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质生产力建设 持续推进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05-31刘建林
刘建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予以专章论述,给我们厘清了教育的战略支撑和基础地位。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积极培养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陕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299所,在校生863.4万人,教职工71.8万人,专任教师56.1万人;高等学校111所,在校大学生201.8万人,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居全国第4位;“双一流”建设大学8所,国家“双高”高职院校8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陕西奋力答好“新质生产力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陕西教育何为?”的答卷,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陕西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政治性是政治组织的灵魂,政治方向决定政治组织的走向及趋势,政治觉悟是个人能力的集中体现。陕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台账式、清单化落实推进,全面提升“从政治上看教育、办教育”的能力。習近平总书记7次来陕,多次看教育、去学校,对陕西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示。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邀请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过的4所学校的负责同志到委厅机关分享交流,再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教育足迹”;在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安康老县镇中心小学、绥德实验中学、延安中学召开座谈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组织党员干部赴杨家岭、延安中学和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等地,开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看变化悟思想”实践研学,引导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推进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陕西以省委文件印发《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陕西省实施方案》,培育试点项目144项、育人品牌60项,认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2门、教学团队495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49个,推进“1+3+10”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九大行动落地落实。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践行活动,开设“延安精神概论”“西迁精神”等精品课程,打造“红星陕闪”等一批网络思政育人品牌。组建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积极探索育人新路径,辅导员师生比1:191,公办高校辅导员入编率87.8%,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全面推广。发端于陕西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活动被教育部以“云上”形式在全国推广。陕西“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上升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层面赛道。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各项政策和方针执行的落脚点。陕西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出台《陕西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开展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落实5大方面15项基层党建重点任务,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会同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印发《陕西省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措施》,“一校一策”推动各地积极落实体制机制调整和书记校长配备。每年开展机关党支部书记和部门负责同志述职评议,促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推动教育系统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四是守牢安全稳定“三线”。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陕西教育系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严守政治高线、意识形态红线、校园安全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正负面清单,高度警惕网络攻击渗透,强化涉密敏感信息源头管控,严格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加强涉外活动审批管理,坚决阻断超越政治底线、道德底线、价值底线的任何不良倾向进入校园进入课堂。研究出台《学生非正常死亡案事件报告分析工作机制》,健全预防、处置、追责3个体系,坚持“四不两直”“分清事权、直逼一线”,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各开展一次系统检查,针对重点任务和紧急情况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大局。
二、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陕西全面系统地设计和明确了各学段发展目标体系和高质量发展体系,引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一是科学谋划协调发展各类教育。科学谋划是成事之始。陕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围绕“办公平的教育,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办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高等教育“双一流”牵引高水平有特色,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基础教育持续打造“三个课堂”好课堂,全学段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大练兵”、“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全贯通”,广泛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三大球运动和大小合唱艺术展演“三项活动”。高等教育按照“办学有特色、发展有优势、工作有亮点”的要求,明确了“3个发声”的路径选择:“双一流”大学要扎根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向全球发出陕西高教最强声音,作出与自身地位更加匹配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合作贡献;省属重点大学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打造更多的学科专业高峰和亮点,争取在世界发出陕西教育声音;地方应用技能型大学、高职院校要立足区域、地方、行业,聚焦自身优势、校企融合发展,争取向全国不断展示陕西高等教育风采。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谋划了部省共同推动国家教育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教育部积极支持陕西发挥特色优势、陕西积极承担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任务等3大板块、26项具体合作任务,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基础教育促公平提质量。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陕西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不断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学前教育聚焦普及普惠,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成果,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3.34%,其中公办园占比54.55%,公办园幼儿入园率逐年提升,“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义务教育聚焦优质均衡,出台《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十条措施》,支持1646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校舍136.47万平方米,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持续巩固“双减”成效,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4600所压减至142所,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有所缓解。普通高中教育促公平提内涵,优质普通高中将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跨区域招生计划持续压减;印发《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实施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统筹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
三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陕西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陕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规范管理的实施意见》。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中职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双达标”,实现中高职、职教本科一体化贯通培养,架起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推进中职与普高、高职与本科协调发展。8所“双高”院校在国家中期绩效评价的成绩均为“优”。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打造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8个,获批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15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78个。
四是高等教育一流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陕西持续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开展“巩固优势 改革创新 奋力建设西部高等教育示范区”和“陕西高校学科专业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两项调研。成立以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双一流”建设。联合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推动部省共建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入推动“三项改革”落地见效加速高校成果就地转化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省属企业与陕西高校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联合西咸新区立项秦创原“总窗口”专项21项。在国家科技三大奖评选中,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4。调整优化学科专业,2023年撤销布点数过高且就业情况较差的专业69个。2所高校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名单。全省进入ESI前1%学科127个、同比增长19%,进入前1‰学科15个、同比增长7%,2个学科进入前万分之一,并列全国第5。举办教育科技人才论坛暨产教融合和高校就业系列活动,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1.5万个,校企合作现场签约近1亿元。从2021年开始每年举办高校毕业生西部基层就业出征仪式,2023年西部计划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445名(含研究生158名)在陕参加志愿服务,招募派遣援疆、援藏大学生志愿者149名。
三、强化教育家精神的高位引领,推动教育系统“三支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继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后,又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陕西强化教育家精神的高位引领,加快推动教育系统“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好教師队伍。“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建强建优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和保障。陕西在全国率先出台《弘扬教育家精神 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实施“名师名家成长计划”“师德师风三年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全员提升”计划、“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工程,大力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现107个县区全覆盖。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确保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104个县(区),惠及12.22万余人。推选陕西省最美教师22名、教书育人楷模25名,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4个。
二是建强市县教育局长队伍。市县教育局长是地方教育事业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决定地方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少数。陕西认真开展市县教育局长全员培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水平,恪守初心使命,振兴一方教育,造福一方百姓。连续3年实施教育局长年度项目,真抓实干、典型示范,着力破解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2023年全省132个市、县(区)确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内容的教育局长年度项目,以建立台账、季度报告、现场汇报、专项督查等方式推动项目落实,有效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
三是建优校长队伍。中小学校长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是中小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实施者。陕西打造省市县三级“优秀校园长”和省级“领航校园长”骨干体系,建设基础教育骨干校园长工作室,促进校园长队伍专业成长和基础教育管理者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将校园长培训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每年统筹安排,加强交流学习提升。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一地一校一策”推动改革创新,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展示风采。
四、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不断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陕西不断强化“五大意识”、着力“四个推动”、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五大意识”。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既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陕西不断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主体意识,始终抓稳抓牢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大学的大学定位意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科专业调整意识,推动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急需。不断强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指标意识,持续优化和整合资源,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大学精神引领的学校核心价值文化意识,注重传承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着力“四个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陕西积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地方政府主导打造环大学城创新经济圈建设,发挥好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提高成果就地转化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企业主导深度参与未来产业发展研究学院建设,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供”“需”科研成果的零距离对接,为科技创新型、应用型和特色化人才培养注入强大动能。推动“三院一中心”建设,实现原始创新“零”到“一”问题的解决,即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组建基础科学“数理”研究院,依托西北大学组建基础科学“生化”研究院,依托陕西师范大学组建“教师发展”研究院,旨在解决数理生化基础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培養具有区域特色、国内外影响力的基础学科人才和基础教育卓越教师及教育名师大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旨在汇聚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力量,开展有组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解决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渊源问题,在重大国际、国内问题上发出“陕西哲学声音”。积极推动学校建设大平台、形成大团队、获批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以科技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深化教育对外开放。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推动力。陕西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努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高质量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出台《中国—中亚五国涉陕教育合作工作方案》,新成立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国际联盟、中国—中亚五国交通基础建设领域人才培养联盟。中亚国家依托陕西高校实施“中国—中亚技术技能提升计划”,西北工业大学设立哈萨克斯坦分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在中亚建立联合实验室,“鲁班工坊”、“秦岭工坊”总数增至7个。2023年在10余个国家举办6场高等教育展、8场人才见面会,达成合作协议59份,与264名人才现场深度沟通。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交流合作,推进陕港两地在合作办学、校际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全省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增至51个,国际学生学历生占比达66.2%,“一带一路”国家学生占比71.7%,陕西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教育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陕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守正创新、勇担使命,坚定不移推进新质生产力要素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