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琴童到陪练,我和童年和解了
2024-06-03吞吞
吞吞
当孩子已经相对了解一种乐器、一种音乐形式、掌握了一些演奏技巧的时候,再让他自己去判断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可能更加准确和真实。
不知何时起,琴童这个群体被集体贴上了“痛苦”标签,经历过“痛苦面具”的琴童,做了父母之后会把这张标签贴到孩子背上吗?这位妈妈给出了她自己满意的答卷。
从被动选择到主动接纳
小提琴并不是我的最初选择,其实我小时候更喜欢的是钢琴和古筝,但很遗憾,家里当时没有买这两个乐器的条件,正好表哥在学小提琴,所以我父母也帮我选择了它。五年级和初三暑假是我与小提琴的两个分水岭,五年级之前我对练琴的记忆就是“深恶痛绝”,为了练琴不断和爸妈斗智斗勇,每天盘踞在脑海里的念头就是“把琴砸了”!但是又不敢。直到五年级时,有一次我表哥来我们家练琴,拉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名曲,主旋律响起的一瞬间,我整个人像被击中了一样,我从没有想过音乐可以那么好听,好听到眼泪几乎要流下来。从那次之后,我忽然就爱上了古典音乐,虽然练琴还是很痛苦,但与之前的感受完全不同了。
初三暑假,家里终于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钢琴,我开始自学钢琴,对于钢琴和小提琴我的热爱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弹钢琴可是我期待了很久很久的事,初三暑假是我人生第一次练琴练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天除了弹琴什么事都不做了。也是经历了这个暑假,我更加明白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行动的原动力。
给孩子更好的支持
当初帮他选择学习钢琴,是因为我知道钢琴是一切乐器的基础。其实我也想过让他学小提琴,不过我发现儿子有点五音不全,而小提琴最需要的就是耳朵对音准的敏感,可能他真的不适合吧。但我想先用钢琴打基础肯定是错不了的,于是给他选择了钢琴学习。
我陪孩子练琴的这段时间里,每天看着他跟自己较劲的样子,我也会代入自己的童年记忆,思绪万千,但我也在不断地告诉他没有人天生喜欢练琴,练琴确实枯燥、痛苦,不喜欢是正常的,但总有一天,你的技术或理解力能支持你领略到音乐的美,妈妈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
回顾我的琴童时光,如果再来一次,我希望父母在练琴这件事上能够给予我更多技术上的支持。因为爸妈并不懂音乐,所以我一个人练习的效率很低,不清楚的时候也没有人可以问,一切都要等到周末上课时再问老师。而且那时候我好像也没有机会去参加一些音乐演出和比赛什么的,所以在学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感受到痛苦,没有满足感或成就感。所以现在陪儿子学琴,我尽可能多地给他技术上的支持,能参与的演出和正规的比赛我都尽量带他参加,包括在家里时经常和他练四手联弹,或者帮他把喜欢的歌的谱子“扒”下来,陪他一起弹。可能这就是别人说的“自己淋过雨,就想给孩子撑把伞”吧。
喜欢很重要,选择更重要
从琴童变成陪练妈妈,我自己走过不少弯路。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说法:不要强迫小朋友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但我觉得,“喜欢”这个概念其实很宽泛也很模糊,在一无所知的时候,喜欢与不喜欢在很多时候并不那么准确。99.9%的孩子并没有惊人的天赋,让他们在极小的时候表现出对音乐的渴望的,可能更多是因为试课的时候老师和蔼、乐器有趣,所以他们会告诉爸妈“我很喜欢,就学这个吧”,但是一旦进入需要练习的状态,又每天哭闹着“我不喜欢,我最讨厌练琴”,然后和父母彼此折磨一两年、两三年后放弃,留下痛苦的记忆、觉得自己既讨厌乐器又不喜欢音乐。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可能更多的是在孩子不喜欢练琴的时候,帮孩子调整练琴的方式、提高练琴的效率,带着他们接触更多的音乐形式,给他们表演的机会甚至带他们参与一些比赛,当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观察和体验。对音乐暂时没有那么喜欢,也不妨碍孩子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像做游戏一般演奏和创作音乐。我家小朋友一直号称不喜欢练琴也不喜欢音乐,然而他一年级时在学校的音乐课考试中,竟然悄悄地准备了一首独奏作品、一首四手联弹作品,还给两个同学的音乐展示进行了伴奏,因为他觉得和同学们一起玩音乐很有意思。父母因为经历的比孩子更多,所以应该帮他度过那一段因为技术水平和认知水平不到位而领略不到音乐乐趣的枯燥时光,当孩子已经相对了解一种乐器、一种音乐形式,掌握了一些演奏技巧的时候,再让他自己去判断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可能更加准确和真实。
以音乐为媒,去探索世界
学琴多年,我的收获是人生因此多了许多选择、机会和体验。在异国他乡生活时,我是因为音乐才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因为音乐遇到了我的先生。我希望孩子也能够通过掌握一种乐器、一个技能,而打开他认识音乐世界、结交新朋友的大门。
孩子的收获目前可见的就是他可以弹奏他喜欢唱的歌,这让他觉得轻松有趣,还有一些比赛成績给他带来了一些艺术学习上的自信。更重要的一点,是弹钢琴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目前不喜欢也不那么擅长的事,只要投入精力,用正确和高效的方式学习,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毕竟人生不可能只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
还有就是通过学琴,孩子领悟了坚持的意义。从学琴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练琴是每天都要做的事,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出去旅游、去各地参加其他的比赛,都不能耽误练琴。出门在外的时候,我都会找到当地的资源,租琴房让他练琴。我做陪练的过程也是再次验证练琴真的很枯燥无聊,但如果能在“窗口期”练熟相应的技能,可以让孩子的学琴事半功倍。
我希望在未来某一天,孩子可以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遇到志同道合、能一起玩音乐的好友,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其他乐器时可以迅速地掌握其基本的演奏技巧、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旋律。
音乐也好,乐器也好,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的,但是想让孩子为自己未来几十年漫长的人生添加一些乐趣和陪伴,学习某种才艺不失为好的选择。无论学什么,都需要父母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足够了解自己,还要和孩子一起坚持、一起努力。
“小小演奏家”有话说
学钢琴是妈妈帮我选的,一开始我并不喜欢钢琴,最喜欢的是跑步。不过现在我觉得我开始喜欢钢琴了。从学琴那天开始,我每天都练琴,时间差不多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吧,有表演或比赛的时候妈妈会盯我的练习细节。但她很好,不会因为比赛额外增加练琴的时间。小时候我因为练琴哭过,不过现在不哭了,有时候不开心,我就试着自己调整情绪,不和妈妈吵,重新开始弹,弹着弹着就好了,最近一次因为练琴跟妈妈发脾气已经是一年前了。最近我获得了一些奖,我特别特别开心,这让我忘记了练琴时的不开心。
妈妈在有演出的时候,会拿出她的小提琴,我喜欢听她演奏,不过平时她很少拿出小提琴来,都是陪着我弹钢琴,不过我也希望等我到了妈妈这个年纪,也可以弹钢琴给自己听。学校里会有一些表演机会,我很愿意参加,大家夸我是“钢琴小王子”的时候,我也会很开心,但不会表现出来。
目前我的想法就是,希望能更多地去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当我学习累了时候,可以用弹琴调剂我的生活。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早日考到演奏级,给我自己加油吧!(栗子,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