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艺术普及深化与创新研究

2024-05-29付强中邸柢

百花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文化馆

付强中 邸柢

摘要:全民艺术普及有利于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我国艺术普及工作虽然已初显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是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应充分探讨研究全民艺术普及的深化与创新,不断开拓思维、与时俱进,既要拓展普及宽度,又要挖掘普及深度,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服务于民,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红利。

关键词:全民艺术普及;文化馆;公益培训;文化素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顺应了文化发展的需求。全民艺术普及有利于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可以说,全民艺术普及成效可以间接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树立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省市各级文化馆中,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更是各项文化惠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艺术普及工作虽然已初显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艺术普及形式单一、普及内容宽泛粗糙、普及工作覆盖面不广等。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成为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应尽普及之广,勇于横向拓展

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应大胆迈进,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艺术普及的门类和专业,增加艺术科目的普及覆盖面,打造丰富的普及内容;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普及受众群体,针对不同年龄段提供可选择的、相适应的艺术普及服务内容。

(一)丰富全民艺术普及科目

近年来,随着艺术普及工作的逐渐推广,常规的艺术普及科目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学习的需求,容易造成“普及疲劳”,我们应积极主动开展更多艺术科目的普及培训。在科目选择上,应充分考虑普及可行性、普及效率、培训效果、社会效益等因素,做好群众需求调研,结合不同的开展条件,设置群众喜爱的艺术课程(表1)。科目选择上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类课程,重视当下流行的新颖的艺术形式等,为群众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艺术课程,从而营造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氛围。

(二)进一步扩大普及受众

艺术具有特殊性,在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中,对受众群体的选择是相对局限的。在艺术普及工作实践中,不同受众群体可以总结出以下局限性经验,例如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少年儿童的手指可塑性远好于老年人群;在舞蹈科目的学习中,少年儿童身体柔韧性好于老年人群;在各课的学习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上,中老年群体普遍要高于少年儿童;中年人群往往更愿意花费时间来学习艺术。在各级文化馆的艺术普及活动当中,中老年群体占据了绝大多数。在艺术普及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拓展普及面,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艺术接受能力,开展相适应、可行的艺术普及活动。

1.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这部分群体身体机能好,控制力、可塑性强,处在艺术启蒙与学习的最佳时机,适合所有科目的艺术普及学习。在此年龄段学习艺术,可以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培养良好的乐感和艺术学习习惯。这部分群体,通常为中小学生,对艺术学习的认识和理念较为超前,接受能力好,他们通常通过社会艺术机构或学校等进行艺术学习。各级文化馆应重视此部分人群的艺术普及服务工作,从文化馆的角度多给予丰富的课程选择和学习机会,针对人群特点积极开设相应课程,例如根据学生作息时间,利用寒暑假进行较为集中的艺术普及,开设一系列兴趣艺术班,抓住艺术普及的黄金时期。

2.18-70岁人群

这部分人群是文化馆艺术普及的主要受众群体,其身体机能虽然没有少年儿童好,但是学习意愿和学习时间等综合因素相对理想,比较适合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为例,针对18-60岁在职人群,可以开设“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班级”,课程均安排在非工作时间;60-70岁退休人群有较充足的艺术普及学习时间,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也是艺术普及中最活跃和成效最显著的群体。我们应利用好这部分人群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抓住艺术普及的最佳时期。

3.70岁以上的人群

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等因素,文化馆对这部分人群很少开展艺术普及工作,他们属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盲点。我们应认真研究此年龄段人群的艺术学习工作,针对此年龄段人群特点提供艺术学习机会,让高龄人群也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针对其特点,我们可以开设“高龄班”课程,例如高龄太极班、围棋班、茶艺班、各类欣赏班等。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全民艺术普及的深化应注重全民性,我们应研究制定全年龄段的艺术普及科目,全面扩大普及受众。

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应加强纵向延伸,推动普及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国艺术普及率进一步提升,普及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普及”,我们应根据社会整体艺术水平的发展,积极调整制定普及标准,推动普及工作的专业化,在艺术普及的教学、师资以及普及工作的管理上勤下功夫,促进全民艺术普及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全民艺术普及规范化教学

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专业程度相对浅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普及教育就可以“随意”和“松懈”,参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教师应重视普及教育的意义,严格实行规范化教学,参照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为各受众群体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艺术普及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课程前期的规划设计、科学灵活的课程实施和即时的课程反馈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群体的体验感,提升了全民艺术普及的质量效果与影响力,对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二)推进艺术普及师资专业化

参与艺术普及工作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和教育积累,确保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是准确规范的。目前我国从事艺术普及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专业院校培养的相关人才。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开展常规的业务培训,对普及内容进行研课,共同讨论解决普及中常见的问题,为顺利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提供经验和理论的积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积极邀请地区相对知名的专家学者参与艺术普及工作。较有声望的教师,会产生更大的普及影响力和号召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划分不同程度的艺术普及课程,让“大师课”也能进入寻常的普及教学中,促进普及工作的高水平发展。

(三)科学管理,促进全民艺術普及高效能发展

我们应对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进行有效的宏观把控,对课程方向的设置、普及宣传、招生、教务工作、材料记录与收集、普及反馈等一系列培训辅助工作,事无巨细地进行工作安排,对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有效保障各项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实施全民艺术普及的方法

全民艺术普及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创新工作思维,尤其是艺术普及方法和形式的创新,关系到受众群体的切身感受,是彰显艺术普及重要意义的关键环节。

(一)创新实施常规线下普及课程

传统的线下普及授课形式,仍然是最直观有效的普及方式之一。针对线下的授课创新,我们应该从课堂教学方法上着手,例如加入直观的教具,从教法、示范上改进;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和讲授方法进行创新;同时也可以对教学现场进行精心布置,例如在民乐教室里布置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在非遗教室中布置相应的作品展示和宣传简介等,营造极强的代入感,让群众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开发完善的线上艺术普及课程

线上艺术普及课程的普及方式更加便捷,受众覆盖面更广,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是培训互动性相对较弱,培训反馈受到局限。目前线上普及课程琳琅满目,但存在着课程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课程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线上普及课程“掉粉”。线上普及课程是新时代艺术普及的发展趋势,不应该仅仅作为普及工作的“辅助”,应充分考虑其特性优点,设置专人专岗,科学管理,利用多媒体媒介,开发系统完善的线上艺术普及课程,设置便捷的学习“入口”,增加课程计划性,增加线上课程的互动环节等,努力做到线上课程群众随时学、容易学、能学会。

(三)积极打造沉浸式普及过程

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不是单纯地只看普及数据“功绩”,应深挖艺术普及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到普及为民。全民艺术普及形式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式的讲学,应积极创新打造沉浸式的普及方式,围绕艺术普及工作,开设普及“周边”,如群众艺术比赛、文艺晚会、社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增强艺术普及主体的参与性、主动性,让群众切身感受艺术表演、艺术学习的魅力,激发情感共鸣,发挥艺术教育的积极影响。

四、结语

做好全民艺术普及的深化和创新,有利于我国群众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全民艺术普及的深化和创新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应不断开拓思维、与时俱进,既要拓展普及宽度,又要挖掘普及深度,同时勇于创新尝试,积极推进艺术普及“无死角”,用文化服务于民,用艺术造福于民。从普及盲区出发,研究全年龄段的普及内容和方式,把更多艺术科目纳入艺术普及范畴;在质量要求上,全面推进艺术普及教学的规范化,建立更加专业化的艺术普及师资队伍,并对艺术普及事业进行科学化管理,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探讨创新实施全民艺术普及的方式方法,巧妙组织线下普及课程,建立完善的线上艺术普及路径,积极打造沉浸式艺术普及过程,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红利。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文化馆
硅元尚瓷文化馆即将揭牌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家乡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处理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中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实践探究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