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暖人心
2024-05-30
民生周刊 2024年11期
城市书房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里子工程”,投入不少,回报周期长,需要一个城市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建设城市书房,不仅能促进全民阅读,提高市民的阅读力、学习力和创新力,而且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城市书房能让快节奏忙碌中的人们慢下来,“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移动互联网使得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出现“碎片化”,而城市书房恰恰具有促进深阅读的功能。
图书馆藏书较多,但通常布点较少、距离较远。家庭书房通常藏书量少,读书氛围不足,资料查询困难。城市书房弥补了两者的不足。
在眾多城市中,扬州的城市书房给我的印象最深刻。9年间,扬州的城市书房数量持续增长,首创城市书房地方立法,让这项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法治保障。随着省级地方标准的实施,扬州建立健全书房建设、书房服务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书房运行管理效能。
居民阅读指数,是一个地区文化建设的缩影,也是全民阅读开展情况的直接反映。江苏省近几年的居民阅读指数显示,扬州市始终排名靠前,城市书房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1.9%;图书阅读率为59.7%;数字化阅读率达80.3%。2023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39本。
柳绿风清,书香氤氲。越来越多的城市像扬州这样,坚持文化惠民,持续浸润书香,神州大地读书氛围将愈发浓厚,文化自信将更加坚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将更加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