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24-06-03刘钊罗文鑫杨淼城关冰清
刘钊 罗文鑫 杨淼城 关冰清
摘要:文章以TAM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问卷结果展开实证分析,根据结果提出降低虚假健康信息造成的危害应当要重点保障健康信息的质量,完善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居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教育。
关键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TAM;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1],截至2023年6月,我国以微信、钉钉等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应用用户规模高达10.46亿,占网民总体的97.2%,这意味着信息的分享持续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研究表明,互联网中最容易引起分享的是健康信息[2],多数公众表示愿意分享自己所获取的健康信息[3]。在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居民对健康信息的依赖程度会更高,这势必导致健康信息分享行为更加频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夹杂着许多质量低劣的虚假健康信息,大范围分享可能会误导农村居民,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亟须厘清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降低虚假健康信息的危害。
1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关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维度:(1)用户维度。Chua等[4]发现认知幼稚的个体比认知成熟的个体更有可能分享健康谣言;于玲玲等[5]发现自恋水平高的个体会高估分享信息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从而具有更强的信息分享意愿。(2)信息维度。宋小康等[6]发现与饮食类健康谣言相比,用户对于癌症主题健康谣言的分享意愿更高;Divecha等[7]发现信息与性健康相关时,用户的分享意愿会降低。(3)环境维度。曹茹烨等[8]指出,用户的健康信息分享行为会受到网络平台的类型、使用效果等的影响。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回应了社会关切,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受到虚假健康信息影响较为显著的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关注还不够[9]。基于此,文章尝试对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分享行为进行分析,厘清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为降低虚假健康信息的危害建言献策。
2理论模型的建构
2.1理论基础与变量确定
技术接受模型[10](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是Davis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整合期望理论模型、自我效能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学习模型,其包含外部变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以及使用行为6个结构变量,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最核心的两个变量。TAM模型的结构严谨、可靠性强,被广泛应用于行为学的研究,其中也有对农民群体信息行为的研究,如孟伦等[11]分析了农民信息反馈行为的生成因素。
除核心变量外,其余变量需要依照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些研究发现,态度对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十分有限[12],因此,本研究的模型选择剔除“态度”这一变量。对于外部变量的引入,本研究借鉴张思及团队的思路[13],确定了数字素养、平台安全性、主观规范、信息接入、信息质量作为外部变量。
2.2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的探讨,假设变量间的关系并建立初始模型。
(1)分享意愿。意愿是影响个体行为发生最直接的因素,蒋知义等[14]研究了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行为的因素,发现分享信息的意愿对用户行为有积极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1: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意愿正向影响实际健康信息分享行为。
(2)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描述的是用户感知信息技术帮助自身提高生产力的程度,主要对意愿产生影响。农村居民如果感知健康信息能够帮助自己或他人解决健康问题,则可能会产生分享的意愿。据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2: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意愿。
(3)感知易用性。感知易用性是用户在自我意识层面认为自己能够使用和掌握某些信息技术的容易程度,对感知有用性和意愿产生影响。本研究中,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对提供健康信息的数字健康平台的便利性感知上。现实中,数字健康平台在使用时需要较高的数字素养,某些农村居民可能无法满足要求,因而在使用数字健康平台时需要花费极大的努力,这会降低其使用数字健康平台的意愿,对于平台内健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也会进一步降低。据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3: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有用性。
H4: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意愿。
(4)数字素养。农村居民参与健康信息分享需要熟悉数字设备的操作、相关平台的使用及判断健康信息的优劣,这涉及农村居民对数字设备、相关平台易用性和健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较高的数字素养能让农村居民更轻松地使用数字设备和相关平台,进而才能更轻松地获取健康信息并加以识别。据此,本研究做出假设。
H5:数字素养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有用性。
H6:数字素养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易用性。
(5)平台安全性。平台安全性体现为数字健康平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如果农村居民在使用数字健康平台时隐私信息被泄露,势必会降低其对数字健康平台的信任,农村居民在主观上会认为平台是不易使用的,即对数字健康平台的感知易用性会降低。据此,本研究做出假设。
H7:平台安全性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易用性。
(6)主观规范。主观規范是个体在考虑是否执行某一行为时所受的周围的影响,代表来自外部社会影响的综合因素。农村居民决定是否接受和分享互联网中的健康信息,同样会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比如家人、权威人士。如果周围的人对同渠道健康信息的评价都是有用、易用的,其大概率会选择信任并产生分享意愿。据此,本研究做出假设。
H8: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有用性。
H9: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易用性。
(7)信息接入。信息接入是数字化技术或信息基础设施的接入对个体行为的支持。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农村用户参与网络信息交流的热情并不低于城市用户,但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化技术支持远远落后于城市,信息接入水平过低会导致农村居民更不容易参与数字健康平台,获取及分享健康信息难度更大。据此,本研究做出假设。
H10:信息接入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易用性。
(8)信息质量。信息质量是对信息的时效性、专业度以及内容准确性等方面的描述,是信息分享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本研究中,农村居民在获取健康信息后,会对健康信息的时效性、内容的真实性等进行感知,进而确定是否有用。据此,本研究做出假设。
H11:信息质量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信息感知有用性。
综上,文章初步构建了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初始模型(见图1)。
3实证研究
3.1研究设计与方法
3.1.1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进行调查。首先,研究对象选取了笔者较为熟悉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下辖的孙家店村、林港村和黄陂区下辖的王家墩村、楼子田村的居民;其次是量表的设计,本次调查的所有测量指标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
3.1.2数据收集
研究选择纸质问卷和线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纸质问卷现场填写,线上问卷则通过问卷星平台填写。调查数据收集包括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预调查阶段随机选取10名被调查者,分析結果并完善了问卷的题项。调查期间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线上问卷503份,回收491份,剔除因回答时间过短等原因导致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471份,问卷有效率达95.9%。
3.1.3数据分析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是SPSS 23.0和AMOS 26.0。SPSS主要进行样本描述性统计,从总体上统计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并检验调查结果的信效度。AMOS是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常用工具,本研究主要将其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度分析以及相关路径系数的提取。
3.2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3.2.1描述性统计分析
性别构成上,男女占比分别为55.8%和44.2%;年龄上则主要以40—59岁的中老年居民为主;学历大专以下居多,占比83.4%,这基本符合农村地区的现状;79.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身体状况处于良好以上的水平。
3.2.2信效度检验
信度上,结果显示各变量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均大于0.8,问卷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适合开展实证。
效度上,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解释。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7,CR均大于0.8,AVE均大于0.6,量表的聚合效应良好;对角线AVE算数平方根均显著大于非对角线上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各潜在变量之间既有一定的相关性,又有一定的区分度,量表的区分效应良好。
3.2.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各指标拟合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拟合度良好。
对假设进行验证,主要是通过P和标准化路径系数(以下简称“β”)。P(<0.001,非常显著,用***表示)为各路径之间的相关性,β的大小表示路径之间的正向影响或负向影响,其值越大则影响越显著(见表2)。可以发现假设全部成立且均显示正向影响,最终的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3.3结果讨论
3.3.1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意愿对分享行为的影响
分享意愿对分享行为的β为0.573,正向显著性最强,说明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意愿是分享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3.3.2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对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
感知有用性对分享意愿的β为0.501,显著性强;感知易用性对分享意愿的β为0.178,显著性较强;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也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农村居民对健康信息本身感知有用是导致其产生分享意愿最重要的因素。
3.3.3外部变量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信息质量对感知有用性的β为0.205,健康信息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内容应真实可靠、形式需可读易懂,如果健康信息内容虚假或形式模糊,极可能会误导农村居民的健康决策,大范围分享不良影响巨大。数字素养对感知有用性的β为0.156,数字素养已成为数字时代一项重要的综合能力,既能帮助农村居民熟练地运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也可助力农村居民更好地识别健康信息的真伪。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性的β为0.115,主观规范是外界对农村居民看法的影响,在管理实践中需关注对社会方面的规范。
3.3.4外部变量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信息接入对感知易用性的β为0.358,这证实当前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技术支持仍旧是落后的,农村居民参与数字健康平台的条件并不完善。平台安全性对感知易用性的β为0.225,这证实农村居民在担忧自己的个人信息会在数字健康平台中被泄露,平台技术保护和第三方监管需要落实到位。数字素养对感知易用性的β为0.188,假设农村居民自身拥有较强的数字素养,那么参与数字健康平台的交流分享将会更简单。主观规范对感知易用性的β为0.145,这证实农村居民对易用性的感知也会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
4政策建议
4.1保障健康信息质量
由结论可知,保障健康信息质量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对健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健康信息质量取决于信息源的可信度、信息内容的真实性等因素,建议政府联合企业开发规范的健康信息管理小程序并将小程序嵌入微信等常用社交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可靠便捷的健康信息获取与分享渠道。同时,管理方要负责完善信息处理机制,加强对健康信息的审核,确保健康信息的真实科学。
4.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由结论可知,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能让农村居民更方便地参与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分享。具体措施上,一方面要加快基站、光缆等设备的布设,提高农村地区的5G网络覆盖率,解决农村存在的信号盲区和空白点,缩短信息传输的时间和距离,提高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要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解决农村网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降低农村居民使用网络的成本。
4.3强化信息安全监管
由结论可知,强化信息安全监管,可有效缓解农村居民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首先,政府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尤其是平台对于农村居民敏感信息的收集、处理,更加需要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定。其次,设立权责分明的监管机构,负责对平台隐私保护、数据管理等进行细致的监管。另外,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对于数据泄露、故意攻击等涉及平台信息安全的行为严加处罚。
4.4营造良好社会影响
由结论可知,社会影响关系外界环境对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能让农村居民身处健康的信息分享环境,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的影响。具体措施上,首先要立法规范健康信息发布者、传播者的行为,明确发布、传播虚假健康信息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农村居民正確对待外界的影响,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做出正确的健康决策。
4.5加强数字素养教育
由结论可知,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可提升农村居民对健康信息的判断力和相关数字工具的熟练度,增强其感知有用性、易用性。有关部门可印发学习资料并逐级下发,按照村委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居民自愿的原则,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同时,也可以在终身教育平台、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在线学习平台上线健康信息识别、信息技术与应用等相关课程,鼓励农村居民自学以提高数字素养。
5结语
本研究基于TAM模型,构建了农村居民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开展了实证研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降低虚假健康信息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模型的所有变量都来自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文献,影响因素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次,健康信息范围庞大,包括不同的主题和形式,本研究未对健康信息进行限定。后续将采取更科学的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并尝试对不同健康信息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9-08)[2024-02-05].https://www.cnnic.net.cn/NMediaFile/2023/0908/MAIN1694151810549M3LV0UWOAV.pdf.
[2]武晓立. 微信用户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22(10): 96-118.
[3]丁丁. 瞧瞧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J]. 江苏卫生保健, 2019(3): 56.
[4]CHUA A Y K, BANERJEE S. 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the role of epistemic belief in online health rum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2017(108): 36-41.
[5]于玲玲,周密,赵西萍,等.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内容创造与分享行为研究:社会网络与自恋的交互效应[J].情报学报,2016(9):1000-1008.
[6]宋小康,赵宇翔,宋士杰,等.基于MOA理论的健康谣言分享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学报,2020(5):511-520.
[7]DIVECHA Z, DIVNEY A, ICKOVICS J, et al. Tweeting about testing: do low-income, parent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use new media technologies to communicate about sexual health?[J]. Perspectives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2012(3):176-183.
[8]曹茹烨,奚洋洋,王俊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分享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1(1):39-46.
[9]李月琳,张建伟,王姗姗,等.回望“十三五”:国内信息行为研究的特点、不足与展望[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2(1):21-33.
[10]DAVIS F D,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8): 982-1003.
[11]孟伦, 张雨杭, 郭雅婷.乡村政策传播中农民信息反馈行为的生成因素与优化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传媒观察,2022(12):61-69.
[12]王萌,曹细玉.技术接受模型的局限性分析及其拓展[J].企业经济,2008(12):64-67.
[13]张思,李勇帆.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3):56-63.
[14]蒋知义,曹丹,谢伟亚.信息生态视角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21):32-44.
(編辑编辑何琳)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 residents health 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
Liu Zhao, Luo Wenxin*, Yang Miaocheng, Guan Bingq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AM model to build the rural residents health 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model,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and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o reduce the harm of false health information should focus o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information, improve the rur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rural residents pers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reate a good social influence, strengthen the digital literacy educ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 health 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 TA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智慧医疗环境下健康信息隐私管理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Z037。
作者简介:刘钊(198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安全。
*通信作者:罗文鑫(199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