分企业发展无法纳入园区循环产业链规划范畴,无法享受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红利。工业园区所在乡镇缺少食宿、医疗、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导致出现招工难的现象。二是产業园区特色不鲜明。全市多数产业园区普遍存在“小而全”的现象,主导产业不突出,难以形成集群化发展的竞争优势,园区企业也享受不到集群化发展的红利。三是园区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价格远高于同类城市水平。如直供电交易平均终端电价0.5824元/度、榆横等园区工业水价10元/吨(鄂尔多斯、晋中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终端电价为0.3元/度,工业水价5元/吨)。

三、推动榆林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建议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民营经济发展作了许多重要讲话和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榆林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当下看,榆林自然条件较差,资源分布不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主要靠发展县域经济,而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角就是各类民营企业和个体商户,只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才能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从长远看,榆林能源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终究会有挖完抽尽吸干的一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汲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教训,大力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非煤非油非气产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资源陷阱”“资源诅咒”问题在榆林上演,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入开展思想解放运动

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讲座、大讨论,组织大规模的考察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让党政干部在考察学习和集中培训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本领,以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转变;广泛开展舆论宣传,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大张旗鼓宣传先进,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和企业领军人物,打破干部群众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研究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将市县领导联系包抓民营企业的制度落到实处,让党政领导干部放心放胆与民营企业正常接触、阳光交往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理直气壮为民营企业撑腰壮胆。

(二)确保优惠政策落地落实

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不折不扣落实省和市本级出台的有关政策,紧盯重点环节,加强督导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切实解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针对一些主要环节程序更多、办事更难的问题,建立行政审批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协调对接机制;继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有效匡正社会风气,堵住歪门邪道;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建立法律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法律合规、行政合规、行业合规服务中心建设。

(三)扶持民企做大做强产业

按照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思路,允许民间资本入股参与资源开发和转化项目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中石化炼油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下游加工转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协调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加强沟通对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下游和配套产业项目,进一步拉长能化产业链条,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引导和支持市内羊绒毛服装企业增强合作共赢意识,加快整合、并购和重组,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改造,促进羊肉、小米、马铃薯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及土特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普通商品向名优品牌转变;依托工业和产业园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花大气力发展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补上榆林先进制造业这块短板;大力支持物流业发展,尽快改变物流服务的落后状况,降低全社会生产经营和仓储运销成本;大力扶持商贸文旅、餐饮住宿和交通运输业、建筑建材业的升级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健康成长、焕发生机。

(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开办民营企业管理骨干和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经常性组织赴国外及沿海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提高企业开拓市场、赢得市场和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的能力。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引进培养模式,积极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对职业经理人的需要,支持企业聘请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经理人负责经营管理,形成致力服务民营企业的专业经营团队。建立健全“人才共享”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项目孵化和科技攻关。支持榆林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与重点民营企业共建兼具教学、生产和研发功能的实训基地,推进“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

(高乐,榆阳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傅永强,榆林市发展改革委)

猜你喜欢

榆林市民营企业全市
叶锐仙作品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