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小伟:每个人都需要一盆薄荷

2024-05-30邓郁

南方人物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英寸哲学同学

邓郁

图/本刊记者 梁辰

“假如现在有一个药丸,吃了之后,智商可以增加到160或180。你也不用休息,不用睡。它让你情绪保持平稳,不低落也不过分兴奋。没有副作用,不会得癌症,可以活到100岁。你会吃它吗?”

“我吃。”

“假如这个药丸可以让你永生,除非你自己决定结束它。还有一个选择开关,你可以中途决定自己是否退出(这个机制)。你会吃它吗?”

“我吃。”

2024年4月,在一堂有关融通创新的研讨课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王小伟与同学之间有过这样的“实验性”对话。这位同学回答之后,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你已经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台人工智能机器。”王小伟也感叹,这几乎就是“硅基生命”的形态。

“而人性的可爱和可贵不就在于他最本真、脆弱的部分吗?我们会死,会痛苦,需要讲笑话来摆脱乏味,需要和他人有真正的连接。”

从事技术哲学研究的王小伟并非“科技反对者”,新款手机上市立马要抢先尝试、睡前刷短视频,都是他的习惯。但他也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的当代人日益生活在一个技术无孔不入的环境里:技术不让我们拥抱“日常”,它要人去适应它的节奏,且在改变和重塑我们的思维、情感,“爱欲也在消失”。

他折算过家里所有的屏幕:90英寸投影、65英寸电视、24英寸台式电脑,加上爱人、父亲、孩子的的平板,再除以公寓的面积,发现“屏占宅比”已达10%以上。屏幕一面提供海量信息和无穷选择,一面带给人深层次的孤独和意义损耗。漫长枯燥的通勤让日常的行走消失,外卖让好好吃饭消失,人们对物理现实越来越失去耐心,对自己越来越苛刻。“就连谈恋爱、育儿,甚至上床,都有人用一套套的指南来教你,让你格式化。”当我们被系统规训的生活弄得疲惫不堪,最直接的放松和自我掌控往往又是通过买、买、买来获得。

新冠疫情期间,带着对技术本质的追问,王小伟开始为《信睿周报》撰写一组有关“人与物”的专栏文章。不同于今天极易迭代的物,过去的自行车、脸盆架、摆满照片的玻璃书桌如同时间琥珀,看着它们就能让人想起围绕着的共同记忆。他开始理解坐在墙根发呆、爱囤积塑料袋的老人,可以玩几小时玩具的孩子。他指出技术哲学家伯格曼的“焦点事物”对今天的启示:好比家庭聚餐,是一个需要投入劳动与互动的过程。而我们都可以通过找到一个你热爱的、愿意为之投入精力的“焦点事物”来重建生活的秩序:也许是养一盆薄荷,也許是出门跑步,与人不带目的地闲谈。

这些专栏文章汇成的随笔集《日常的深处》出版后,出人意料地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回应和共鸣。王小伟在一个多月里上“一席”演讲,录制了十多期播客和访谈。他发现,对单向度生活的审视,对摆脱悬浮状态的渴望,如此普遍。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王小伟的观点只不过是对“田园风和怀旧”的鼓吹,无甚新意。

“阳光之下确无新事。”对突如其来的热度和反响,王小伟保持了自知与清醒。

“在思考这些之后,我过上良善生活了吗?并没有。我做不到对电子产品的戒除,也没有田园梦,从未想回到过去。哲学就是如鲠在喉,持续地制造不适感、他者性和否定性。哲学从不提供标准答案,但哲学可以使我们在当下保持开放的向度,这一点至关重要。回到日常,就是呼唤身体的体验、心灵的沉浸和真实的交流,如此生命才不会将就。”

推荐理由

在高速竞争和倦怠袭来的时代如何寻找出口,这是当下所有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哲学学者王小伟在教研之余,借由对老物件的书写,提示我们去审视人与物的关系,以及技术进步与真实感、幸福感之间的张力。他并非建议的提供者,但这份对日常的珍视和毫不艰涩的表达,无意中切中了社会弥漫的普遍情绪,从哲学的角度唤起了对生活的另类想象和改善的可能。

猜你喜欢

英寸哲学同学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自营店 暑促推荐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自营店6·18大促
菱的哲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