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三维探赜

2024-06-01柳丽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青年工作社会调查艺术形式

柳丽

摘  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取得重要成绩。科学继承党做好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动员青年参加抗日战争的时代需要,以及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代必然,构成党做好青年工作的时代应然。党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方式,推进青年工作的开展。创办各类学校和培训班,加强青年的文化政治教育;推进大生产运动与社会调查工作的协同开展,提高青年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索丰富有效的艺术形式,引领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斗争;创办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凝聚青年力量。要辩证汲取党在延安时期做好青年工作的有益经验,扎实推进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党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坚持对青年工作的科学领导,保证青年工作的合理方向,同时要契合时代任务做好青年工作,着力发挥青年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延安;青年工作;社会调查;大生产;艺术形式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令人向往而又光辉的篇章。1938年前后大批爱国青年历经艰难曲折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纷纷奔赴延安,共同展示了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恢宏图景。当时奔赴延安的青年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欢快地走向延安城门,形成了极其壮观的景象,“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热忱欢迎青年,吸纳青年扎根延安,引领中国青年运动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党的科学领导下,大批爱国青年能够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展现出青年强烈的责任担当、深沉的爱国情感。为此,这一历史时期,延安成为无数青年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的青年成为全国各地青年学习的榜样。毛泽东这样盛赞延安青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方向。” 鉴于延安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推进,涌现出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聚焦青年工作的主要途径、历史经验、现实启示等进行了分析论述,但研究成果相对零散、理论深度存在不足,系统性不强,对问题的研究困于一隅。因而,要结合党在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献,提升学理性,增强理论性。深刻回溯党在延安时期做好青年工作的时代应因,全面梳理党做好青年工作的多样方法,以及辩证总结党做好青年工作的经验启示,不仅有助于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还可以更好地引领青年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一、延安时期党做好青年工作的时代应因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关注青年工作,在延安时期,更加重视青年工作。党中央在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之后,党趁势引导青年,大力倡议青年积极投身延安,呼吁青年要团结抗日,涌入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科学继承党引领青年的优良传统,动员青年参加抗日斗争的时代需要,以及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代必然,构成延安时期党做好青年工作的时代应因。

(一)继承党引领青年优良传统的历史必然

重视青年、引領青年运动是党的优良传统。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际,虽然党还没有成立,但党的前驱者陈独秀、李大钊等却有效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在青年群体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李大钊撰写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献,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提升青年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深刻认知,也直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陈独秀撰写四十余篇文章,对青年参加运动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因此可以说,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党的先行者开启了党引领青年、团结青年的历史先河,直接助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在“一二·九”运动爆发之际,党引领青年投身革命运动。由于党的科学领导,北京的爱国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斗争,共同反击帝国主义侵略,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以及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在北京青年抗日运动的感召下,青年爱国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极大地助推青年民族意识的提升、爱国情感的激发。在延安时期,党在继承青年运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青年的引领,全方位开展对青年的指导工作,引导青年投身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周恩来随即发表重要讲话,呼吁青年通过走向乡村、涌入敌占区以及成为军人等途径,实现拯救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任务。大批青年在党的感召下,积极奔赴延安。延安时期,毛泽东在1939年发表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等演讲报告,引导青年到工农群众中去,实现同群众的真诚团结,同群众共同开展持续的革命运动,争取抗战到底,进而体现了青年运动的正确发展方向。同时,党加强对青年的组织领导,为青年投身抗战奠定组织基础,深刻指出:“在组织上也不应拒绝各派青年及某些愿意服从纲领纪律的青年团体加入。” 在延安时期,为了实现从组织上领导青年的任务,党领导创建了各种组织和团体,强化了对青年的组织领导,使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组织有序。纵观党领导青年的历史进程,在延安时期加强对青年工作的引领,既是对党做好青年工作优良传统的有效继承,也是对革命形势的更好契合与积极顺应。

(二)动员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斗争的时代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 这是社会动员工作的新时代价值所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方式,高度重视对青年的动员工作,有效激发了青年的抗战热情,逐步壮大了革命力量,扩大了革命队伍。在大革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蒙受磨难。基于此,毛泽东意识到青年蕴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理应成为主要的动员对象,因此要大力宣传革命思想。由于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促使青年的革命热情渐趋高涨。“七·七”事变后,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及全国总动员问题。面对全民族处于危亡的状态,毛泽东认为要对青年开展抗日动员工作,并深刻阐明:“抗日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 在延安时期,在汲取党动员青年工作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党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动员内容。党把动员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斗争,作为获得全国战争的胜利,以及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环节。关于对青年动员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只有动员青年积极抗战,才能弥补武器短缺的局限性,以及克服战争的困难性。在动员的方式上,体现在有效的生产动员,增强民族存亡意识的教育动员,以及各种生动有效的文艺动员等。而这些动员方式的综合运用,则逐步凝聚了青年的人心,汇集了青年力量。关于动员的内容,毛泽东认为,要引导青年明确战争目的,明晰为什么要参加战争,参加战争和青年有什么切身关系,促使青年能够团结共进,积极应对战争。进而言之,党要积极宣传党的抗战政策,促使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同生产宣传密切结合,逐步引导青年深入理解党的各项政策,不断提升政治觉悟,进而激发抗战激情。与此同时,党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倡导对青年开展适度的动员工作。毛泽东指出:“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在《抗日的政治动员》这篇文献中,毛泽东指明只有对青年开展切实的动员工作,才能逐步汇集青年力量,促使青年形成强烈的抗日激情,积极投身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战争,进而促进平等自由的国家的建立。

(三)增强革命力量,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代必然

伴随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及对我国领土主权进行的强烈侵犯,致使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逐步沦陷,抗日救亡运动因而陷入困境。在民族存亡的危机之际,党在1935年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共同抗日救国,挽救民族危亡。在同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党提出了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以便建立巩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也要警惕青年群体中存在的“关门主义”思想倾向。“西安事变”的爆发以及妥善解决,助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党引导青年充分认知要积极推进“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 。在严峻的抗战形势下,党深刻明晰要凝聚各界青年、引导各界青年,才能逐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详细阐明青年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军,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力量,“能够和工农一道,参加和拥护革命” 。在实际的抗战过程中,青年爱国情感的激发,团结斗争理念的形成,以及民族存亡意识的提升,都体现了革命力量的增强,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其一,青年的团结统一,体现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毛泽东指出,青年统一战线是整个民族统一战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促成青年的团结统一,才能更好地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促成全国人民的统一,进而逐步推进抗日战争进程。质而言之,青年要实现团结统一,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问题。为此,毛泽东对延安的青年提出如下希望:“你们应该继续要求统一,因为统一才有力量。你们要使全国青年知道现在的形势,实行团结,抗日到底。” 其二,青年承担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责任。青年的生存发展同国家密切关联,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青年都发挥着抗日先锋队作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极力挽救处于危亡状态的中华民族。其三,青年深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感。从日本全面侵华,到各个国统区全面沦陷,广大青年不断遭受残酷的迫害,学习、生活、工作等深受影响,处于非常悲惨的境地,这也不可避免地激发了广大青年的抗日激情。由此论之,抗日斗争的现实需要与广大青年的家仇国恨,为党吸纳青年、扩大抗日统一战线提供了前提基础,也促使党更加积极地探索做好青年工作的科学方法。为此,在延安时期,党立足革命事业存续发展的高度,在青年群体中不断培育革命力量,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延安时期党积极探索做好青年工作的主要方法

为了有效凝聚青年,宣传引导青年,以及科学合理地训练青年,促使延安各界青年能够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方法。为此,党创办各种学校、培训班,助推大生产运动与社会调查工作的协同开展,实施类型多样的文艺宣传活动等。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提升了青年的理论素养,增强了青年抗日斗争的积极性,进而彰显党的青年工作的持续进展。

(一)创办培养青年人才的各类学校和培训班,加强青年的文化政治教育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展现出的民族气节与责任担当,以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推进,逐步得到了各界青年的肯定认可。在延安时期,由于大批青年到达延安,文化程度存在差异,受过高中教育的比例较低,大部分青年的学历在初中及其以下。为此,党领导创办各类学校和培训班,不断推进青年的文化政治教育工作。

在各类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对青年开展理论教育,不断筑牢青年的信仰之基。在延安的广大青年心怀爱国之情,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但理论素养普遍不高,缺乏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辩证认知。为此,党建立各类学校和培训班,不断提升青年的理论水平。第一,在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有组织地开展对青年的政治理论教育。为了加强对青年的文化政治教育,在当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党克服多重困难,成立各种学校,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教育。在这些学校里,党开设各种政治课程,引导青年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认知艰难的革命局势,进而助推科学信仰的确立。在党的领导下,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陕北公学等逐步建立,党还派成仿吾担任陕北公学的校长。中共中央党校成为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学校,在课程的开设方面,“学校除了讲述上述的一些时事政策外,还讲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游击战争等课程” 。延安马列学院是党创建的宣传马列主义的正规学校,党开设的政治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经济学常识、辩证的方法论,以及形势政策。此外,抗日军政大学开设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中国革命问题以及共产主义理论等课程,陕北公学开设社会学理论、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游击战争等课程。此外,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也被一些学校用作教材,以便助益对青年的文化政治教育。第二,通过培训班开设政治理论课,坚定青年的政治方向。毛泽东在1938年为“抗大”的题词中指出,青年要坚持政治方向,努力建设民主的新中国。成立于1937年10月的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则把三民主义、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及社会学等,作为青年学习的主要课程。经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青年逐步坚定政治方向,促使党更好地引领青年投身抗日战争。当然,由于严峻复杂的革命战争局势,对青年的文化政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然而,各类培训班则通过开设政治理论课,使青年接受了系统的哲学理论教育,促使青年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能够逐步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助推思想认知的提升,进而增强革命信念。总之,经过各类学校和各种培训班的系统培育,大多数青年成长为具有民族情怀的抗日战士,能够忠于祖国和人民。

(二)推进大生产运动与社会调查工作的协同开展,提升青年的社会实践能力

中国共产党引导青年开展大生产运动,促使青年在劳动中坚定革命信念,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同时,党还引导青年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在深入实际生活中,形成对中国国情的辩证认知,在形成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参加抗日战争的积极性。

推进大生产运动,引导青年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1938年,国民党政府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导致延安地区物资匮乏,“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为了打破经济困境,毛泽东在1939年2月提出,要自己动手开展生产运动,才能实现吃飽穿暖的目标。为此,党引导边区二十三个县开展了生产运动,主要任务是开垦荒地。在1939年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毛泽东阐明了要发展国防经济、促进工农业发展的施政方针。在这次会议的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边区民众要推进生产发展,“其他如学校、党政机关、军队都要参加生产劳动” 。在大生产运动中,党在各个机关、各级学校等领导成立生产运动委员会,对大生产运动给予切实的指导工作。其一,党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引领延安青年积极投身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之中。在杨家岭居住期间,毛泽东自己开荒种地,在空闲的时间就在地里除草施肥,由于毛泽东的辛勤劳作,他的菜每年都获得丰收。朱德也同工作人员一同进行生产劳动,开垦菜地,施肥浇水。周恩来、任弼时等也积极投身大生产运动,不仅亲自开辟荒地,种植蔬菜,还在空余时间学习纺线,成为纺线能手。其二,青年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形成了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科学信念。为了有效克服陕北公学初创时期的经济困难,陕北公学的青年学生开展生产自救运动,自己动手挖窑洞,而挖窑洞因而成为陕北公学学生的第一堂必修课。同时,青年学生也自己动手盖了可容纳八百人的大礼堂。为了实现建设“陕北新村”的愿望,青年还组织劳动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总体而论,经过大生产运动的淬炼,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变成了生产运动中的能手,他们通过劳动在逐步改变着延安的面貌,“他们开到哪里,哪里的山坡就很快变了样,杂树荒草丛生之地,半天就翻成沃土,披上金色的新装” 。为此,毛泽东认为,延安大生产运动展示了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成为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他们在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他们在实行生产运动,开发了千亩万亩的荒地” 。总之,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促使青年同工农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也走上了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革命道路。

开展社会调查,引导青年形成理论同实际融通契合的思维品格。在延安时期,党注重社会调查工作的开展,颁布《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引导青年深入农村,了解边区民众的生活困境,认真获取调研资料,进而更好地融入抗日民族斗争的大潮。毛泽东深刻阐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41年,他又撰写《农村调查》一文,阐明要进行切实的社会调查工作,才能深刻了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 。在此基础上,党领导成立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如“农村生活调查团”、“妇女生活考察队”等,这些考察团成员大多由青年组成,在延安各县市、乡村等开展实地考察,能够引导青年认清社会现实,助推青年社会实践能力的逐步形成。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在1941年组成20多人的调查团,奔赴甘泉等地开展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42年到1943年期间,张闻天也在陕北等地的农村开展调查,形成多份调查报告。总之,党领导青年在延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工作,促使青年深刻了解了边区民众生活,有效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也对抗日民族斗争形势形成了辩证认知。

(三)探索丰富有效的艺术形式,引领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斗争

契合延安时期青年的思想特点,党探索生动有效的艺术形式,秉持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不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引领青年不断投身抗日民族斗争的洪流之中。

党不断探索多种类型的艺术形式,引导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斗争。为了更好地推进青年工作的开展,党成立各种艺术机构、探索各种艺术形式。党在1942年领导成立了延安平剧院,在杨家岭大礼堂举行成立典礼,引起了无数青年的关注。毛泽东这样指明:“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的号召下,深入工农群众,努力学习民间艺术。第一,利用陕北农村的秧歌剧,提升青年参加抗日斗争的积极性。秧歌剧是融唱歌、舞蹈和剧本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形式,源于陕北农村的歌舞。1943年,秧歌剧《兄妹开荒》在鲁迅艺术学院演出,该剧反映了兄妹二人自力更生、努力开荒的故事,以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使青年深受教益,并使秧歌活动在青年群体中逐步流行。1944年,《秧歌剧的形式》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该文从服饰、歌曲、配乐、道具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秧歌剧,以及对青年的教育作用。毛泽东称赞此文写得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激发青年的抗日激情,“要教会老百姓闹秧歌、唱歌,要达到每个边区有一个秧歌队” 。第二,引导青年开展话剧创造,激励青年奋勇抗战。随着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党自觉推进了话剧的创作发展,使话剧创作不断适应社会现实,更加侧重对边区实际生活的反映、工农兵新形象的塑造,进而促进社会生活同艺术形式的契合融通。在毛泽东文艺要服务民众方针的指引下,《前线》《苏联人》等话剧相继涌现,尤其曾经获得斯大林奖金的《苏联人》更是深受青年欢迎,该话剧描述了苏联人民勇敢抗击德国侵略者的生动故事,能够不断激励青年奋勇抗战。

开展多样的文化社团活动,引导青年深入了解抗战形势。奔赴延安的大部分青年心怀救国理想,积极投身抗战,有的青年还具有艺术才能,对艺术充满浓厚的兴趣。1936年,由丁玲发起,以及成仿吾、陆定一等人共同组成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协会”,促使延安青年文艺工作有了领导机构。除此之外,在党的领导下,延安还成立了一些青年文化社团,如青年合唱团、文工队、文学社等。这些文化社团的建立,有效推动了青年文艺工作的发展。由于文化社团发挥的作用,延安的文艺工作呈现出新面貌。1940年,话剧《日出》在延安上演,标志着延安青年文艺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42年,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召开,党明确提出文艺要坚持服务人民的方向,以及文艺要服务抗日战争、服务党的路线方针,进而为延安的文艺工作指明了科学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延安的文化社团坚持文艺服务党的路线方针的导向,从事各种文艺创作、出演各种文艺作品,如《南泥湾》《白毛女》等,面向青年大力宣传党的抗战政策,进而助益抗日战争的深入推进。

(四)创办凝聚青年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不断汇集青年力量

建立抗日救亡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有效凝聚了青年,助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顺利展开。在反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要从根本上改造青年团,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同时,青年救国会、救国团等各种抗日团体的相继成立,有效组织了广大青年,有助于引导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总体而言,在延安时期,党通过创建各种组织机构和青年团体,有效激发了青年的爱国情感,不断汇集了青年力量。

成立组织机构,凝聚青年力量。为了更好地引导青年参加抗日战争,党积极构建了各种形式的组织机构,更好地凝聚青年、汇集青年。1938年,毛泽东领导成立了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促使全国青年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机关。由于一些组织机构的建立,党加强了对青年工作的科学领导,使青年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第一,成立领导青年运动的组织和团体,促使青年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1937年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阐明西北青年要同全国青年团结协作,走上团结斗争的抗日道路。同时,党要以斗争求团结,引导青年确立抗战必胜的信念,进而有效激发青年的抗日激情。在这次会议上,作为领导青年抗日斗争的机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基于此,為了有效开展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党内又设立了青年支部。西北青救会在引导西北青年联合抗日中发挥重要作用,号召全国青年聚焦抗日救国的总目标,克服阶级、信仰以及性别的障碍,实现青年的联合。在此基础上,各地青年组织要成立全国统一的青年组织,实现广泛的团结合作,促进共同的抗日救国纲领的形成,“一切有爱国心的青年赶快团结起来,赶快建立真正的统一战线” 。由于党的领导,延安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和团体得以不断建立,能够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也促使延安青年运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二,成立青训班,培养大量的青年干部。青训班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开展青年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当时的延安青年,由于时局的变动,产生了思想困惑。为此,毛泽东指出解决青年思想困惑问题,要建立青训班,引导青年积极参加抗日运动,把握民主与抗日的有机联系,明晰“北方青年应该对争取民主自由增加兴趣,争取爱国的民主自由,是今天政治生活中心的一环” ,同时,带领青年克服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改良主义者的倾向和影响应该加以严格检查和完全克服” 。1938年4月,党讨论青年工作问题,在分析抗战形势的基础上,深刻指出要扩大青训班的规模,以便培养大量的青年干部。时任青委书记的陈云认为,青训班要对青年进行战时军事训练,“以青训班为基地,来推动抗日青年运动的发展” 。同时,还要引导青年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升抗战能力,进而成为领导青年运动的大本营。延安的无数爱国青年在青年培训班得到成长锻炼,逐步成为具有伟大情怀的青年干部,为推进抗日战争进程增添青年力量。

三、延安时期党做好青年工作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积极引导青年运动的发展。经过五四运动,以及抗日战争每个阶段实际有效的指导,党在引导青年投身抗战的实践中辩证把握青年的思想特点,认知青年具有的斗争精神、蕴含的伟大力量,提出了对待青年的有效策略。科学总结延安时期党做好青年工作的有益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青年工作产生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科学领导,保障青年工作的正确方向

“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是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引领青年运动的关键所在,需要长期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既体现宏观层面的具体指导,也涉及具体层面的关怀帮扶。第一,党加强对青年运动的领导,确保青年运动同抗日救亡运动保持方向一致,能够同频共振、协同发力。1939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演讲中,总结五四运动以来党领导青年运动的有效经验,明确青年运动的发展方向,希望青年在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同时,引导青年要同中国革命的方向相契合,同工农群众结成革命的统一战线。总之,党引导青年明晰要同工农群众结成统一战线,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其二,党关心青年的现实生活,引导青年攻克难关,提振青年抗战信心。针对延安时期青年住宿条件较差、生活水平不高的现状,党给予青年切实的关怀。在缺少粮食的艰苦环境下,党带领青年垦荒种地,引导青年废除轻视劳动的旧观念,使青年确立了劳动光荣的理念。在陕北公学建立之初,由于住宿条件较差,在党的感召下,青年学生动手挖窑洞,不断改善住宿环境,进而展现延安青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总之,正是由于党对青年工作的科学领导、对青年的真切关怀,延安的广大青年成为抗日战争的先锋力量,进而彰显了延安时期青年运动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要做好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对青年的领导。一方面,坚持对青年的思想引领。青年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为此,党要坚持运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引导青年扎实读原著,深刻体悟时代大势,筑牢青年的思想根基,提升青年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对祖国深沉的热爱,能够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关注青年的利益需求。“‘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对青年的教育工作,要以关注青年的切身利益为关键点,秉持利益原则。为此,党的各级青年组织要以服务青年为根本目的,深入青年群体之中,切实了解青年的现实诉求,密切关注青年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在住房保障、积极就业等方面给予青年优惠的政策,关心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成为青年的知心人,使广大青年能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注重发挥青年的先锋力量

党采取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青年的思想特点,逐步推进青年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延安时期,党全面分析青年的优势和特点,极力引导青年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主动作用,扎实推进青年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青年是抗战的重要力量,发挥着桥梁和先锋作用。毛泽东认为,青年虽然缺乏经验,但却具有蓬勃向上的力量,“夫青年乃国家之精华,进步青年尤属抗战之至宝” 。毛泽东辩证分析青年特点,认为青年构成革命斗争的生力军,发挥着先锋力量。同时,青年也是革命事业的忠诚接班人,承担推进革命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责任。在《青年运动的方向》等文献中,毛泽东聚焦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变化,全面分析青年的特点。他认为,在人民蒙难的旧中国,青年不可避免地遭受失学、失业、流浪等威胁,精神遭受摧残,个人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尽管如此,青年卻富有政治远见,具有很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青年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永立革命斗争的潮头。在延安的青年,由于党创办学校的教育培养,大部分青年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成为推动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对此,毛泽东这样论述,青年从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始终冲在革命队伍前头,革命力量的增强、革命事业的推进,需要青年发挥切实作用,否则革命事业将难以深入推进。总之,党关注青年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生动有效的方式引导青年学习革命理论,引领青年主动推进抗战工作的开展。

党要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必须凝聚青年力量,切实发挥青年的重要作用。第一,党要团结青年,共同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党要团结青年,共同应对社会矛盾,不断推进社会建设进程。着眼于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党要坚持团结合作的理念,不断吸纳青年,为青年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青年在社会建设中能够善作善为、大有作为。第二,党要不断培养青年干部,展示青年力量。党要切实做好青年干部的培养工作,“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在实际工作中,党要引导青年干部提升理论素养,形成贯彻党的路线政策的主动意识,以及敢作敢为的原则理念,切实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助推党的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契合时代任务,切实有效开展青年工作

党在延安时期的青年工作,聚焦民族实现独立、人民实现解放的时代任务而推进开展。这一时期的青年工作,顺应了抗日民族统一的政策,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深入推进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历来把做好青年工作,实现青年的团结和统一,视为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重要前提,以及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契合抗日民族战争有效展开的时代需要,党要扎实有序地做好青年工作,深刻阐明青年要在抗日爱国的感召下,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团结统一,组成对敌斗争的统一战线。为此,党面向青年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习革命理论,组织青年明晰抗战形势,了解时事动态,不断探索抗日救国的方法。与此同时,党要引导青年学习军事知识、了解军事常识,动员青年参加抗日的各种活动,如参加自卫武装、组建抗日军队等,以及抗日的武装演习。总之,契合时代任务,党积极探索了引导青年积极参加抗战的各种方式,有效推进了青年工作,扩大了抗日斗争力量。

阔步新时代,党要聚焦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助推青年工作取得更大成绩。“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党因而要契合时代变迁,扎实推进对青年的引导与培育工作。首先,党要引导青年担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党要把各行各业的青年凝聚起来,引导青年承担责任、肩负强国富国的使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其次,聚焦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引导青年展未来,成为民族复兴路上的勇者。青年工作的开展,要以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开展为奋斗指向,引导青年增强奋斗意识,积极乐观面对人生各种挑战,将个人梦想同国家富强梦紧密融合,逐步彰显新时代好青年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Three-dimensional Exploration of the Party's Youth Work in Yan'an Period

Liu Li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youth work. In Yan 'an period, the Party's youth work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Scientifically inheriting the Party's fine tradition of doing a good job in youth work, mobilizing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expanding the era of Chinese united front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s inevitable, constitute the Party's era of doing a good job in youth work. The Party actively explore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work. Establish various schools and training course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ss production movement and social investigation work to improve the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of young people; explore rich and effective art forms to lead young peop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establish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groups to unite the strength of youth. It is necessary to dialectically draw on the usefu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 in doing a good job in youth work during the Yan 'an period and promote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The Party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youth work,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leadership of youth work, ensure the reasonable direction of youth work, and do youth work well in line with the tasks of the Tim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young people.

Key words:Yan 'an; youth work; social survey; mass production; art form

責任编辑王文影

猜你喜欢

青年工作社会调查艺术形式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探讨及其对经济工作推动作用的研究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委托开展社会调查之探索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研究概况
深度推进社区矫正建设的问题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