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知道哪一片云会下雨吗?

2024-05-31侯宏伟

光明少年 2024年5期
关键词:预报员天气预报大气

侯宏伟

你听说过“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这句谚语吗?为什么这种形状云的出现预示着会下雨?其他形状的云和天气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戴云伟刚工作的时候,就是每天定时到气象观测场观测记录云、气温、气压、风等各种气象数据。

从事气象工作几十年,从一名气象观测员到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把最后一道关,在戴云伟眼中,天气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出预警。

看云识天气

你还记得“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吗?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观天象就能“算”出接下来会有什么天气,但这对于1993年大学刚毕业就开始做气象观测的戴云伟来说,诸葛亮的“算”天气正是天气预报的“看云识天气”。

“那时候,我在山东枣庄气象局做观测员。轮到我值班的时候,我就定时到观测场查看和记录气温、气压、湿度等数据,这些有相应的测量仪器,但观云只能靠人工肉眼观测。”戴云伟说,“当时我摸索总结出了记云的‘五字秘诀图”

五字秘诀图

戴云伟发现,所有云的名字中,都含有“卷、高、层、积、雨”五个字中的一个或两个。仅用这五个字和三个圈、七個箭头,就能得出全部的10个云属的名称:

钩钩云为什么是天要下雨的征兆?

云是水汽在空气中凝结、冻结、凝华产生的现象,主要由水滴和冰晶构成。我国的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当前方出现形状像弯钩一样透亮飘逸的云,也就是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中的钩卷云,过后就会是含有足够多水滴的雨层云,所以一般在钩卷云出现的12小时后可能出现降雨。

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

观测员每次记录的各项数据,都要及时传送给上一级,最终汇集到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戴云伟回忆说:“那时候,我们需要把观测数据编成摩斯电码,并将电码通过电话口头传给邮电局,邮电局再将电码传送到济南。如果夜间出现降水(下雨或下雪),第二天早晨还要专门早起将降水的电报发出去。”

在中午12点之前,世界气象组织会将全世界的气象观测资料分发到每一个气象台。这时候,各地气象台把它填到一张世界地图上并绘制出各种等值线,形成带有一条条波浪线的天气图,预报员就可以做天气预报了。“预报员68号”是戴云伟做预报员时的代号,至今仍是他引以为傲的昵称:“当时收音机、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如果结尾时说‘预报员68号发布,就说明这是我的‘作品。那时候在全国所有的气象台,每个预报员都有一个自己的代称编号。”

天气图上那些看似普通的波浪线,蕴含着哪些关于天气的秘密?为什么看这些波浪线就能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天气?

它们与水波相似,也是机械波,但波长很长,一个波长大概有成百上千千米,有的甚至有上万千米;它们自西向东移动,我们常听天气预报中说的“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是这么来的;天气变化时出现的各种云也是源自它们。它们就是大气波,学名“罗斯贝波”。

或许你听过 “雷公”“电母”的神话故事,还听爷爷奶奶说到过“老天爷”。以前,人们觉得天气变化莫测,“老天爷”掌管着这一切。从大气科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天气变化都是由大气波引起的。戴云伟说:“我们主要做的就是看老天爷的脸色、摸老天爷的脾气和猜老天爷的心思,对应着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找到并理解大气波和做天气预报。”

现代天气预报

不论是诸葛亮的“看云识天气”,还是戴云伟工作之初采用的天气图预报法,都有很强的主观性。曾经有一次,面对同样的天气图,戴云伟做出的判断是第二天多云,但另一名预报员判断第二天会有暴雨。

现在,我国的人工观云自2015年起彻底变为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仪器观测,随着超大型、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应用,预报也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极大提高了精准度。

气象雷达可以自下向上,观测小范围的云团,并根据云团的动向位置随时调整预报,它是对大气波这种“粗放型”天气预报有益的“精准”补充,能增强短期天气预报的精准度。气象卫星则是从上向下,观测大范围的云团,不仅服务于气象,还对海洋、农林、水利、航空航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信息。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截至2023年8月已成功发射21颗,其中9颗在轨运行,正持续为全球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

戴云伟介绍说,在2010年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一般都在气象局,因为气象数据的计算量太大了。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陆续引入到气象部门,专门用于气象预报。现在,我国研制成功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EarthLab) ,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值计算,可以重现地球的过去,模拟地球的现在,预测地球的未来,其中的超级计算机“硅立方”1分钟的算力约等于76亿人用计算器计算4年。

不管哪一种观测方式和计算方式,天气预报报什么从来都不是预报员一个人说了算,气象局有专门的会商制度。早期,在下午发布气象预报前,一些老预报员会聚到会商室,商量怎么报;现在,每天早上8点中央气象台会组织全国各地气象台的预报员进行天气会商。再加上《天气预报》节目录制前后的层层把关,我们所听到的天气预报早已是众多气象工作人员合作的共同成果。

天气与人类活动

有时候,我们会主动采取一些行动,干预天气的变化。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北京奥运场馆的上空阴沉沉的,仿佛马上就要下雨,但最终雨点没有落下来。戴云伟回忆说,这是因为在北京西部发射了1104枚含有化学物质的火箭弹,拦截云雨,让雨提前在西部降落。

更多时候,天气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尤其是灾害天气。“在一年四季中,夏天和冬天更容易出现极端天气,可能产生自然灾害。”戴云伟说,“天气预报对灾害天气的预警一般有四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是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如果预测会有灾害天气出现,我们要做的气象服务之一就是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或智能终端等多种渠道,让公众获取预警信息,尽量减少气象灾害对我们的影响。”

近几年,夏天越来越热,这虽然不属于极端天气,但也让人体感不舒服。 “2023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42度。” 戴云伟说,“可别小看这个数字,这是平均提高的温度,这一点点升温就会导致极地和高原的冰川融化,进而造成更多极端天气。”地球“发烧”了,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全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戴云伟提醒说,为地球控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Q:为什么天气预报不能100%准确?

A:你可能会想,既然有这么多高科技,为什么依然会出现天气预报不准的情况呢?有时天气预报说第二天会下雨,可到了第二天只是阴天,这是因为虽然我们捕捉到了“会下雨”的大气波,但大气中的水汽不足,雨滴没有达到能降落的大小,雨就下不下来。

也可以用“蝴蝶效应”解释天气预报的误差。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用计算机模拟天气时,发现变量的微小变化能够造成大相径庭的结果,这就像南美洲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北美洲引起一场龙卷风。我们观测到的数据总是有误差的,所以一般3天内的天气预报准确度比较高,越往后偏差会越大。

猜你喜欢

预报员天气预报大气
大气的呵护
江西省天气预报员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预报员培训的“复盘”方法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航空气象预报人为因素的分析初探
中期天气预报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大气、水之后,土十条来了
黔东南州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