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生态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4-06-01李海涛
李 晓 李海涛 孙 璐
(1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生态环境中心,山东烟台 265500;2烟台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烟台 264001;3烟台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烟台 264001)
生态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果农等多方共同努力。加强生态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烟台是中国现代苹果的起源地,苹果种植有着150多年的历史,品牌价值高达150多亿元,连续14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近年来,烟台市一直把生态果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农村集体征收和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工作,多方位采取技术推动、政策规程引导、产业链带动、多渠道资金扶持等措施,大力地促进了烟台市生态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生态果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1 烟台市生态果业发展现状
生态果业是烟台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主导产业,是农村集体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烟台市苹果种植面积16.53万hm2,年产量560万t,占山东省的3/5、全国的1/6。苹果出口量60万t,占全国的1/2。
1.1 制定发展规划,构筑生态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根据烟台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适时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推动生态果业发展。2019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2020—2022年,烟台市共投入省市县各类项目资金2.3亿元,用于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3年的集中攻坚,烟台市苹果产业“树老、品种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土地散、种植散”等要素制约因素逐步改善。2023年,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2025年)》,从9个方面和26条内容,描绘出未来三年烟台市苹果产业的宏大蓝图:到2025年,苹果产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苹果的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苹果产量稳定在每年560万t左右,确保优质果率达92%以上。
1.2 强化科技创新,增强生态果业发展动力
“十三五”期间,“烟台苹果”获批创建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大力实施苹果产业更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把8万 hm2老旧果园作为重点改造对象,通过“三减三改”(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伐老建新两种模式,计划连续3年每年改造2.67万 hm2。
1.3 推进标准化生产,夯实生态果业发展基础
一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烟台市通过苹果、大樱桃两个产业规划资金的推动,建成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2个,争取8个项目县承担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建设项目,建设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超过667 hm2。二是抓好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示范县建设,争取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县5个,省财政连续3年投资10 350万元,建设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2 667 hm2、郁闭园改造示范园4 000 hm2、“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667 hm2。三是抓好苗木产业建设,烟台市建成苗木繁育基地26.7 hm2,每年向社会提供苗木300万株。
1.4 着力改善种植生态环境,提升果品安全和质量水平
探索多种形式,从种植端转变投入品的应用形式,保护和保持果园生态,大力减少果业面源污染,多措施全面保障果品质量安全。一是实施农药化肥减量施用工程,截至目前,烟台市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27万hm2次、水肥一体化技术1.1万hm2;推广应用杀虫灯1.3万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例达到80%以上,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5.3万hm2次。二是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发展“畜-沼-果”循环农业,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户用沼气池16万个,建设大中小型工程沼气1 475处,总池容达到140万m3,年产沼气8 000万m3、沼液120万t,减排二氧化碳30万t。
1.5 开展烟台果品促销,推东生态果业品牌化进程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等主管部门先后组织果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外50多个大中城市举办烟台苹果推介会、展销洽谈会。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苹果节,重点宣传推介烟台苹果、福山大樱桃、莱阳梨等果品品牌。探索建立烟台果业质量追溯体系,支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县级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统一使用“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率先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目录、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筹建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品质的保证,截至目前,烟台市“三品一标”认证企业314家,认证面积40多万hm2,认证产品577个,涵盖了烟台苹果、葡萄酒等特色产业,绿色食品理念深入人心,近20家果品企业通过了GAP认证。在全国全省果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烟台市苹果监测合格率均达到100%。伴随着标准化、品牌化的提升,烟台苹果正引领全国苹果产业阔步前行。
1.6 发展休闲农业,培育生态果业发展新优势
开发建设生态休闲果园观光旅游业,建成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烟台日报》宣传推介29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目前,规模以上生态果业观光基地全市有70处,品种涉及苹果、梨、大樱桃、猕猴桃等,增加农村就业岗位5 000多个,产业链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
烟台市生态果业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新兴果品产区近年来异军突起,烟台果业一枝独秀局面被彻底打破,烟台地区果园普遍树龄较大,树势衰退,郁闭较重,逐渐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时期,而连作障碍等关键技术攻关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新兴产区相比,各级对果品产业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二是果品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建设滞后、水平不高,果农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规模效应不强,影响了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三是化肥农药过量施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果园土壤酸化、农药残留等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果业生态环境持续受到损害。五是果业品牌建设尚需加强,有的地方对统一使用“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等品牌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品牌宣传、资源共享、品牌保护、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缺乏统一行动。
2 烟台市生态果业发展对策
以做大做强生态果业为中心,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生态优、效益好、质量高的生态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管理、技术先进的优质苗木繁育场,壮大一批资源集约、品种优良、管理先进的标准化果业生产基地,完善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批发市场。
2.1 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在关键措施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突出生态安全、节本增效,在果业全面实施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杀虫灯等为代表的果树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农业污染治理的认识和参与度。创新采用“生物炭+豆科绿肥还田”模式,大力发展“畜-沼-果”等生态循环型农业,逐年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
2.2 以项目带动为重点,在推进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依托国家、省、市的大项目实施,集中力量攻克制约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技术,加快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扶持苗木产业,推动新一轮烟台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实施国家果业提质增效项目,加速改造老劣果园,推广现代苹果宽行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建设生态苹果标准园。全面提升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果园精细管理、农情监测、溯源、存储流通与质量安全管理等领域加速融合,在数字果业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2.3 以宣传推介为重点,在果业品牌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开展烟台苹果宣传推介洽谈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在主要新闻媒体宣传烟台苹果,拓展宣传推介的广度与深度。着力强化“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等拳头品牌,有效扭转果品品牌杂乱、各自为政的局面,凝心聚力,使烟台苹果品牌大放异彩。
2.4 以烟台市果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促进生态果业内涵和功能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等品牌基础上,研究开发具有烟台特色的风味果品、艺术果品、健康果品等特色果品,发挥烟台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生态果业与文化旅游、营养保健、民俗文化等功能有机结合。二是结合烟台文化旅游特点,做好融合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果园休闲旅游活动,让全国各地游客在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了解烟台生态果业发展,热爱烟台生态果业。三是投资建设烟台苹果文化博物馆,深度挖掘烟台苹果文化内涵,推进产业文化、文化旅游和产业经济同步发展,拓展苹果产业在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
2.5 以提高果品质量为重点,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上实现新突破
争取国家资金,重点加强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中心能力建设,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农药监管,在全市推行农药经营备案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出台加强烟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意见,进一步提高果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