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理论下的地域性乡土景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2024-06-01石勐刘海青张宗元
石勐 刘海青 张宗元
摘 要:以传统村落空间组织架构与叙事记忆为研究主线,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激发场地活力。将空间叙事理论介入传统村落景观更新策略中,基于区域场地现状与发展脉络,梳理村落公共景观空间情景记忆特征与关联点,构建乡土景观叙事体系。以山东滨海丘陵地域传统村落景观设计为例,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以多维度情景重构与地域情感认知分析为视角进行设计实践与更新策略探究,可以进一步提升乡土景观空间环境的体验感与舒适性。相关设计策略的提出可为地域性传统村落乡土景观更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叙事理论;乡土景观;情景化设计;更新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齐鲁样板乡土景观公共空间系统化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2022-SKZC-10);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研究”(22SC0105);2021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山东省特色村落文化数字化传承与科学普及应用研究”(2021-SKZC-28);2022年度青岛黄海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hhxyjg2233)研究成果。
乡土景观领域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从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社会学视角对乡土景观设计规划开展综合性研究,国内在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因基础相对薄弱且周期短而导致系列性问题的产生。如传统村落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营造超前性、群体认知滞后性矛盾长期存在等相关问题[1]。为减少此类问题的加重与再次产生,国内相关学者与设计团队进行了区域性设计实践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因不同区域性发展不均衡,更新策略尚存有一定的限制性。如今,鄉土景观设计实践与研究主要集中于村落地域性语言识别与情感认知方面,并已成为环境空间更新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空间叙事情景化概述
(一) 空间叙事理论
叙事理论一般指借助空间叙事媒介,触发人的自我意识与感官反馈从而传达叙事的内容与意义[2]。空间叙事理论作为叙事学的理论分支,其理论研究框架日益完善。如今空间叙事理论结合景观学、建筑学等学科实现交叉性,已突破了原有单一研究领域,理论研究更趋于多元化。叙事空间研究侧重点为场域空间内群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强调群体对周边环境的多维度感知。借助情景化设计方法,通过地域特征与场域记忆构建环境空间功能体系,实现空间各区域有序关联。同时,进一步探究场域的自然性与人文性,最终达到地域环境多维度认知与情感共鸣(如图1)。
叙事建筑学派的代表人物Nigel Coates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指望建筑能够承载并延续信息,以及作为生命的纽带存在。”不同地域的传统建筑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群众真实生活状态与地域特征的诠释。通过村落案例研讨与综合设计实践可进一步明确叙事空间的核心组成关键为“空间”,以空间营造的思考方式探究故事、事件、人物行为间的合理关系,可以打造沉浸式空间的体验感。叙事空间基本表达方式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叙事关联与沉浸式空间体验
著名建筑师彼得·卒姆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性质,需要在特定的地方实现特定的功能。”叙事关联性强调建筑空间本身的叙事逻辑关系。进入空间开始至结束,设置不同发生事件且保持其空间序列的连续完整性[3]。同时,结合地域特征对空间事件发生的节奏、韵律与前后顺序进行预设,主动讲述故事给予体验者沉浸式体验。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氛围与情感随之逐渐沉淀,最终达到情感共鸣。
2.文化记忆空间承载
人文历史作为叙事空间的精神逻辑表现,具有重要的依托作用。基于地域性文化语言特征与符号,改变传统叙事主体,事件发生场景优先于人与事件本身,使场景获取时间维度。同一空间下可保留不同时段所发生的故事与情节片段,记录历史文化发展文脉与痕迹。如今,新群体进入此空间可再次感受空间的叙事语境,达到文化记忆空间承载。
(二) 空间情景化
情景化设计依托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以环境作为背景研究人所产生的情绪和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情景化设计在环境空间更新中,基于环境空间的组织形态唤醒群体环境认知与记忆。空间情景化不同于其他设计手段,针对各异群体的不同行为特征与心理情感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式探究,对叙事空间下乡土景观空间更新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瑞士建筑师伯纳德·屈米的《曼哈顿手稿》,就曾试图将空间及其使用之间的关系纳入建筑环境表现。空间情景化设计可更好地表现环境空间组织架构与形式,可有效表现空间地域环境的关联性与体验感。
空间情景化一般指以人为核心,空间场所下通过信息传递,实现人与环境的主、客角色相融,达到情感共鸣(如图2)。基于行为心理学的空间情景化基本原则为:
1.现实性
空间情景化设计必须贴合地域环境真实活动空间情境,基于群体行为特征本身,按照空间使用情景,将情节碎片进行有序串联,归纳共性行为。从功能诉求、情感认知与空间体验等方面进行空间情景化设计,需具备一定较强的现实性意义。
2.参与性
鼓励群体主动式积极参与空间情境,而不是传统层面的被动观察。空间环境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沿情境主线交叉进行,凸显全方位沉浸式体验。
3.拓展性
空间情景化设计拓展性需具备自适应性。一方面,满足空间环境的基本情境构成要素,迎合复杂多变的地域环境空间与多元化的各异群体功能需求;另一方面,以自适应“弹性”的方式满足环境空间不同阶段发展背景下的空间诉求。
二、乡土景观叙事体系搭建
乡土景观作叙事体系搭建既可以满足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提升,又能够凸显地域性特征与文化内涵[4]。作为更新路径与策略实施的框架依据,以整体性视角进行环境空间组织与规划(如图3)。
(一)基础层。以尊重客观环境事实为前提,梳理村落历史发展脉络,探寻乡村记忆与空间情景。基于传统行为认知与社会学理论,融合现代乡土景观更新有效机制,最大程度延续村落原始自然环境与人文属性。优化环境空间认知底层架构,凸显“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围绕乡村群体应用过程的痛点问题,以叙事手法改善环境空间现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与方法。
(二)生长层。空间情景逐级搭建,强调环境体验与群体共享、社交行为。空间情景以叙事视角片段式集中有序演绎,空间演绎过程“以人为本”,强调村落居民全程参与。生长层作为乡土景观叙事体系搭建的重要阶段,该层级主要由个人视觉感知层级、行为感知层级与个人心理感知层级三层次逐级生成。
1.视觉感知层级。视觉层级作为基础层级。由个人视觉辐射所属全域范围的环境风貌与空间形态构成。对乡土景观所包含的环境风貌、建筑形态与人文特征等关键记忆信息捕捉性较强,易诱发视觉感知。通过感知记忆直接性辨识周边环境及事物,并做出信息判断。视觉感知层级对于空间叙事情景具有直接性表达与反馈,信息表达、反馈及时且速度较快,可有效获得首要讯息。
2.行为感知层级。基于POE使用后评价理论,通过前期阶段性研究成果得知,环境空间熟悉程度对环境感知与体验性有较大影响。环境空间熟悉度越高,群体在环境空间中的行为习惯越趋于稳定,环境体验性就越好,且更容易产生空间场所社交行为。群体间可增强互动与交流,提升情感认知与共鸣,激发环境空间的场地活力。
3.心理感知层级。心理感知层作为三个层级中的最高层级,以环境空间视觉感知为底层基础,基于视觉感知捕捉叙事情景与记忆点,诱发群体个人行为感知,并结合行为感知层级建立个人行为与所处周边环境空间的联系。同一环境空间下,多元化的社交方式与互动行为引导群体产生心理表達,激发心理感知行为,输出群体情感讯息,实现情感认知与共鸣。心理感知层级的核心为社交与共享,通过环境空间的群体社交行为与共享方式,进一步关联空间集体记忆,以心理感知反哺个人情感诉求。
(三)延续层。由实物基础层级上升至该层级,从建筑遗产扩大至城市、自然环境,从历史文化价值上升至社会生活与体验价值,从保护修复拓展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5]。运用叙事手法对环境空间情景进行再思考行为,凸显地域文化隐喻性与哲理性,实现“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多维度共鸣。
三、设计更新策略与应用
本文以山东滨海丘陵地区传统村落为例进行设计更新策略研究。山东滨海丘陵地区传统村落地处胶东半岛,历史文化悠久深厚,海洋文化主题性尤为凸显。随着村落所处区域性环境发展与时代变迁,村落历史脉络呈现包容性、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空间环境作为传统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与表现方式,不仅成为村落群体日常生活、休闲娱乐与社交的重要载体,也是村落空间环境的精神堡垒。通过对山东滨海丘陵地区青岛、威海、烟台等区域传统村落的综合性调研与分析,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情景重构、多维度空间营造与地域情感认知等方面进行乡土景观轻量化更新设计探究,并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下庵村乡土景观更新设计为例开展设计策略研究。设计更新策略与应用如下:
(一)情景重组与再生,重拾集体记忆
乡村景观更新设计中,以环境情景营造与情感认知记忆作为双向切入点。一方面,尊重地域环境文脉,满足村落基本功能诉求,运用情景重组与再生设计手法进行更新策略,激活场地活力;另一方面,以叙事视角重拾乡土景观新、旧时空情景对话,唤醒乡村集体记忆。情景重组与再生方法介入乡村景观更新设计,可凸显乡土景观环境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以多重视角探究村落群体环境感知与空间体验,满足群体基本功能诉求[6]。
例如青岛西海岸新区下庵村,针对村落的乡土景观更新设计,其依据聚落地理空间分布与形成两个视角进行系统性研究。村落始于明初,经清宣统年间至民国期间多次更名,解放后称为下庵。村落历史悠久,传统地域文脉代代延传。如古胶州八景之一的“铁镢悬泉”相关的历史文化典故、下庵茶种植典故等。村落中心的阁子殿作为历史保护建筑,位于场地中心,也是日常群体聚集与活动场地,其不断捕捉、收集与存储地域文化,能够为村落的乡土景观更新设计提供基点。
村落景观更新策略以景观道路系统重组与再生公共场所空间环境为重点,增加休憩景观功能设施,提升社交活力与空间舒适度。运用情景式空间营造方式,以村落地域性文化文脉为主线,结合叙事空间理论,凸显空间认同性与环境感知力,强调空间记忆。
(二)多维度情景构建,轻量化介入更新策略
从环境、情感与行为三方面进行多维度情景营造探究。
1.环境层面。以环境功能区块为基础,有序组织空间划分,运用情景化设计方法关联各区块,加强环境空间整体性联络,实现群体连续性环境空间感知。
2.情感层面。村落地域性文化与历史发展脉络作为村落的精神枢纽,乡村景观更新需注重基础层次,迎合群体日常行为习惯与空间认知。运用轻量化介入更新设计方法,削弱人为环境改造与更新参与痕迹,满足群体环境空间认知与归属性[7]。
3.行为层面。运用“同形式母版演绎”的手法,延续场地原始布局基本形式与单体建筑组成方式。探索场地环境文化脉络,从历史中摄取灵感,恢复原始村落环境风貌。低干预手法有序处理文脉与地脉的关系,设计内容可有序融入整体环境历史空间叙事中。
山东滨海地区村落的历史记忆通过景观体系搭建实现重生,进一步强调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街巷空间作为村落空间组织与人群联络的“公共客厅”。保留村落传统街巷肌理,延续与保留地域特征与布局形式。以轻量化实施视角介入更新,消减设计痕迹。关注街巷周边场景与植物等重要元素的保全性,营造叙事情景,平衡人-场地-环境的共生关系。针对村落街巷附属建筑的基本特征与空间组织关系进行有序介入,尊重当地传统民居建筑语言与表现形式,延续建筑材质肌理、色彩体系与比例关系,实现轻量化微更新。同时,维护植物生态景观,实施修复性微干预措施。建筑底部、石阶等缝隙空间苔藓与藤蔓植物自然生长,保留场地历史印记。
(三)全民集体参与共建、共情,构建环境空间匹配机制
村落集体参与共建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前期村民协助现场清理,收集归置砖、瓦、石、木等材料进行材质二次回收利用[8];中期施工建设环节,顺应当地村民传统工艺,融合现代设计手段实现混合式共建;后期执行地域性环境自运营机制,根据村民切实所需、所感、所知进行空间自适应调节与应用,达到人-环境-自然三者平衡状态。
在山东滨海地区的传统村落更新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域村落的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当地村民、工匠与访客的意見,以主动式干预与集体性参与两种方式进行微更新。一方面是主动式干预。施工团队与当地工匠齐力合作,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专业技术团队为主导,延用当地建筑、景观传统建造方式与施工工艺,以“针灸式”更新策略开展地域性村落环境空间微更新设计;另一方面是集体性参与。全方位调度村落当地村民的参与度,增强对村落环境空间更新建设与发展的过程性与熟知度,建立人与环境的匹配有效机制,达到人与环境合二为一,最终实现村落环境空间的自我学习、自我建设、自我修复与自我更新。
(四)保护与传承村落地域性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自适性
传统村落文脉发展悠久,历史沉淀较为厚重,地域性文化语言符号与特征尤为显著。“如何保护与传承地域性文化?”是传统村落设计更新策略的重要影响议题之一。根据现阶段国内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可知,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文化部分保护与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模式效仿雷同度较高,缺乏地域特征与优势。
四、结语
空间叙事作为乡土景观更新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以乡村景观基础环境与发展文脉为依托,重塑乡土景观叙事空间体系。因此,应强调场域精神诉求与文化价值体现,重拾乡村记忆,引发群体再思考,达到情感共鸣。同时,基于乡土景观底层架构,应从群体日常行为特征视角出发,实现环境空间多维度情景重现与更新,以轻量化方式介入乡村环境更新策略,凸显乡土景观。此设计理念与方法策略可为相关乡土景观更新提供指导与帮助,助力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齐鲁样板”乡土景观规划建设与更新。
参考文献:
[1]Shi M,Liu H,Zhang Z,et al.Preliminary Study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Post-use Evaluation Theory—Taking Xia'an Village, Liuwang Town, Qingdao as an Examp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ontiers in Sociology,2022(12):16-24.
[2]张君子.空间叙事理论下造园手法介入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改造的可行性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22.
[3]郑嘉.建筑叙事性设计探索——伯纳德·屈米设计作品解读[J].设计,2017(18):96-97.
[4]石勐,刘海青,李霖.基于地域性语言认知的滨海丘陵地区城市村落景观微更新设计研究——以青岛下庵村村落景观微更新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2(12):57-61.
[5]于辉,葛意然.空间叙事理论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J].设计,2022(10):60-62.
[6]石勐.基于群构与重组的中学校园环境及公共设施设计应用[D].贵州:贵州大学,2020.
[7]侯雨鸽.非传统村落的轻介入设计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8]郭海鞍.存量更新与乡土传承[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
石勐,硕士,青岛黄海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地域性乡土景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城市边缘地带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刘海青,硕士,青岛黄海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非遗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
张宗元,硕士,青岛黄海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