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科学把握四大辩证关系

2024-05-30张筱雨

党政干部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作

张筱雨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守正和创新、立和破、抓重点和全覆盖等四组辩证关系,增强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着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站稳人民立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发挥好党的理论在舆论阵地中的领航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来凝聚团结群众、教育引导群众。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党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党的每一个号召、每一次动员、每一项决策都能得到贯彻落实,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强大的奋斗精神和力量。

(二)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与人民的愿望要求是统一的。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群众视角、反映人民呼声、回应社会关切,注重把人民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报道出来,把绝大多数的民情、民心、民意反映上去,以利于我们党统一决策,进而上升为党的正确主张。在实践中要克服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自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二、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职责、重大原则没有改变,但在环境、对象、范围和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正就是要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这是前提和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这是方向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是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创新是守正的发展与提升。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和动力。要坚持两者有机统一,必须在意识形态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研究谋划、整体推进。只有科学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内在逻辑,才能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在培元固本、开拓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化。

(一)守正要体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继承性

要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科学,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要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要挖掘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蕴含着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很多人生智慧、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为人民提供道德滋养,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中华民族思想上的共鸣、感情上的认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古为今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进而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要强化阵地管理。意识形态的阵地多而广,不仅包含有新闻和网络媒体,出版物和文艺作品,社科研究机构和思想文化类学会、协会等社团,讲座论坛,各类演艺场所等,还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各类学校。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所有阵地都要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用政治尺子量到底,确保各类舆论阵地可管可控,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党委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让主流思想占领各类舆论阵地,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增强舆论引导权和话语权。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直接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创新要体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拓性

思想理论创新。党校、社科联、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是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要结合党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职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致力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面对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国内国际新形势,要立足中国当下实际,破解“中国问题”、推进“中国之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必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创新发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内容创新。新时代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新特点,既需要高贵典雅的“阳春白雪”,也需要通俗接地气的“下里巴人”;既需要抒发保家卫国情怀的作品,也需要反映百姓平凡生活的艺术;既需要反映“居庙堂之高”治国理政的文章,也需要描写“处江湖之远”闲情逸致的诗词。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掀起了人民精神文化追求的国际化潮流,人们希望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学艺术魅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思想理论经典著作,对国外文化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们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吸收营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美食。

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充分运用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传播平台,开展立体化、互动式的宣传教育。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及时澄清模糊认识,化解怨气怨言,纠正错误看法,回应群众关切、做好解疑释惑。要积极推动主渠道、新阵地融合发展,加强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等力量的互动联合,进一步拓展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广度、深度、密度,让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题内容和传播效果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得到不断延伸放大。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是闻风而动的,对舆论事件能够作出快速反应。面对复杂局面,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要提升其面对具体社会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响应速度,把深奥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推送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创新开发自媒体内容监控、舆论预警等技术,及时有效监控自媒体的新动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对妨害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进行驳斥回击,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决不给错误舆论提供任何传播途径。

三、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立和破的统一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面对各种错误舆论,必须敢于发声、敢于斗争、敢于亮剑。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建设与斗争并重、举旗和亮剑结合。一方面,要巩固党和国家主流思想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斗争上,要敢于站在舆论斗争的最前沿,关键时刻不失语、不缺位,敢于亮剑发声。

(一)立理性辨识的主流导向,破错误思潮的歪理邪说

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虚无主义、西方自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西方宪政民主观等错误思潮纷沓而至,妄图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同时,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也极易诱发非理性表达。少数人不时借社会热点、特别是突发事件将个案无原则泛化,把具体问题政治化、把局部问题全局化,蓄意挑起舆论争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以还原“历史真相”和“重新评价”为掩饰,对伟大领袖和历史英雄人物进行肆意抹黑诋毁,企图全面否定歪曲党的光辉历史,最终达到推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一些敌对势力对中国政府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心生不满,编造中国政府侵害民众人权的谎言;还有一些敌对分子利用我国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正常贫富差距以及少数党员干部缺乏责任与担当等问题大做文章,使单纯的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或环境问题转变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对此,必须加强正面宣传,抵制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鞭辟入里地讲清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形成以正面攻势完全压制失范言论的舆论态势,使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要强化大众化教育,从典型案例剖析入手,弄清错误思潮的来龙去脉、泛起背景、政治诉求、实际危害,使民众认清西方政治价值渗透的丑陋嘴脸和险恶用心,在识别、破除“政治病毒”中提高鉴别力、批判力,增强“免疫力”。要积极妥善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一些有违公平正义问题的关注,及时有序有效解决矛盾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

(二)立新风正气,破腐朽堕落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出现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效应随之滋长。必须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紧紧把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着力点,抓住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引导,又要靠有效治理。要推动公共政策与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发展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制度文明。要推进诚实守信建设和社会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遵规守纪意识、无私奉献意识,营造重信守诺、互帮互助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立“中国声音”,破“西方迷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视我国为挑战和威胁,一方面大肆渲染“中国称霸论”“中国殖民论”;另一方面鼓吹各式各样的“陷阱论”和“崩溃论”,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歪曲抹黑中国,支持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派以环保、资源、安全等为借口干扰、阻止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企图阻挡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面对这些“烟雾弹”,我们必须保持足够警醒,既要用事实粉碎谣言,有理有据地揭露国外敌对势力包藏的祸心,又要增强国际话语的感染力、说服力,把当代中国政府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合作的方方面面,积极主动地向各国人民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光明前途,讲好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独立自主、热爱和平、勤劳智慧的故事,倡导建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战乱、贫穷、共同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中国声音赢得世界人民的理解和认同。

四、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抓重点与全覆盖的统一

意识形态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和全面部署,坚持全党全国全社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盘棋”,又要牵住“牛鼻子”,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党员干部、教师、公众人物三类重点群体,以点带线、穿线成面,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统筹协调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一)党员干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头雁”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党员领导干部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党员领导干部在重大政治斗争和复杂情况考验面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各级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负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好门、管住人,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要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效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和错误思潮侵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迷失方向、不摔跟头。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为,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不断提高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带头加强政治建设,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加强作风建设,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带头加强道德修养,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及时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动向,提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大局意识和理论水平,有力防范和及时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矛盾和突发事件。

(二)教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全过程,对学生学业、思想、观念、言行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必要性,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好老师。党校教师承担着干部培训、理论宣讲、理论创新的重要责任,肩负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首要职责,要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抵制西方错误的思想言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三)公众人物应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典范

相比于普通人,公众人物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行为准则等方面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因而更有责任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努力成为精神家园守望者、社会价值风向标、道德航船压舱石,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标杆。要加强对公众人物的管理,对其品德行为进行重点监督,对德不配位、失德失范的公众人物实行“零容忍”,加大惩处力度。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工作不好找
不工作,爽飞了?
工作至死何所用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