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去南极
2024-06-03
18岁的吴一书,一个人去了趟南极。2022年6月,她从美国阿拉斯加州出发,搭便车、睡帐篷、做沙发客,花184天,抵达3.5万公里之外的阿根廷乌斯怀亚——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从北到南,她穿越雪山、丛林、沙漠和海洋,走过十几个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
一路向南
吴一书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一个基层公务员家庭,2018年,她考上长沙名校雅礼中学,高中毕业前,她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进校第一年的写作课,她身旁坐着比尔·盖茨的女儿。一进名校,吴一书就发现,身边有人曾获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有人精通四五国语言,有人是大企业的继承人。“和他们比起来,我显得很渺小。”
新冠疫情暴发后,学校封闭,吴一书得知,攀岩队的一名成员休学,准备从加拿大走到墨西哥边境。理由很简单,“不想被关在宿舍上网课”。吴一书还遇到过辞职后骑行环游中国的“985高校”毕业生、25岁开始旅居如今年过七旬的摄影师……“如果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行呢?”吴一书决定休学一年去旅行。“以后选专业、实习、找工作,越来越无法抽身,现在不就是最好的时候吗?”她很快订好了去阿拉斯加的机票,背了一台相机、一块白板和几套衣物,就出发了。这趟旅程没有经过详细规划,她只知道终点是毗邻南极洲的火地群岛。吴一书制作了“一路向南”路线图。
动身上路的吴一书不再查阅天气预报,因为“已经生活在路上了”;她也不做什么计划,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好友彭彦棋得知她要去旅行,并不惊讶,“她就是这样,说走就走”。
八十五趟顺风车
吴一书将旅行费用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为了节省开支,她尽可能搭便车、在提供免费住所的沙发主家借宿。找不到便宜的住处时,她就随意睡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出于安全考虑,她偶尔也会乘坐飞机,穿越犯罪率高的国家。在繁华都市,搭上顺风车几乎不可能,她就乘车到郊外尝试。
一般情况下,她会站在路边,在车辆经过时举起写有目的地的白板,或是将手臂伸直,平行于地面,攥紧拳头,拇指向上。被人拒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一次,她告诉车主要搭车从阿拉斯加去乌斯怀亚,对方说:“这太疯狂了!”吴一书最常搭的是私家车,还在干旱的荒原里搭过救护车,坐过无棚的货车车厢。她还搭过摩托车、拖拉机、帆船等,“只要能往南走就行”。
在墨西哥城,吴一书遇到了真正的危险。汽车忽然失火,她想下车,却发现后门被锁住了。火势快速蔓延,在车内的黑烟中,她跳到副驾驶,蹿出汽车,冲出十几米远。回头看时,整辆车已经被火吞噬。车主在车前忙乱着,尝试灭火。十几分钟后,火势渐弱,车主双手的指甲里有鲜血和黑炭。他和吴一书对彼此一无所知,却一起度过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此外,这个年轻的背包客还被人尾随过,她丢过包、意外进过监狱,遭遇了6次性骚扰。她变得更加警觉,学习了更多防身技巧,习惯把背包挂在胸前,夜晚也不搭车。选择目的地时,她会特意避开治安情况不佳的地方。
吴一书解释,选择搭便车旅行是因为“能够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学会了听别人讲。流浪汉、货车司机、退伍军人、新闻记者、跨越大洋的航海家……她听到了人生百态。从阿拉斯加到烏斯怀亚,她总共搭了85趟顺风车。
害怕自己变得麻木
当被问及“旅行的意义”时,吴一书说,不想“丢失对世界的好奇”,害怕自己变得麻木。“环游世界”也许是很多少年的梦想,吴一书觉得自己很幸运,梦想没被扼杀。就像小时候在墙上涂鸦,但父母没惩罚她。从县中到斯坦福大学,从北极到南极,她想走向更宽广的世界。结束了由北到南的旅行,吴一书的冒险仍然在继续。
(摘自《中国青年报》 金思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