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遗忘的国宝
2024-05-31刘清
刘清
大部分青铜器,我们就算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但是根据样子,总能大概猜到用途。但今天要为你介绍的这件青铜器——西周时期的夔纹铜禁,可能就需要你“大开脑洞”了。猜猜看,它有什么用?为什么它是“曾被遗忘的国宝”呢?
酒具置物架
让我们先从名字来了解它。这件铜禁四周装饰了一圈精美的夔纹,夔是什么?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样貌像龙但仅有一足,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避凶、保平安。《山海经》中说,夔的主要特点是大口、卷唇、无角、一足、卷尾。我们在很多器物上都能见到夔的身影,而通常夔是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出现的,这其实是一条夔的两面,体现了古人的透视观。
铜禁,“铜”不用说,指器物的质地;“禁”其实是西周时期特有的一种礼器,它是西周贵族在祭祀和宴飨的时候用来放置酒具的几案,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置物架。那为什么古人要把这件青铜器称为“禁”呢?这还得从周武王灭商说起。
史书上记载,商朝人特别喜欢饮酒,生活奢靡无度。在这种荒淫腐败的风气下,疏于政事的纣王最终让商朝走向了灭亡。武王灭商后,总结前朝覆灭的原因,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人嗜酒如命,动摇了国家的根基。周人为了不重蹈覆辙,颁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这篇《酒诰》出自周公旦之手,他告诫后人不准无度饮酒,而应该适时、适量,民众聚饮将被押解到京城处以死刑。
为了更有效地督促贵族和民众禁酒,当时的统治者便将盛放酒具的几案称为“禁”,用这种方式来提醒人们喝酒要适度。
夔纹铜禁的造型非常独特,它高23 厘米,长126 厘米,宽46.6 厘米,体形十分硕大,整体是个扁平状的长方体,中间镂空,没有底面,表面有三个椭圆形大孔,这些孔就是古人用来放酒具的地方。
夔纹铜禁的前后两面各有两排16 个长方形的孔洞,左右两面各有两排4 个长方形的孔洞,这些孔洞一来为了装饰,二来为了通风。原来,古人喜欢喝温酒,会在铜禁下面点火热酒,那铜禁四面的孔就能让空气流通了。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的西周铜禁数量极其稀少,只有三件,都出自“青铜器之乡”陕西宝鸡。目前,天津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夔纹铜禁是其中体形最大的一件,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 件(组)国宝之一。
出土于宝鸡的青铜器是如何“跑到”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天津博物馆的呢?这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流传经历。
曾被遗忘的国宝
1926 年秋天(一说1925 年),陕西宝鸡的戴家湾突然来了一伙人,他们强迫当地的村民在村子后面挖宝。很快,一件件青铜器、陶器和金银器就被挖了出来。领头盗宝的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军阀党玉琨,而他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小村子进行盗宝,与宝鸡这个地方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宝鸡古称陈仓,曾是周朝时期的重要城市,也是秦国初年的都城。戴家湾的地下埋藏着许多宝贝,每逢大雨过后,很多文物会被冲刷出来,暴露在土崖边上。党玉琨看中了这块宝地,组织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盗掘。据统计,党玉琨在这次盗宝中共挖出了1500 多件文物,夔纹铜禁就在其中。他如此疯狂的盗宝行为,让当时的群众十分愤怒,同时也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冯玉祥。
1928年,馮玉祥命宋哲元率兵围剿驻扎在凤翔城的党玉琨,并收缴党玉琨盗得的大量珍宝。宋哲元将一部分珍宝送给了上司冯玉祥,一部分运回了北京、天津,一部分转卖到国外,还留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放在天津家中,这件夔纹铜禁就被他占为己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宋哲元的军队在平津作战中被日军击溃,日军查抄了宋哲元的公馆,夔纹铜禁同一大批珍贵文物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宋哲元的三弟宋慧泉得知此事后,立即花重金托人疏通关系,最终从日本人手中赎回了夔纹铜禁和部分被扣押的珍贵文物。
为了掩人耳目,宋家人将夔纹铜禁故意放在走廊上一个破旧的木箱内,还在铜禁周围放了许多杂物,外人即使打开木箱也不会发现异常。然而,时间一久,连宋家人也忘记了铜禁的存在。就这样,夔纹铜禁在宋家平稳地度过了20多年。
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才无意间再次发现这件铜禁。当时的夔纹铜禁已成为一堆碎片,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宋家,将这些碎片送到北京进行修复。专家们将碎片小心翼翼地拼凑起来,但在接近尾声时,发现竟然少了几块,只得再向宋家人询问去向。
宋家人回忆,这件夔纹铜禁缺失的碎片被当作废铜卖掉了。得知这个消息,文物工作者立刻赶到天津各大废品收购站,在如山的废品中仔细翻找。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最终找齐了那些缺失的碎片。
专家们对夔纹铜禁进行整形、焊接、补配,并按原样予以錾(zàn)花,最后还在补的部分做上假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将它修复得完好如初。
夔纹铜禁惊现于乱世,几经转手历经坎坷,它身上的一道道裂痕,仿佛在诉说着它那跌宕起伏的传奇经历,诉说着那段饱经沧桑的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