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心校园中成就幸福教师
2024-05-31张芸
张芸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创造幸福的静心校园。现如今,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追求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职业是一项崇高的职业,看着孩子们开心快乐,自己与孩子们一起成长,共享幸福的那一时刻,老师感觉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不过老师茶余饭后在聊天时也吐槽怎么苦、怎么累,压力怎么大,也会看到朋友圈转发的老师病倒了还不忘写教案、批作业的画面……构筑静心校园,创造和谐氛围,激发教师活力,成就幸福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景静是构筑静心校园的屏障
当你走进一所学校,看到绿树成阴、繁花似锦,听到琅琅书声,此起彼伏,这个校园必定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愉悦和谐的校园一定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栖息地。文化是学校的立根之本,立校之魂。各种景物又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需要干净舒适,也需要绿树红花衬托,更需要文化气息的浸润与熏陶,让老师在踏入校园时感到舒适、有回家的感觉。我们的校园面积虽不大,但是所见之处皆小而精致,小而舒适。绿色的草坪,红色的跑道,左右两侧各两个花坛,花坛中间是“读书长廊”,可供师生安静读书。花坛里面大树小树错落有致,好像互相倾诉着成长的故事。花坛外边各是四块橱窗,橱窗里面展示着老师们辛勤工作和教书育人的场景,举手投足间彰显出教师的精气神。每当老师们经过花坛,看到蓬勃旺盛的大树小树,每一片叶子仿佛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看到这些,老师们会丢掉烦恼与疲惫,自由呼吸着清新的味道,美丽的景物让老师顿觉精神倍增,拿着书本奔向理想教育,留下一串串渐行渐远的脚印。
心静是构筑静心校园的源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城市的喧闹,让我们原本安静的心躁动,盲目地羡慕一些我们遥不可及的事情,只有坚守初心,方能始终。我们毕业后怀揣满腔热情与教育梦想奔赴工作岗位,开启人生新的征程。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家园,教师一多半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理应为教师创设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教师目之所及都是对知识的研究、对问题的探讨,产生思想的共鸣,听到的也是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让老师们心平气和、安安静静地读书学习、教书育人、实践反思、专业成长。心静涌动向往,理念指导行动,情感催化智慧。把工作当成自己热爱的事业,把学生的生命质量放在自己生命的杠杆上去撬动,使教师更有真知灼见、生命质感、教育魅力。老师心灵丰富深刻、细腻灵动,自然就会释放出个性独特、富有见地的思想,思想会使教师朝着既定目标不断攀登、不断向前、不断进步,充盈的内心必定是对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塑造与改变,这一切都是心灵的安静、美好所至。
人静是构筑静心校园的内核
立德树人、以德施教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面对可爱无邪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人静则心无旁骛。在“双减”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仅仅满足于“今天我的课已经上完了”,而应该在课前精心研读、课中大胆实践、课后深度反思,要把深耕教学当成一种自觉的专业行为,最终达到“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的目标。在目标达成的同时,通过“日互研—周互研—月教研—课题式教研—项目式教研—共同体教研”,形成“学—思—行—理—用”的路径,实现学思并进,学理贯通,学研融合,引领教师发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全力以赴搞教育,把全部心思放到工作上,才能化压力为动力,累并快乐着、幸福着。
“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要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学校应给教师更多的情感关注,让教师学会轻松应对。开展教师团建活动,让教师在紧张忙碌中也能适当放松调节,走出去看世界,登山赏景,呼吸自然,聆听鸟声,心情愉悦,看见什么都是美的;开展趣味运动会,注重健康第一的观念,让教师们也运动起来,在运动中强身健体,在运动中增长友谊,增加情感;开展心理健康微课堂,教师做客,搭建老师、学生、家长交流对话平台,融入学生健康成长的事例、与家长科学艺术沟通的案例,促使师生阳光成长;开辟成长平台,教师开展微讲座,讲授典型案例,分享育人智慧,让老师看得见自己的成长。
事静是构筑静心校园的力量
康德早就提出:“能够对人提出的最大、最难的问题就是教育。”教育,是点化生命的人间大事,但总有些事情接踵而来,尤其是老师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最容易出事,也许是自己偷懒了草草备课,没想到教务主任来听课,结果上得一团糟;也许是自己忙于工作疏忽了学生,班级学生在玩耍中不小心把腿蹭破了皮,家长放不下;也许是上报的班级学生信息统计没有弄清楚,结果出现错误……我们应该这样引导老师,高效工作,轻松应对。
优化思维,大道至简。每天大小烦心事很多,我们要教老师学会优化思维,把事情理清理顺理出头绪,坚持“想比做重要,正确的想比正确的做更重要”的原则,想清楚怎么做再开始动手干,避免走弯路,效果会更好。所有工作布置化繁为简,不加重教师负担,不给教师加码,尤其是抄写类、重复类的工作可以轮换、交替进行,减轻教师一半工作量。针对学困生,老师需要做到两个字“精准”,精准摸排,精准施策,精准教育,建立“一生一档”,形成校长—中层—班主任—科任老师的四级管理模式,采用家访、谈心、激励机制,促使学困生的思想行为转化,优化思维,精准发力,效果会更好。
智慧思考,安静成长。如何让老师搞好常规工作,又能踏上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我们需要引领教师“重读书学习、重思考计划、重实践行动、重梳理构建”,形成“学—思—践—理”的成长路径,促使教师养成四种习惯,即持久的读书学习习惯、深度的教育思考习惯、自觉的教育实践习惯、突出的专业思维习惯。在教学研究中学会智慧思考,安静成长。学校推出“集体备课展示+教学大练兵”活动,人人参与,个个登台。集体备课采用“主讲+建议+点评”的模式,展示研究成果,力促集体备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形式走向内容,从有效走向有质;教学大练兵活动,旨在帮助教师在研读教材上下功夫,在设计理念上下功夫,在研究学情上下功夫,在思维培养上下功夫,在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相信教师“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坚持不懈,增强力量。只有站在教师的立场,为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对学校有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教师方能增强力量,释放能量。学会欣赏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发现教师的闪光点,让教师感觉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学会体谅教师,劳逸结合,给教师不同时布置满满当当的工作任务,不把工作任务压在一个教师身上,不一个劲儿地“使用”一個教师,即使这个教师很优秀,也要学会均衡安排;学会关心教师,教师生病、家中有事,倡导温暖关怀,电话、微信问候教师,温暖教师心田。为教师庆祝生日、组织教师晨练、利用“三八”节、教师节、元旦等节日,策划活动,适时为教师减压,赋予节日仪式感。当教师找寻到工作的乐趣,不再为工作苦恼,教师的能力与潜力就会被挖掘出来,一旦工作热情被激发,就会产生更多的智慧。
做“幸福教师”是我们的追求,让我们携手美好,一起奔赴前方!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