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价值意蕴刍议

2024-06-01邢瑜辉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文明

李 爽,邢瑜辉

(1.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东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7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2]。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取得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以来,文化建设在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处于战略地位,是对当今时代更为凸显的文化意义、更为强劲的文化呼声的敏锐而深刻地把握、自觉而又有力地回应。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其崇高的文化理想,深远的文化情怀,开阔的文化眼界,为我国目前乃至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引领。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拥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文明,中华文明的丰富内容和突出特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必须传承和赓续。“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3]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土,无论在精神内核还是民族形式上,都深刻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4]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详尽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继承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征程上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进一步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内在生命,推动中华文化展现时代新风。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四个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和新时代的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民族、国家和世界的全局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的重要位置,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力量,在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根脉”的重要定位的基础上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创新相统一,提出“两个结合”是动态的结合,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实现的,既是理论命题也是实践命题。“两个结合”是宏观的建构方法论,是立足于新时代的又一次文化思想解放,在坚守传统文化之根、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拓展出新文化的巨大空间,给予文化理论与文化制度新维度新可能。习近平文化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放眼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历史长河,提出“两创”方针作为方法指引。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创造性转化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5]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两创”方针的出发点,从创造性转化入手,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的总体原则,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实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接着讲”。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创新性发展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5]“创新性发展”既回答了创新什么的问题,又回答了如何创新的问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落脚点。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前人之规矩,开后世之生面,在遵循前人规矩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具体实际的需求和特征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实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重新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辟出适合中国文化的新发展道路。

二、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凝聚力与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历史进程的真切写照。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洪流中体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重要,在全球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激荡的宏大时代背景中审视文化建设之迫切,在实践强国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进程中规划文化建设之蓝图。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一系列重大创造性、创新性观点既有文化理念上的突破与重构,也包含着文化建设工作具体的部署要求与实践路径,充分彰显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之独特特征,揭示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追求的新的目标方向,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理论命题、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6]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地揭示并科学地回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一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局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着眼于国际新形势、文化建设新任务、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我国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科学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在具体文化工作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在“明体”中实现“达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文化条件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文化发展立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7]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明确文化建设要坚定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我,坚持守正创新与开放包容齐头并进的原则遵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系统的行动纲领,指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切实使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历史担当和文化自觉。

三、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世界文化向何处去”逐渐成为世界学者竞相思考的重大课题。在西方现代文明弊端日益凸显、人类文明逐渐陷入困局迷思的当代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应运而出,创造性地提出“中华民族近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的理论主张,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实践依托,积极回应西方现代文明面临的现代性难题,针对资本主义造成的西方文明难以克服的内在局限性与价值异化,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具有鲜明社会主义属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论断。崭新的文明形态与全新的文化格局,从根本上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在近代文明领域内的“话语霸权”,扭转了以往世界文明“单一化、单向径”的发展态势,为破解西方现代化导致的“治理危机”“安全危机”和“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之道。

世界文化的发展图景是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和中国文化发展本身的特点和历史进程紧密相连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强调在普遍的世界交往中实现文明和文化的存续与创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腓尼基文明的衰亡与中世纪玻璃绘画术的失传为例,论述了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发明成果的保存与人类社会的传播与交流、人类交往扩展之间的重要关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对于文明留存、多元文明互动交流所持有的态度与观点。一方面,国家的文化或文明在其民族地域及沿岸等小范围区域内得以传播,并能够通过自身发展获得相对卓越的文明发展之成果,但也因其地域性而在战争、自然灾害等非预期灾难来临之际面临着极高的失传风险。另一方面,任何文化和文明都由于其形成之初的地域局限、传播路径依赖而带有明显的惰性,单凭其自身的自觉意识很难做到与时俱进的有效转型,甚至会因为其城邦竞争等内部矛盾、阶层固化经济下滑等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而衰退没落。唯有当其文化与文明切实融入到与多元文明的交流、交互、交融中方能体察出自身的缺陷与弊病,并在强烈的“存续还是消亡”危机下反推自身,使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和创新,近代中华文明不曾中断的曲折变迁可印证这一观点。当今世界“文明冲突论”“文明一元论”“西方中心论”等错误论调阻碍了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面对西方长期占据话语权主导的现实困境,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多元文明何以共存”的世界之问,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秉持的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将自主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统一,极力反对西方文明以高低优劣的评定标准来分裂世界文明交流融合的霸权行径。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秉持的国际视野,坚信“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在“中国”与“世界”的二元结构下重塑自身定位,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一切形式的文化隔阂和文化壁垒,主张发展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明确驳斥了“文明冲突论”,并指出文明共存的关键在于秉持开放包容的文明理念,主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中国行天下之大道、谋人类之福祉,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共建活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亚洲文明大会等人文交流活动和国际会议,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中西文明提供了诸多对话交流与合作互动平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推动并拓展了世界文化的纵深发展和空间格局。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文明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漫说文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