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历史主动”及实践推进

2024-05-29郝雨孙佳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郝雨 孙佳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历史主动

摘 要: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特质和优势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强调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也需要这样的历史主动。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发展进程,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思想形成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成熟过程中,可见其不同阶段的历史主动精神,考察这样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可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基础”,进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24)03-0113-09

The Proactive History and Practical Advanc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News Theory—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the Yan'an Period

HAO Yu1,2,SUN Jiali1 (1.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2.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ublishing and Media,Shanghai 200093,China)

Key words:Marxist concept of news;sinicization;historical initiative

Abstract:Always grasping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is the spiritual trait and advantage of the CPC's century-long struggle,as well as the inexhaustible impetus in the process of the sinicizing  Marxism. Xi Jinping emphasized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its modernization with a stronger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Marxist news theory also needs such a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By combing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news,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early newspaper ideology to the maturity of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Marxist news theory during the Yan'an period,we can see its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Examining such historical proces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we can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historical foundation" of the Marxist news theory,and then promote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in advancing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Marxist news theory in the new era.

始終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特质和优势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不竭动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报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精神传播和宣传动员作用,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对党报的性质任务、功能作用、指导原则等作了系统的理论归纳与总结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话语体系,开启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繁荣发展。本文主要考察中共早期报刊思想形成及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成熟,寻找其历史主动的推进过程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共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萌生的历史主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确立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成提供了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等都亲自创办、主编、参与和领导党的报刊工作,同时在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办报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发展。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萌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瞿秋白就曾描述过当时的状况:“中国这样黑暗悲惨的社会里,人都想在生活的现状开辟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裂的声浪,真是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因此,大家都要来讨论研究俄国。”1李大钊更是成为在中国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十月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李大钊便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号召国人,“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以此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2这篇文章表明李大钊已经明确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开始用新的目光来看待世界。据当年一份文献记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用了“不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便快速发展起来。3李大钊先后在报刊上发表诸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11月《新青年》)等多篇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称赞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4、“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5、“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6等。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他利用编辑《新青年》第6卷第5号的机会,将之办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并组织刊发了多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更是成为国内系统介绍及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开山之作。

这个时候,李大钊不仅参与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而且亲自发起创办《每周评论》,以及指导《晨报副刊》等。其著名的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实际上体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坚持真理、不怕牺牲、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这样的革命精神,从其话语的表达和言说方式来看,正是典型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铁肩”意味着勇于献身,“道义”象征着真理,“文章”无疑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最重要的是,自从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一系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以来,参与主编《新青年》的陈独秀、李大钊及其他进步的知识分子,对于新闻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了充分的共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和统领新闻报刊活动,应该说是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的主观和主动的思想及行为,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面接受,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的道义精神相结合,促使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意识萌发。

(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办报经验的主动学习与继承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革命报刊传播实践中,早期中国共产党报刊机构和革命报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及俄国党报办报经验,从实践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主动探索。

一是外出留学。当时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开始着眼于将中国的有志青年送往苏俄留学。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在寄给周士钊的信中写道:“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我想两三年后,我们要组织一个游俄队。”1同年9月15日,俄罗斯研究会成立后,迅速发动并组织留俄勤工俭学运动。在中共党员带领下,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纷纷远赴苏俄,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其中张闻天、刘少奇等一批留苏人员在回国后的革命斗争中也积极投身报刊实践活动。

二是成立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10月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徐宝璜和邵飘萍为专任导师,李大钊、陈独秀等担任教学工作。而且,成为秘密中共党员的邵飘萍所著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最早的一部系统研究应用新闻学的著作。其中《立论本于国情,举例由于实践》的文章,是其在新闻学研究班上使用的讲义整理而成。新闻学研究会培养了会员两百人,不少中国共产党人都通过该研究会系统吸收无产阶级新闻思想,其中就包括毛泽东、高君宇、罗章龙等人。

三是利用通讯社、报刊介绍苏俄的理论与经验。1920年7月,中俄社在上海创立,并很快成为中俄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一座桥梁。一方面,中俄社向国内报刊供稿,介绍十月革命的胜利经验及共产国际的最新情况;另一方面,中俄社将国内的重要消息发往莫斯科,向苏俄报纸供稿。与此同时,《新青年》也决定从19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8卷第1号起,增辟《俄罗斯研究》专栏,大量刊发译自美、英、法、日等报刊上的苏俄消息,发表评介列宁生平及其著作的文章,为读者了解俄国革命提供了丰富信息。胡适对此曾直言道:“今《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 的汉译本。”2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生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中共早期报人已经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观察和指导新闻事业。其中,李大钊被认为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运用于党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究的第一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李大钊非常重视新闻报刊的媒介作用,他先后主编、编辑或指导出版了20多种革命报刊,其报刊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在北京大学新闻记者同志会成立会上,李大钊演讲的《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一文即是其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充分体现。李大钊在演讲中以唯物主义科学立场揭示新闻的本质,并围绕“什么是新闻”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其中“新的”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即新闻应该是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将最新的事件报道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用“报刊的闪电”“一分钟也不能多耽搁”“在这里时间就是一切”等强调速度对于新闻的重要性。3“活的”强调事实的变动,李大钊认为社会现象是发展变化的,而反映社会状况的新闻也必然是处于变动中的,这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新闻信息来源于事实的变动”观点一脉相承,两者都强调社会的变动对于新闻的影响。“写真”则强调的是新闻应该遵循的客观性原则,李大钊认为新闻应当“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而这也是马克思强调的报刊要能保持“共同的公正”的中国化表达。

其次,坚持和不断凸显报刊的阶级性。报纸具有阶级性,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早期都曾承认过,但又十分模糊和矛盾,因为他们总是试图以公正、中允相标榜。中国共产党报刊自产生以来,对报刊具有阶级性这一观点公认无疑。《新青年》自觉服务于现实斗争,不断凸显自身的阶级性。其办刊宗旨就经历了从“辅导青年修为”到关注“现实政治”,再到“轉向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的演变。作为创办人,陈独秀将《新青年》初期编辑宗旨定为阐明学理,介绍新思想和新文学,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随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新青年》逐渐将目光投向更为尖锐和严酷的现实政治斗争,陈独秀就常常对社会现实进行严厉的抨击:“吾中华之社会裁制力,而只有恶面而无善面;故特立独行之士罕若凤毛,贪鄙无耻盈天下也。”1同时,他提出《新青年》要关注“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政治根本问题”,《新青年》的立场和价值观也逐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相信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2从第8卷第1号起,《新青年》办刊方针明显地向无产阶级刊物转变,成为旗帜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刊物。1923年,中共中央规定《新青年》季刊为“学理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机关”,《新青年》也以“与中国社会思想以正确的指导”“与中国劳动平民以知识的武器”3为办报要旨,自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更加历史主动的作用。

再次,号召报刊“团结起来开启民智”。在建党初期,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性质决定了党报要面向民众,扩大影响范围,将更多的民众纳入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之中,实现“民众的大联合”。这就要求党报集中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公信力以及号召力。作为党中央在大革命期间的政治机关刊物,《向导》自创办之日起就以宣扬党的革命纲领、指导群众斗争为其光荣使命,报刊发行期间始终坚持“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推倒为和平统一障碍的军阀”的办报宗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向导》也因此被誉为“打倒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急先锋”。4《新青年》则大量发表文章介绍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苏俄革命,如译载列宁的《亚洲的觉醒》《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亚洲》等8篇文章和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出版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专号,不断深化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灵魂和旗帜的认知。

最后,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报刊逐渐突破知识阶层范围,与日益兴起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并通过报道生动具体的事例来唤醒群众,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枷锁,进而“团结起来开展革命斗争”。《劳动界》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最早尝试,也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从事工人运动的良好开端,被工人誉为“工人的喉舌”“工人的明星”。《劳动界》的主要使命是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不断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正如其在发刊词中写道:“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5相比于“向知识阶级作学理的宣传”,《劳动音》则更偏重于“向无产阶级作实际的运动”,指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为此,《劳动音》第5期曾不惜篇幅,着重报道了南京1万多机织工人捣毁省议会痛打议员的事件,赞扬工人与资本家斗争的胆量,并配发评论,引导工人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世间的事,起头总是这样的。只须有人领着他们,指导他们,认定目的向一定的方向去做,慢慢儿的,他们自然会知道什么是他们应当做的,什么是他们不应当做的了”。6号召“民众的大联合”,开展积极的阶级斗争,通过广大民众的觉悟,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正是当时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二、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主动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体系地创设了完整的报刊网络,开始更加系统学习苏联办报经验和列宁报刊思想,在新的人民政权语境和报刊实践中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一)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报刊网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尚处于幼年阶段的共产党宣传力量较为薄弱,加之敌人对共产党形象的大肆污蔑与妖魔化,以致“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联合广大的民众,“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1928年6月,党的六大确立“党的总路线就是争取群众”。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强调“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的第一个重大工作”2。明确了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建立报刊网络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发展壮大起来,打破了新闻事业主要在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

为了“唤起工农千百万”,革命根据地纷纷创办革命报刊。其中,中央苏区成为革命根据地报刊事业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短短五六年时间,报刊种类便由20种猛增到200余种,覆盖苏区各级政府。中央苏区报刊的布局颇有特色:纵横布局、错落配置。纵向来看,中央苏区从党、政、军的各级领导机关到群众团体组织都创办各种报刊,层次分明;横向来看,同等级别的各部门各行业的具体报刊拥有自身的传播目标与定位,相互之间有着清晰的区隔,相辅相成,共成体系。报刊网络的建立确保各革命根据地报刊能够“普遍地载着各地群众的实际经过及策略”,弥补了中央党报“不能反映全国的政治局势及群众斗争的情形”的不足。

(二)系统学习俄国办报经验和列宁报刊思想

中央苏区形成之际,列宁党报学说开始被系统地传入国内。首先,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在报刊上发文阐述列宁报刊学说。其中以张闻天的《提高我们党报的作用》、毅宇的《布尔塞维克党的组织路线——列宁论“党的组织”》以及洪易的《列寧主义与党报》三篇文章最为有名。其次,列宁著作开始在中央苏区大量出版。据统计,我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版了约42种列宁著作,其中不少涉及列宁的报刊思想,如列宁的《从何入手》《怎么办》《论我们报纸的性质》等。这些书籍成为中央苏区时期新闻工作者学习列宁报刊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中央苏区不少中央级报刊的新闻干部都有过留苏经历,诸如张闻天、瞿秋白、王稼祥等,由于对俄国办报经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对于列宁报刊思想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列宁报刊思想逐渐成为中央苏区报刊活动的思想指南。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发展

列宁的报刊经验以及报刊理论来源于城市办报又应用于城市办报,而在中央苏区,新闻实践活动发生在穷困闭塞、乡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乡村。为此,新闻干部因地制宜地将列宁党报学说应用到苏区的特殊环境之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农村办报模式。

1. 将报纸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斗争”是列宁革命活动的主调,也是其报刊活动的主调,列宁认为党报作为党的“思想武器”,应当以不懈的“斗争精神”去揭露阶级敌人。大革命失败后,阶级斗争异常尖锐,为了打倒敌人,共产党需要一手拿枪弹,一手拿宣传单。因此,把报纸看作是阶级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成为特殊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需要。1930年8月15日,《〈红旗日报〉发刊词——我们的任务》中最早提出这一论点:“在现在阶级社会里,报纸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9月9日,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要求全国的工农群众起来反抗统治阶级的白色恐怖,扩大〈红旗日报〉的公开发行》再次提到“报纸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即使在工作人员被逮捕,印刷所被破坏的情况下,《红旗日报》仍表示,“本报出版的头一天,便抱了绝大的决心,就是无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如何摧残,本报仍然本着一贯的革命精神,冲破敌人的进攻,不使他有一天的间断”。3

2. 提出报刊要“联系工农群众实际生活”

毛泽东认为“群众最直接易于认识的,却每每是部分的经济的更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的一些问题”,为了使报纸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报刊必须“充分利用工农群众实际生活中的每个问题”,“随时抓住每个实际问题去鼓动群众”,“群众才会有兴趣而接受拥护我们的政治口号”。1因此联系“工农群众实际生活”成为中央苏区时期报刊的另一重要任务。

其一是反映群众生活。列宁提出报刊要“用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其中“工厂、农村和连队的日常生活”,“最需要关心、报道和公众的批评,最需要抨击坏人坏事,号召学习好人好事”。2毛泽东也特别强调报刊要联系实际做宣传,围绕群众生活写新闻。作为发动群众的有力武器,《时事简报》创办的目的主要是给群众看,因此,毛泽东要求《时事简报》上刊载的新闻“一定要是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3

其二是开展读报运动。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红色中华》《斗争》《红星》《苏区工人》等党报党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由于中央苏区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水平极为落后,当地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独立读懂报纸的能力。为此,当地开始普遍建立起读报组、识字班,帮助群众读懂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读报运动也逐渐成为党联系苏区群众的重要纽带,印刷厂青年工人张一台就曾在寄给家人的信中感慨自己每天的读报生活,“好快活的一天过一天”。4

3. 工农兵通讯网的建立

建立基层通讯网络是列宁群众办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时期党报的一大特色。在战争环境下,“在‘新闻工作中的同志是很少的,这其中大多数还是偏于‘杂志性(注:应为‘型)的工作者,真正的‘新闻工人,就更少更少……”5难以适应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所以,报刊急需“建立自己能够指挥和训练的通讯员,及自己整个的通讯网”,以扩充新闻工作者队伍,丰富报纸内容。

《红色中华》积极响应号召,十分重视组织建立工农通讯员网络。一方面,《红色中华》多次发出征求通讯员的公告,提出“每个读者都做我们的通讯员”“在每一个区建立一个通信员”等口号。同时定期为通讯员开办新闻业务培训班,通俗易懂地讲解通讯的写作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怎样写稿、组稿、审稿,怎样从群众中发现素材。另一方面,《红色中华》以“每篇每条自两毛至一元不等”6的稿酬激励通讯员书写“苏区工农群众的苏维埃生活的实际”。1934年,《红色中华》报通讯员队伍不断扩大,已由初创时期的200多人发展到近千人,基本覆盖整个苏区。

三、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主动与理论成熟

延安时期,以陆定一、胡乔木等为代表的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并不断尝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与党的报刊实践活动相结合,具有了更加明确的历史主动精神,使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建构逐渐走向成熟。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自觉

作为理论上的自觉,延安时期基本开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体系建构。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同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给出了具体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的环境”,要使得马克思主义沾染上“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7

1942年,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发表。这篇文章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结合《解放日报》从“不完全党报”转变为“完全党报”的报刊实践,开始自觉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文章围绕着党报的性质与主要任务、党与党报的关系、党报与群众的关系等重大问题,逐渐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共产党党报理论,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体系成熟和确立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新闻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黨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等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关于新闻学的实践和理论”。

1.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延安时期,一些文学青年积极投身报刊实践活动中,“其中有些人受了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影响”,陷入唯心主义“性质说”的陷阱,习惯性地用文学手法写新闻报道,或者利用想象自行虚构事实链条,导致人们对报刊上刊登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为了教育受到资产阶级新闻学影响的青年记者编辑,陆定一于1943年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这一观点,创造性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框架内解决了新闻本源这一核心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陆定一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明确指出新闻的本源应当是事实,同时确立了事实的根基性的地位。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的“一切性质”在事实面前都是派生的、被决定的,因此将新闻解释为某种“性质”的“性质说”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而只有尊重事实,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1当代学者对此做过进一步阐释,他们认为:“党报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其核心是对于新闻的本源的解释和认识。”2

2.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报刊“人民性”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于1842年4月为《莱茵报》撰写的文章《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文中曾使用“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这一概念,并指出其实质在于“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一定的人民精神的东西”。3第一个提出出版物“党性”概念的人是列宁。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把“党性”概念具体化,并鲜明地提出“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写作者一定要参加到各个党组织中去”“党的报刊一分钟也不能站在党的队伍之外”4等观点。但列宁没有明确界定“党性”的概念,也没有对“党性”的内涵加以充实,故“党性”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发展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概念,并且在新闻实践中逐步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毛泽东曾用“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来描述党和人民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最早将“党性”与“人民性”的概念运用到党报理论的是胡乔木同志,其在《人民的报纸》一文中论述道:“我们要使人民的东西能在党报上反映出来,这要求加强人民报纸的党性,也就是人民性。” 51947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刊登文章《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首次点明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新华日报的党性和它的人民性是一致的”。6至此,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作为党建理论的概念得以成形,并影响到后来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体系的主要特色

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报刊思想系统提出了党报所必备的品质:党性、群众性、组织性和战斗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特色。这一特色的形成,恰恰是由于我们党的领导人以及革命报人和理论家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主动的结果。

1. 党性:党报要成为“党的喉舌”

党性内涵的基本定型始于列宁,列宁关于党报的党性原则根植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这使得列宁主要是从无产阶级事业的角度出发去定义党报的党性。他认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而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公开喉舌”的报纸应当“向俄国社会民主党工人群众进行党的宣传鼓动工作”。1在这里,报纸作为喉舌的主要功能则是去传达党的纲领与主张,在意识形态上动员工人群众。

延安时期,对于《解放日报》改版的焦点即是强化党性,成为一张“完全党报”。为此,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局,提出“报纸是党的喉舌,是这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2这一论断。而强化党性的过程其实亦是对报纸角色的重新定位,即“从新闻传递和政策表述,变为对具体工作的指导、发动和组织”。3《解放日报》在改版之前,对于当时边区各种群众运动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反映,致使其“没有完成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的责任”。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提出:“我们今天来整顿三风,必须要好好地利用报纸 。”4这也意味着在整风运动即将拉开帷幕的关键时刻,《解放日报》要能够去组织和推动整风运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人这里,作为“喉舌”的报纸是被定义为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不仅需要贯彻党的意志,宣传党的政策,还要能够成为“实现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号召的尖兵、倡导者”。5

2. 群众性:“加强通讯员工作、依靠群众办报”

1942年3月8日,毛泽东亲笔为《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首先,陕甘宁边区人民思想文化水平整体落后,为此《解放日报》刊发了一系列与群众紧密相连的文章,同时穿插着口头语、俗语、方言土语等群众语言,例如《模范的白塬村》《养猪英雄杨老婆》等。其次,由于陕甘宁地区地广人稀,报社工作人员很难知道地方党政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且边区的新闻工作者很少,“一个记者一天要写五六条新闻,才能填满‘边区版的篇幅”。为此,《解放日报》把通讯员制度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吸纳“生活在广大人民中间,参加在各项实际工作里面的群众通讯员”,并通过典型报道、大会颁奖、组织表彰等多种形式激励工农群众参与到办报活动中,如延安县委保安科勤务员秦登生就因“所写的东西很好”,多次被《解放日报》表扬。到1944年初,边区有通讯员近2 000人,其中工农兵通讯员1 100多人,大大加强了《解放日报》与群众的联系。工农兵通讯员事业成为无产阶级党报实践的一个重要象征,《解放日报》对于“深入群众”的探索也为毛泽东提出报纸“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这一论断提供了实践基础。

3. 组织性:报刊应该成为“集体的组织者”

1901年,列宁提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6这一重要论断,该论断在延安时期被广泛传播并加以本土化实践。毛泽东希望报纸能够发挥组织作用,成为组织和指导工作的交流平台。他曾提议“把许多问题拿到报纸上讨论”,“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7但是当时存在“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同志不写稿”的现象,使得党报“无法反映全党各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动态”。《解放日报》则在社论《党与党报》中提出“集体的组织者”中的“集体”“不是指报馆的同人”,“而是指整个党的组织而言”,党报要想成为“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党必须动员全党来参加报纸的工作”。1因此,各级党委负责同志需要积极利用党报来指导工作,“把工作中可以公开发表的经历和经验写成专文,在报上发表”。“全党办报”方针的实施使得“报纸的脉搏与党的脉搏呼吸相关”。1944年3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座谈会上说道:“《解放日报》在边区已成为一个组织者”,“有一个《解放日报》,就可以组织起整个边区的政治文化生活”。2

4. 战斗性:对外揭露黑暗与腐败,对内成为自我批评的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3奥克罗科夫将列宁对党报“战斗性”的要求总结为“善于从政治上尖锐地、战斗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现象”,以及“及时反映生活要求和革命斗争要求”。4《解放日报》在改版社论中提出“党报的战斗性”,一方面要“明朗锐利地揭露一切黑暗和腐败”,另一方面要成为“党手中的有力的自我批评的武器”,这既是对马克思列宁关于“党报战斗性”观点的继承,亦是其深化和拓展。5

一是对外揭露黑暗和腐败。1943年7月,国民党政府顽固派以共产国际解散为由,发动第三次反共摩擦,要求“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国民党一方面密令胡宗南重兵包围边区,另一方面发动宣传攻势,一时反共舆论甚嚣尘上。毛泽东决定“以宣传对付他们的反共宣传”,《解放日报》第一时间打响了宣传“反击战”,7月9日,《解放日报》刊登长篇社论《起来!制止内战!挽救危亡!》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准备投降日寇的阴谋。之后又刊登《质问国民党》《中国政治黑暗,抗战不力,英美盟邦大不满意》《大后方的生活相》等文章,以闪电之势“造成压倒反动气焰之热潮”,国民党顽固派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终止计划,下令退兵。毛泽东对这次“反击战”做出高度评价:“过去宣传总是不痛不痒,唯独此次打到痛处,故能动员群众压倒反动派气势。”6

二是对内成为自我批评的武器。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多出身工农,文化素养较为薄弱,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思想偏差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为此,党报需要开展“适当的正确的自我批评”。帮助党内成员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改进工作。《解放日报》从创刊就一直不间断地进行着批评性报道,“仅在整风时期就共计刊登批评性报道78篇”,成为延安时期党内自我批评、改正错误、推进工作的有力武器。

四、结 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特质和优势所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历史主動精神坚持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主动学习和践行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主动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探索和建构契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体系,为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独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继而开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荣 梅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圣经》经文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启新时期新闻舆论 “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