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2024-06-01何琴孙悦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何琴,孙悦

(1.三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2.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于2023 年1 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政府统筹、坚持协同共育、坚持问题导向’四项工作原则,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协同育人是指集聚各种社会资源,汇聚教育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培养人才,本质而言即开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多主体参与、多层次渗透、多领域拓展为指导,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培养高素质人才[1]。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时代发展趋势,掌握思政教育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及教书育人方式方法,明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形成高校、社会、家庭三方面育人合力,不断优化实现路径,探索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

一、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

协同育人理念下的思政教育更为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在共同参与、深层次参与和全面参与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明确合理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目标。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并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机制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必要举措[2]。

1.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思政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3],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协同育人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性。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依托整体性的策划和实施,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问题,而协同育人理念强调各方面的协同配合,使不同学科、领域和层次的思政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从而高效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目标。二是有利于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质量。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学科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发力,而协同育人理念鼓励各方通力合作、相互协同,将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提高意识形态建设质量。三是有利于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需要各方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努力。而协同育人理念强调多方合作,既可以在现有工作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可以激励各方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和策略,以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品德素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是要通过思想理念引导和正确行为守则来提升学生的思想辨别能力和行为规范程度,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别并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重视公共秩序和行为准则,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长为有文化、有道德、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年。

2.营造高校协同育人文化环境

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理念是指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学生教育责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协同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高校协同育人文化环境。一是拓宽育人责任范围。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形成育人联合体,拓宽育人责任范围和深度,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二是丰富育人资源。高校、社会和家庭以协同育人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能够使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获取更多知识,积累有益经验,以此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思想深度,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强化教育互动。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之间的协作,可使学生在不同教育环境中接触不同的知识和思想,开拓自身思维,从而提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四是增强育人效果。在高校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社会的多元文化体验、家庭的温暖关爱共同育人作用下,学生能在不同教育环境中接受全面教育,使得自身能力、素质和情感都得以显著增强。

3.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

一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和全面化。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能够使思政教育覆盖面更广,涵盖更多思政内容和形式,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二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能够使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和进步。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协调育人工作能够助推高校重新审视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期待,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育人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思政”工作格局的系统建构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无论是制度安排、体系构建,还是理论武装、价值引领,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推动进程中仍存在薄弱环节[4]。本文系统分析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梳理出协同育人思维方式固化、协同育人共识匮乏、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滞后、协同育人途径单一等四方面问题。

1.协同育人思维固化

一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缺乏与社会、家庭协同教育的紧密联系。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独立性较强现象,即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缺乏有效对接,究其根本可能是因为思政教育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始终被视为高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始终较为独立,缺乏其他两方面的助力。二是教育工作者对协同教育理念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家庭和社会只会影响学生学习,而无法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的想法。在此观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仅关注学生思想品质,而忽略了社会和家庭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正面影响。三是高校思政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仅将思政教育当作一门课程来完成,该做法虽然可以确保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但容易造成思政课程的僵化和内容单一化,教育主体固定单一,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四是缺乏创新意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大多强调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传授,缺少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相关时政教育内容,同时涉及思政教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使得学生与国家建设、社会生活等联系不够密切,思政教育难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思政效果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对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教学思维,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

2.协同育人共识匮乏

一是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教育缺乏有效对接。高校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学校内部,缺乏与社会教育的沟通协同,导致学生在校外接受的教育和在校内接受的教育存在明显隔阂。二是高校育人与家庭育人理念不统一,缺乏一致性。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实现深度匹配,学生缺乏正确、全面的指导,难以学习掌握高质量知识,使得自身接受到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三是缺乏家校共育机制。高校思政教育缺乏家校共育机制,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未达成家校共同育人共识,未能共同承担起育人责任。四是高校思政教育缺乏社会参与。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机构的合作较少,导致学生接受到的教育缺乏实际的社会支持和反馈。

3.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滞后

一是教育目标缺乏共识。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主体对该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家庭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考取好成绩,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得教育资源分散、教育效果难以发挥。此外,高校思政教育目标过于单一,未体现出多元化特点。例如,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仅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二是教育内容缺乏协同。高校思政教育本应是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教育,但当前的协同机制尚未健全,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多样化。社会及家庭缺乏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支持,导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呈现出落后性与单一性,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前沿性、新颖性的知识需求。如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并未意识到实践经验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过于注重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三是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方法依旧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如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忽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忽略实践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教育质量难以提升,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4.协同育人途径单一

一是重视课堂教学,轻视社会实践。一些高校将思政教育工作集中于课堂,忽略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思政课程内容过于繁琐,缺乏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而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鼓励,致使学生社会参与度较低,从而影响到思政教育效果。二是缺乏个性化关怀,过于教条规范。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呈现教条化、规范化趋势,忽视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和培养。由于思政课程内容刻板,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部分高校过分追求规范,强调遵循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忽略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消极心理。三是缺乏社会参与,单向传授。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性参与不强、社会参与度不高、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工作者往往将教育内容单向传授给学生,学生难以有机会发表自身意见和见解,使得学生缺乏参与感和归属感,致使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四是缺乏家庭支持。家庭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参与程度不足,一些家长对学生思政教育缺乏关注,未认识到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对学校思政教育存在误解和抵触,使得学生难以从家庭中获得有效教育,削弱思政教育效果。

三、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创新是高校思政教育因时而进的内在要求,是思政教育有效应对外部时空条件变化的必然选择[5]。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协同育人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需求。

1.突破思政教育工作协同育人固化思维

新时代背景下,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6]。部分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仍存在思维固化问题,可从两个方面予以突破。一是提高重视程度。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家庭之间的沟通,重视其在育人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开展学生家访、社区服务等活动,帮助社会和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为学生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二是完善合作机制。构建高校、社会和家庭的合作机制,实现多方协同育人,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比如,搭建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协作平台,定期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强化思政育人效果。高校、社会和家庭应构建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比如,高校可以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及时与家庭分享学生成长情况;构建评估和激励机制,激发协同育人积极性,建构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并将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政教育成效纳入考核范围之内,以综合评价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构建学生反馈机制,收集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基于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高校也可根据学生反馈来评估教师工作,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效果;设置思政教育优秀教师奖项,激励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2.凝聚思政教育工作协同育人共识

近年来,高校教育环境呈现出多元复杂特点,仅强调单一思政教育方法难以应对当前日趋复杂的教育环境,而推动思政教育方法体系的协同发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已成为当前育人共识[7]。在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应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凝聚协同育人教育共识,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应加强思政教育的组织领导和教学管理。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领导职责和分工,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应加强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力量。二是应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开设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项目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同时,高校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技术手段,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提升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此外,高校应重视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师资评价体系,选拔和培养一批思政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思政教育服务。三是高校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性。高校应构建学生思政教育参与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高校应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

3.健全思政教育工作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健全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8]。要想在高校中实现协同育人,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具体可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教育目标。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建立全员育人机制,使思政教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使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育人环境。二是丰富教育内容。思政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教育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等。此外还应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教育,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等有机结合,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三是创新教育方法。应通过课程改革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开发更多针对学生需求的课程,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除传统的思政课程外,高校应注重学科融合,设计跨学科、跨领域课程。同时,采用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还可引入“导师制”和“伙伴制”等教育模式,建立师生关系和同侪关系的教育支持网络。通过导师指导和同侪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育人。此外,高校还应构建良好的教育评价体系,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分享成功经验。

4.丰富思政教育工作协同育人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具有现实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9]。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协同育人是思政教育工作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因素。丰富协同育人途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高校方面。高校可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课程和活动,如开设思政理论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讲座和论坛等,使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课外活动等途径,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其二,社会方面。社会可通过向高校提供资源和支持,如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与社会实践场所等,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此外,社会也可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主题教育、公益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机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三,家庭方面。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家长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情况,参加学生活动等,与高校之间加强联系。综上,高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是思政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高校应注重课程设置和个性化培养,社会应提供资源和支持,家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三方共同协助,助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