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价值意蕴、行动困境与改革进路
2024-06-01姜海燕
姜海燕,曹 刚
(内蒙古财经大学 商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其后,教育部把课程思政建设定义为一项战略举措,育人、育才相统一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标准。课程建设是价值观引导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隐性教育的重要通道,思政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中,协同并进。教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课程思政顺利推进的核心执行者,其思政育人能力影响着立德树人成效。为了使思政教育资源与专业知识衔接得更为自然和紧密,让课程思政内容渗透得更深,触动更强,这不仅增加了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也对其育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还处于培育阶段,其在育人意识、教学能力、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完善。为此,深入剖析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价值蕴意及其行动困境,明确改革思路,对于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强的高校教师队伍,确保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相统一,谱写协同育人新华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价值意蕴
在改革奋进的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担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利器。承担着教书育人光荣使命的教师,是培根铸魂育英才,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达到“三全育人”效果的关键。其育人意识、育德能力必将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产生深刻影响。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课程思政是充分发挥课堂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其展现的既是一种科学思维也是一种创新思维,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关键枢纽和有效抓手。其主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用高尚的师德情操、崇高的品格修养感染学生,引领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打造高校课堂的鲜亮底色。[2]在课堂这个重要渠道中,教师是把控者,他们的育人能力是落实价值观塑造、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依托和保障。如何把控好高校课堂这个主战场、主渠道,实现育人成效,恐怕仅仅利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贯穿到班主任和导师的日常指导及沟通交流中,用言行一致的修为,崇德尚学的意志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所以,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教师好似舵手,其育人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路线和速度。高校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深化理解课程思政的思想寓意和基本要求,从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及事实需求出发,以育人为宗旨,打造自身素养,提升思政修养,以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营造正能量、有思想、有温度的大学课堂,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思想修为和崇高品格。始终把学生的需求、品格的培育考虑在先,全面提升教师的育德、育人能力,才能真正贯彻实施并有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见功见效的关键举措
高校教师是知识传授的首要责任人,同样也是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的“主力军”。高校教师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是否能够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是否具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这些都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其立德树人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高度重视并积极实践课程思政,有意识地培养并着力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平稳落地。[3]把爱国爱党的理想信念、创新发展的思想、鞠躬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因式融合到各种专业课程内容中,熏陶、教育、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健全人格,塑造成新时代高素质的接班人。课程思政不是口号,而是一项可行性科学性兼具的战略举措,必须落实到每一门、每一堂课中,恰到好处地融合进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中,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本质目标。因此,高校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本质目标的坚实基础。只有切实抓好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建设,才能确保课程思政育人这项战略举措见功见效。
(三)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
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政素质的提升必须摆在首位,把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渗透进教师的专业课堂、科研项目和学生管理活动等全过程中,在“三全育人”教育中推进师风建设,促进师德养成。教师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学生思想智慧的启迪者,任重而道远。[4]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满足党和国家需要,在高校的大熔炉里必须强化德育教育。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主体,高校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质量。[5]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建设的必然选择,要求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和行政人员全员积极参与、高效落实。所有高校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断增强课程思政意识,自觉肩负起授业、育德、育人的神圣使命,心系学生成长,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自身修为,提升课程思政内生动力,拓展课外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手段、方式和方法,为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高校教师潜心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也是内心净化、思想提升、立德于行的过程,教师努力探索思政与专业的融合,主动转变观念实现思想的升华,积极向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理念,这是对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洗礼和历练,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者先育己的效果。可见,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正是加强教师队伍高质量、高层次建设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
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行动困境
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一线执行者,是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的“主力军”。当前,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期,还存在着育人意识与时代需求相脱节,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不匹配,考核激励机制与育人能力建设要求不配套等问题,成为制约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推进的行动障碍。
(一)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与时代需求相脱节
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党和国家事业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之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痛点问题的有效抓手。目前,部分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不强,与时代需求相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是否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活动存在“事不关己”的认识误区。一直以来,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属于班主任、辅导员等学团管理人员管辖范畴内的,同时公共必修的思政课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唯一渠道。虽然明白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在实践中,总是把教书,教会专业知识放在第一位,育人是捎带的事,认为在课堂上占用时间讲非专业知识是不负责、不认真的授课态度。这是对时代发展缺乏理性把握,教学内容和时代需求相脱节的典型表现,对“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的理解不透彻,对承担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双重职责的理解存在偏颇。二是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中国梦等核心内涵及其价值意蕴仍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6]专业课教师更多的时间在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在思想意识上的提升和引领更多的是靠收听新闻学习并稍许领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都不够,特别是个别教师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政治站位本就不高,政治方向把握能力不强,导致出现不当言论、不当行为。
(二)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不匹配
按照教育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国高校所有学科专业要对课程思政理念厘清摸透,达成共识,全面贯彻实施。广大教师,要从意识建设和能力建设两方面全提升。《纲要》要求各学科、各专业教师要仔细钻研、深入挖掘育人目标,探索专业知识中蕴含的德育要素,在兼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专业课程的“三度”——广度、深度和温度。而目前部分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显然与上述要求有距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与育德元素存在明显拼接,“三度”均未达到。大部分教师把思政内容加在专业知识之前的导言、引导案例或最后的总结中,通过陈述一段思政理论课内容或介绍性地阐述意识形态中的某一思想,来刻意强化思政蕴意,融入途径单一,生搬硬套的痕迹尤其明显,没深度没温度。这种在课堂思政中较普遍的做法,很难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这是典型的“两张皮”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三个:一是实施者开展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不强,迫于学校教学任务要求,不得不开展课程思政,处于被动实施的状态;二是对课程思政欲达到“润物无声”的理解存在偏差;三是高校教师对于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如何无缝融合的问题无从入手或专研度不够。其中,原因二和原因三都是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二,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仅限于“纸上谈兵”。部分高校教师认同课程思政,也懂得如何实施课程思政,甚至已经把实施方案写到了教学大纲和教案中,只是在专业课讲授中没有付诸实施,课程思政成为仅仅是活跃在纸上的理论。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实际、联系当下,再思考如何与专业知识无缝融合,既费时又耗力,如果不遇检查,能不实施则不实施。这既反映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弱的问题又反映出学校督导不到位的问题。
(三)高校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与育人能力建设要求不配套
《纲要》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教师也提出明确要求: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要上高度、上层次,课程教学中,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入思政素材,让学生学懂、悟透,执教中不断摸索提升育人能力。
有要求,就要有检查、有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课程思政教师的育人能力提出了要求,运行中缺少评价和激励,监督机制也存在缺位。一方面表现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首先,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之间比拼的是博士点建设、国家级奖项、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实力,对思政育人效果的评定显然是捎带或是被忽视的。这种导向上的偏差自然被高校教师解读为课程思政不那么重要,带来消极、负面影响,使得高校教师不愿意甚至觉得没必要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课程思政育人上。其次,对高校教师的各种考评,普遍关注的重点在于出国学习经历、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和数量、承担项目、教学工作量、竞赛获奖等情况,不管是年底绩效考核还是职称晋升,通通关注以上几点,至于课程思政开展了没有,开展的效果如何,既不是考核的依据也没有量化的指标,这种导向使高校教师自然形成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科研及各种任务的多重压力下,没有人愿意为课程思政建设付出时间和精力,因为这项工作隐秘、长期、见效慢、没有评定标准,于是课程思政见功见效自然成为泡影。另一方面表现为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虽然在推进落实,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柔性的倡导和鼓励上,多数真正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师完全是凭兴趣和热情参与的,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无论是在教学类奖项,还是在科研类奖项中都没有突出课程思政的要求,也没有明确的激励措施支持推进课程思政优秀成果建设,树典型、立标杆、推经验的一般性激励措施也很少与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联。由此,难以促使专业课教师主动参与、积极实施课程思政。都说最好的激励是制度激励,可是在考核评定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激励的措施、方法和手段也跟不上,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育人效果显著难实现。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的改革进路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高校思政改革创新举措,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对这项改革的实施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要充分挖掘并有效激发教师的主体作用,以提升育人意识、育人能力和制度保障为关键抓手实施改革,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及其主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强烈意愿,打造“动力源”,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教学能力,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跑出“加速度”。
(一)引明路,加强顶层设计
1.统筹管理,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依据《纲要》相关要求,高校应结合学校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管理与统筹,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文件、法规和制度,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引明路。首先,在实现立德树人过程中,思政课程是关键,课程思政是主渠道,两者同样重要,必须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确保二者同向同行。其次,在兼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按照分类指导原则,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分别组织开展思政教学创新改革,给学生创建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沉浸式的思政育人氛围,使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功效充分发挥出来,提升高校教师的育人能力。
2.搭建平台,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蓄势助力
高校可搭建课程思政互鉴交流学习网络平台,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技术、方法、手段等智力辅助支持。分学科、分专业领域不定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典型案例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促进高质量、实用性思政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共用。搭建一个能为教师顺利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平台。实现从构思到实践、从步骤到结果、从抽象到具体,全面解答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方面的疑问。平台可以分学科、分专业,把课程按通识类、专业类和实践类划分,广泛开展答疑式交流、推送示范课程包、教法研讨等活动,还可以将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各级各类文件、重要讲话、典型案例、历次培训音频、视频资料以及学校、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成果等分类整理,以供高校教师随时学习研讨。使平台成为深耕课程思政的引路人,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升思政教学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3.示范引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影响力
为贯彻落实2019年教育部对深化本科教改提出的指导性意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分别在课程、教师和教学研究三个层次下树典型、立标杆、推示范。首先,各高校应开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程。院系培育并推选上报,在学校、省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开展课程评价,对于优秀课程进行示范展示并大力宣传。通过学校各级会议、各类平台多渠道推介,面向各专业教师积极推广,并广泛开展学习研讨,分析、借鉴示范课程的方法和思路。一方面增强示范团队的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激发教师的思政育人热情,主动学习育人技能,使课程思政教学的影响范围更广,理解更深。其次,分级别开展课程思政专项竞赛。通过横向比较,科学、合理适当增加思政内容供给,优化思政育人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并积极践行。最后,适当提高课程思政专项科研经费的投入并有所倾斜。鼓励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领域做深、做实,提倡成果应用增强育人成效。
(二)固底色,增强育人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具备育人意识是高校教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石。拥有育人意识是激发育人能力的动力基础。
1.提升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育人者必先育己,有坚定政治信仰、有情怀的人讲思政才能让人信服,引发学生共鸣。当今世界,正经历大变局,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社会思潮沉浮涌动的冲击,高校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人生航船的罗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方向,自觉抵制各种谎言谬论,系统、深入地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更要坚定信仰、积极传播、踏实践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领航宝典,不断学习并深刻领悟,读原文、悟原理,学懂、弄通、做实,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亮底色,“润物无声”地教思政,育人才。还可以举办干部培训班,通过走访体验革命老区,见证红色印记,引导教师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争做启迪学生思想、智慧和心灵的教师。
2.增强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责任意识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教育的本质就是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塑造人格,实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和智慧的启迪。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更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和国家育才的使命,落实好课程思政建设,增强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责任意识。高校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为根本,再传授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把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和创新力,塑造成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高校教师应满腔热忱,坚守育人情怀,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三)重落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是确保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提升思政教学能力具体应从培训、教研和实践三个方面展开,为取得实效,必须做到精细化、专业化和协同化。
1.精细化提升培训效能
第一,将课程思政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必修环节。入职培训中要强化思政引领,内容应涉及课程思政内涵、思政教学设计、思政素材挖掘、思政教学方法等。尤其对于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政策解析等内容必须又必要。第二,开展日常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设置学分,学时与考核标准,内容包括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思政元素的提炼与挖掘、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专题。多种方式以研讨、座谈、小组对抗等形式开展深度互动,立体化、开放化的培训思路只为积累经验、提升育人能力。每学期不少于2次,以学分为牵引激励教师自我学习。第三,组织课程思政观摩与实践。首先,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分专业、多渠道组织优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分小组开展交流研讨。其次,分专业举办“思政名师”教研工作坊,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组织开展实践演练,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引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提高执教能力,切实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2.专业化开展集体教研
首先,课程组教研。课程思政需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特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再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环节,所以按课程组或专业开展思政教研最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同专业或相同课程教师开展头脑风暴,共同挖掘思政素材,完善思政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对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建立联合教研制度。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集体研讨、合作教研或协作授课,并以专业为单位建立“课程思政”联合教研制度,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学团队与基层教辅组织特有的丰富育人经验,强化三者的交流合作,通过联合人员、联合成果、联合实践,产生协同效应。
3.协同化拓展育人实践
首先,教学竞赛牵引,全流程实践课程思政。分层级组织课程思政教学选拔赛,用竞赛形式促进教师学习、实施课程思政。可以设置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教学展示、现场答辩等多个环节,邀请校外高水平专家指导,全流程落实课程思政。以竞赛为契机,激发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努力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其次,线上线下协作,全方位打造育人空间。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齐发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深度结合,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立体化开展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博客、微视频、公众号等渠道,展开思政内容供给,从线下到线上,全方位地营造学思政、悟思政氛围,拓展课程思政广度。最后,教学研究支撑,全链条提升育人能力。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本职,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能够有力支撑其德育效果。[7]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高教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研中心等机构的作用,多层级、多渠道地构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可以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和教改项目,鼓励教师深入研究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挖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等思想力量。通过课程思政项目的支撑带动,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激发实施热情,提高课程思政执教能力。
(四)务实效,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课程思政主体实施闭环管理,有评价有激励的目标导向是完善课程思政管理链条的必然要求。这能够激发高校教师主动提升思政育人水平,创造性地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效,推进课程思政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考核评价常态化
宏观层面,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学科建设等评估考核一定要囊括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出台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需要分层级、硬性的数量化指标,在对高校的各类评估中落细落实。微观层面,把课程思政执行效果纳入教学评价。首先,修订教学奖评选文件,在申报内容中明确课程思政要求;各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评选、推荐时必须考察价值引领、育人要素和成效,合理划定这些指标的占比,与其他关键项目评价并重。其次,注重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重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把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层面,具体指标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知识理解、能力培养、价值构建等方面实际考核[8],兼具业务评价和思政评价。学生评教系统中,也要考核教师的思政育人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督促教师主动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再次,还要建立同行听课、评课制度。包括自荐课、提前告知课、随机课,线下线上多位同行评价打分。一来,可以督促教师潜心教学、苦练内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更进一步;二来,化身为评委的教师,也可以在听课中吸取经验,丰富自我认知,提升思政执教能力。最后,构建多元综合评价机制,从自身、学生、同行、督导、领导等层面多视角综合评价。把课程思政的作为、执行效果纳入聘岗、任职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级和职称评定等工作中。课程思政的参训情况、课程思政评教分、课程思政教研或教改项目承担等均作为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从目标导向上规范引导,激发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内驱力。
2.激励机制健全化
第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评教,向教学质量排名前5%的教师颁发奖励证书。对于青年教师,物质激励必不可少,丰厚的经济回报可以增强他们的干劲。第二,制定课程思政奖惩办法。可设嘉奖、成就奖、贡献奖、重要贡献奖等几个级别,分别设定奖励条件,授予各种荣誉称号。设立“负面清单”,根据情节轻重、影响范围和程度划分若干等级,分别给予警告、记过、开除等处分。第三,设置课程思政教学建设项目,以项目立项形式对课程思政实施主体提供资助,激发教师研究热情,为进一步高效实施课程思政奠定基础。第四,鼓励学院层面设立思政改革专项经费,为高质量落实课程思政提供保障。第五,公开表彰课程思政执行成效突出的教师和课程思政建设突出的集体,大力宣传报道,增强其荣誉感,激发教师提升育人能力的主动性。承担着教书育人光荣使命的教师,是培根铸魂育英才,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达到“三全育人”效果的关键。
总之,高校教师是知识传授的首要责任人,也是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作为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核心作用,全面提升其育人能力,必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引明路、固底色、重落实、务实效,完善顶层设计、增强育人意识、提升思政教学能力、构建闭环管理机制,使课程思政改革有方向、有动力、有方法、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