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教学效果提升路径探索

2024-06-01颜朝辉

美与时代·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摘  要: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为指导,对家具模型制作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以提升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全面分析家具模型制作课程中的“物理”“事理”以及“人理”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家具模型制作课程中“物理”“事理”“人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提升物理、优化事理、协调人理的教学效果提升路径,并通过实践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三方优化配合,才能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WSR;系统方法论;家具模型制作;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莆田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2006);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20275)研究成果。

近年來,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在社会层面,各行各业对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需求较大,许多企业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层面,笔者所在学校也提出了向应用型转型的发展战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与创新能力。基于此,一些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需要跟随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发展要求进行变革。而家具模型制作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内容同样需与国家、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因此,在国家、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家具模型制作课程需进行系统化改革,以适应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对人才的要求。

一、WSR系统方法论概述

WSR系统方法论即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简称。其中W(Wuli)代表“物理”,S(Shili)代表“事理”,R(Renli)代表“人理”,WSR系统方法论由顾基发教授与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顾基发教授与朱志昌博士在结合其自身系统工程实践经验、借鉴西方系统方法论形成的经验以及吸收东方哲学与东方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WSR系统方法论 。在WSR系统方法论中,“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它既包括狭义的物理,还包括其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通常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回答“物”是什么。“物理”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物”的原理、具体功用与影响等。“事理”指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通常运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去做”的问题。“人理”指做人的道理,通常要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应当怎样做”和“最好怎么做”的问题[3]。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任何“事”和“物”都与人息息相关,人是“事”和“物”的决定者和价值判断者,因此在系统实践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人理的作用既表现在对“事”与“物”的处理上,也表现在对人的有效管理上。

系统实践活动是物质世界、系统组织和人的动态统一[4]。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应包括“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在实践活动中,需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三个方向须协调合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二、家具模型制作课程中的WSR分析

家具模型制作课程是笔者所在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学时为80课时。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家具制作实践能力、打通设计方案从图纸到实物落地之间的知识屏障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热爱劳动、具有工匠精神品质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目标。

教学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性活动[5],其过程包括“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下面对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物理”主要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各类教学设施。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物理既包括常规的教学设施,也包括课程教学所需的特殊设施。传统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学场地、多媒体设备、常用教学教具、课桌椅等。而课程的特殊教学设施则为家具制作的工具与设备,主要为电动设备与手工工具。电动设备包括台锯、切割锯、铣机、吸尘器、打磨机、带锯、平压刨等。手工工具则包括手凿、手刨、手锯、木工用量尺、各类夹具等。此外还包括家具制作的材料、家具木工桌、胶水以及一些五金预制件等。

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事理”则指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方法,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组织三个方面需安排合理,协调统一。

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人理”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教师而言,教师需具备良好的责任心、优秀的品质、过硬的师德师范以及深厚的学养与高尚的情操等,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等。对于学生而言,则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尊师重学的态度等。人理还要协调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营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课堂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人是物的使用者和决定者,也是事的决定者和执行者,没有人的参与,教学活动无法进行,因此,人理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而人通过事来使用物,物通过事来反作用于人,事的安排合理与否关系到物的发挥效用,也关系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事理”是联通物与人的桥梁与纽带。物理则是基础,没有坚实物质基础的支持,教学活动也难以顺利开展(如图1)。

三、提升家具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

(一)提升物理

“物理”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没有“物理”设施的支持,课堂活动也无从开展,“物理”设施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6]。“物理”的提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展教学场地面积,将原先的200平方米的教学与实训场地扩展为300平方米,提升教学与实训空间,并根据教学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工厂6s管理方式,将场地划分为材料存储区、家具成品陈设区、工位区、公共设备区、教学研讨区,形成了一个整洁有序的教学场所(如图2)。教学场地面积的扩展,可容纳更多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操作设备、制作家具以及研讨学习提供了更宽裕的空间,极大提升了教学的便利性。二是增加家具制作的相关设备与工具数量,对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的标准与要求,在工位区规划8个工位,每个工位15平方米,每个工位配置一台先进的切割锯、一台铣机、两张工作台、一台吸尘器以及其他手持电动工具与手动工具若干,每个工位可容纳3~4名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公共区域则配置先进的防切手台锯、方榫机、带锯、曲线锯、砂带机等公用设备,所有的设备与工具均与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所要求的设备与工具保持一致。同时配置中央吸尘系统,对一些产生较多木屑的设备进行除尘处理,降低实训空间中的木屑浓度,提升实训环境的整洁度与安全性,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教学环境。三是配置传统教学设施。虽然家具模型制作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所需的特定教学设备较多,但传统的教学设施仍必不可少。在教学研讨区,配置电脑、投影仪、教学用课桌椅等传统教学设施,为理论教学与师生研讨提供便利。通过上述对课程物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打造一个既利于实训教学,又能举办家具制作技能比赛的教学与实训场所,为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优化事理

根据上述对课程“事理”内容的分析,课程“事理”的优化主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教学设施与设备的改善,教学内容也需同步优化。一是改变以往制作小比例家具模型的方式,转变为制作等比例实物,使学生的家具作品从图稿表现与小比例模型制作转向等比例的实物表现,在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家具制作过程中精工细作的理念。二是结合课程学时与学生实际,课程规划设置制作两个至三个实物模型,教学内容遵从由易到难的规律,第一个实物制作相对简单的小实物,使学生易于制作,从中能感受家具制作的快乐,从心理上消除对家具制作的畏难情绪。后续则规划制作相对具有复杂结构的家具,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循序渐进掌握家具制作的方法与诀窍。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學习能力以及外部因素均有所不同,因此授课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做相应的调整。通过两个至三个实物的制作学习,学生对家具制作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加工制作方法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制作相应的家具模型。后续根据课程时间,并结合实训室的设备与工具情况,安排学生自行设计家具模型,并在教师的辅导下,将设计的方案制作出来,实现由设计到制作的统一。三是在模型的选取上,既注重模型的合理性,选取的模型能满足教学要求,也注重模型的实用性,使制作出来的家具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使学生做完之后能使用。同时这些家具模型还需便于携带,方便搬运。图3模型为其中一个学期安排制作的家具模型,课程前期制作直榫小板凳,中期制作燕尾榫收纳盒,后期制作粽角榫灯架。模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模型涉及多种榫卯结构,在制作过程中也涵盖了多种加工方法,同时这些案例具有一定实用性,体积较小,也易于搬运。

其次,改变教学模式。一是预先谋划、提前介入。针对学生前期对课程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提前联系学生,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将学生带入教学场地进行实地参观,使学生提前了解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给学生以心理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生疏感和陌生感。二是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利用超星等网络学习平台,教师预先录制针对设备与工具操作规范的教学视频,上传至超星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预先学习,使学生对机器设备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学生在线下初次接触设备与制作家具时产生陌生感与恐惧感。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在线下上课时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再次,改变教学方法。教无定法,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需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能机械式地采用某一方法[7]。打破以往由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前期,因学生对工具的掌握不熟练,因此教师通过重点讲授、实操引领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示范操作,学生则在教师示范下进行制作,逐步理解制作的方式与技巧,夯实家具制作的基础。而在学生掌握一定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转变为以教师讲解为辅、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通过实操演练的方式,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学练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家具制作的技巧与方法(如图4)。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的相关理念,将赛事中精益求精的制作标准引入教学之中,结合工匠精神,使学生在练习家具制作的同时,能感受精工细作的匠心,于无声处传承工匠精神。

(三)协调人理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人员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8]。缺少教师,学生的学只能称之为自学。缺少学生,教师的教也无从谈起。因此,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需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配合,齐力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而言,需充分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基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案,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生上课前期,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代表访谈等方式,充分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基础,吸收学生合理化的建议和想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同时,启动双师教学模式,从业界聘请具有丰富木工制作经验的专任技术人才担任制作教练,协助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专业木工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制作经验、熟悉各类家具的制作、精通各类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对学生而言,以思政教育为切入点,从思想上提升学生认识,从内因上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知识的传输者,也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身体力行参与制作,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隔阂,从行动上影响学生。二是引入当地丰富的大师工匠文化,以大师工匠文化进行引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融入当地工艺美术大师的先进事迹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高度,从内因上激发学生,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寻求家具制作的新方法、新技巧与新理论,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改革的效果

经过上述改革,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首先,学生的家具制作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部分学生不仅能制作具有相对复杂结构的家具模型,还能通过自行设计,并自行制作家具,家具制作能力由模仿制作开始向设计创造并制作新家具的能力转变(如图5),达到心手合一的程度。同时,通过教学的引导以及相关赛事的引入,择优选派学生参加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莆田市选拔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福建省选拔赛、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项目)家具制作项目福建省选拔赛,三次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两名同学获得第一名,两名同学获得第二名,两名同学获得第三名。其中有两名学生获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三名学生获技师职业资格,两名学生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其次,通过该课程的培育引领,在学生参赛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学校先后获批“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福建集训基地”与“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福建集训基地”称号。按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标准建设执行八个标准工位,各类先进教学设备与工具达三百余万元,在省内同类教学实训室中处于领先水平。再次,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总结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自编并出版了教材一部,丰富了教学成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包括“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需综合协调三方关系,使其发挥最大功效,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诚然,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时期,每一门课程中的“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不同的教学周期需根据特定的环境变化与发展要求,动态调整课程中的“物理”“事理”“人理”内容,使之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只有培养了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课程的教学效果才会有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3]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6):51-60.

[4]王辉,沈伟威.WSR系统方法论视阈下中文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和优化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9-69.

[5]杨月锋,侯秀英,刘娜翠,等.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物流工程”课程为例[J].物流科技,2020(10):182-185.

[6]冯鑫浩,史诗琪,吴智慧.劳动教育视域下《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探索[J].家具,2022(2):112-116.

[7]艾姗姗,李克军.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开发建设的哲学审思与路径实施[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3):109-116.

[8]李美凤,何飞.智慧课堂中的“练习—反馈”环节教学行为分析——基于19节省级一等奖数学课例的视频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6):62-68.

作者简介:颜朝辉,硕士,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理论与制造。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巧用电教优势,促进语文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