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深度融合的共生发展趋势展望
2024-05-29殷乐杨默涵
殷乐 杨默涵
作者信息:殷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默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中国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从“相加”走向“相融”已经走过十个年头,迈向全面创新的新阶段。“共生”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关键词,因为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内部机制、内容、技术基础上的“小融合”,更是建立在思维、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大融合”,这对于用户感知、信息传播、传媒业态、国际关系、人类社会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变革,未来也将在体验融合、关系融合、场景融合、价值融合、生态融合等方向进一步突破和发展。
关键词
媒体深度融合 多元融媒 人机融合 社会治理
随着数据、算力和算法的全面提升,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等新技术的演进推动智能传播革命进入了下半场,这对于用户感知、信息传播、传媒业态、国际关系、人类社会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变革,同时也是建设数字中国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一、体验融合:智能化技术打破时空边界,重塑用户体验以凝聚共识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迭代与演变,加速了社会的精细化发展,人成为媒体融合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
(一)数字终端持续普及泛化,激活用户的神经网络
智能手机的泛化赋能数字化生活。有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的拥有率达到90%以上,电视依然在传统媒体中一枝独秀,电脑终端与智能终端的拥有率增加,虽然一些智能终端的渗透率较低,但也开始出现在网络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占比均不超过20%,依次分别为“智能手表”(15.4%)、“智能音响”(14.7%)和“VR眼镜”(1.9%)。其中,近70%网民每天接触微信,短视频平台的接触率近50%,电视仍在传统媒介接触中拔得头筹[1]。这也表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智能手机在网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社交媒体已经“嵌入”到网民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智能终端的出现与应用也为元宇宙概念在家庭场景的落地提供可能。总之,数字终端的普及与泛化,为人们进入数字化生活奠定了基础,将全面激活用户的神经网络。
(二)从“碎片化”转向“整全化”,重构用户沉浸式全时空认知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全时空布局,用户的“碎片化”时空认知将转为“整全化”时空认知,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认知边界趋于模糊,但也开始渴望回到现实世界,这也是媒体深度融合的体现。根据调查结果,逾40%受访者对观点“我觉得网络世界可以代替现实世界,能够满足我的大部分需求,疫情期间更是如此”表示“赞成”和“比较赞成”[2]。这也表明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封控”“零接触”等措施,网络则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窗口,同时人们的生活也与网络之间的连接更为密切,近40%受访者则表示期待进入“元宇宙”,愿意享受这种虚实融合的沉浸感。以“元媒介”来重新整合用户感知,从而形成用户多元体验融合,元宇宙打通数实融合新体验,以激活用户知觉场来凝聚用户共识,已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从“视听体验”到“全身体验”,体验维度的融合传播价值重构
“临场感”一直是新闻传播实践所追寻的目标,无论是从传统媒体时代的电视直播、广播,还是到现在的短视频与网络直播,亦或是VR、AR,甚至是热议的“元宇宙”,都是在尝试将用户的感知体验不断拓展。人类认知与感知世界的方式逐渐从以信息传播为主的传播范式转向以共同体验为导向的未来传播范式,如此对于新闻真实的理解也从“离身真实”转向“具身真实”。这也表明无论是从传播形態延伸、传播范式转变亦或真实性的元话语重构,都是在强调一个事实:媒体融合传播价值的“体验性”转向。一方面,视听体验仍是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即我拍故我在。短视频在媒介生态中的地位持续攀升,调查显示近50%用户选择“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对于主流媒体融合报道方式,短视频也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融合报道方式[3]。这也说明通过激活视听体验来引发公众情感共鸣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全身体验成为融合传播趋势,即我经验故我在。在智能传播时代,身体不再仅仅是符号或被遮蔽的客体,也不是传统传播学中限制交流的障碍,人们越来越渴望身体在场的社会交往,而技术驱动下的身体也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这主要体现为全身感知。一些主流媒体也在不断探索基于前沿技术的体验式传播,如新华社2022年推出的《XR看报告:绘景未来》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虚实融合方式给予观众更真实的沉浸体验。
二、关系融合:打破异质性主体关系壁垒,形成人、机、物共生的泛主体融合网络
技术可供性的拓展细化了交往关系网络。随着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技术发展日臻成熟,其应用趋于泛化与规模化,这也为媒体融合的智能化提供了基层设施,因此媒体融合之“深”体现为从媒介层面的融合转向异质性主体之间的融合,即人、机、物三者关系的重构,特别是AIGC技术的出现推动人机融合形态,形成以关系融合来打造新的媒体融合的内容生态。
(一)人机互动成为新传播形态,人机关系也将嵌入新闻生产传播全链条
ChatGPT对于人机关系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有调查显示,ChatGPT的覆盖范围已远远超过“虚拟现实”和“深度造假”等其他技术[4],这主要在于大模型被纳入众多行业知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流程中。自ChatGPT诞生以来,国内外纷纷开始布局,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在国外,自2023年初以来,BuzzFeed宣布将使用ChatGPT创建内容,微软将ChatGPT支持的聊天机器人集成到其Bing搜索引擎中,谷歌宣布推出类ChatGPT的软件Bard;在我国,2023年2月7日,百度正式发布中国版本的类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截至2023年5月,已有650家合作伙伴接入,其中媒体有100多家,建立了以人机关系为基础的数字化传播架构。由此,人工智能正深度介入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与最初人工智能仅运用于财经报道、体育报道等结构化新闻报道不同,现在的人工智能在为新闻传播赋能方面更胜一筹,其嵌入到内容生产、信息审核、信息分发与知识获取等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全链条中,推动新闻生产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更是拓宽了内容与报道主题,因为人工智能比以往更了解人类逻辑,能够识别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自动生成一篇形式上符合要求的新闻报道。因此,实现人机协同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也日渐成为现实,并逐渐走向人机互动,通过人机优势互补,在多个方面已初见成效,这也是未来智能融媒体发展的方向。
(二)大模型嵌入增强人机相互“理解”,生成式内容生产将成为数字内容生产新范式
内容创作领域是媒体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模型的“嵌入”改变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和内容生产形态。目前,AIGC已呈现一种业态发展新趋势,如北京、广州、成都、南京等地均已发布了智能专项行动方案或发展规划,鼓励AIGC新业态发展。一是多模态内容生产将成为可能,AIGC生成动态视频成为一种新趋势。人工智能模型具备多模态生成能力,能够生成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元化形式,尤其是在短视频时代,视觉逐渐成为一种新媒介,在内容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可根据特定主题生产与之情境匹配的视觉内容,这种实时生成增强了内容的感染力与爆发力。二是对话式内容生产也将成规模出现,推动人机交往机制的建立。聊天机器人等人机交互新界面通过多模态交互中的识别感知和分析决策功能,能更精准识别人的需求与意图,同时人也在与机器对话的框架之下被“驯化”并生成机器思维,从而形成人与机器的相互“驯化”,即人机之间出现“类意识”层面的互动。目前国内百度、抖音、快手、阿里等多家大厂纷纷开始布局与探索对话式AI,百度在海内外推出AI虚拟聊天社区APP“小侃星球”与“WiseAI”,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的社交应用场景;快手已经在安卓公开对“快手AI对话”进行内测,以创新性的信息搜索形态,探索布局搜索场景;同时,抖音也开始公开测试AI对话产品“豆包”,以AI对话为核心功能,为人机对话的私域化提供了可能性。三是人机信任将成为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生成式内容也应趋于理性发展。AIGC不仅能够提升内容生产效率,还会产生虚假消息、隐私规范、版权归属等方面仍存诸多问题,这需要结合所处领域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加强对智能内容的监管,进而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
(三)以大模型技术连接各地资源,形成“去边界化”的融合生态
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目前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分布于14个省、市、地区,其中北京和广东布局最为广泛,且半数以上为大模型开源[5],这也表明大模型趋于泛化,且将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技术底座。因为大模型建立的基础在于数据,所以亦是资源相互连接的机会,也是异质性主体关系的深度变革。一是大模型思维将成为新的融合理念,从“去中心化”转变为“去边界化”。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互联网思维,其关键在于“去中心化”,并根据互联网逻辑形成“再部落化”的资源结构,因此一些垂类领域的内容与资源得以再浮现。然而,随着算法与大模型这些实验室的专有名词逐渐深度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打破了原有的“媒介域”,即一种时空组合的媒介生态。而大模型的通用化也加速了“智能涌現”,其本质在于打破不同主体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强调主体“去边界化”,其核心在于模拟人类智能的思维过程,而且具备跨多种数据和多维分析的优势,因此各行业机构应培养AI原生应用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二是实现人、内容与服务关系的重置与精准连接,从“人找信息”转向“信息找人”。在大数据时代,“人找新闻”已经不是难事,而随着算法推荐与海量数据的涌现,人已经被数据裹挟,那么人如何更快速、便捷找到所需信息?数据如何能最大限度服务于人?而这就需要转变思路,从“人找信息”转向“信息找人”,将大数据思维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重构人、内容、服务之间的关系:一是实现内容即服务,将内容与服务建立深度链接,内容不仅是认知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体验世界的方式,以内容来彰显服务价值;二是实现人与服务直接互动,因此这就需要打通媒体与各行业之间的底层数据,将大模型技术作为内容与服务的连接中介,通过以人为本的方式来实现不同资源的调用、连接和整合。
三、场景融合:认知—空间—社会三元场域互动,打造“虚实两栖生活”新场景
场景是指用户认知场、空间场和社会场之间的关系结构,以用户需求与体验为基础,以技术作为支撑,上述三个核心要素的动态变化与融合也在改变着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智能互联时代的场景传播是一种以人机交互技术为基础,以认知—空间—社会三个场域的互动为核心且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的互动式传播,进而形成“场景融合”形态。
(一)推动基于用户认知需求的场景融合,以平台和建设性内容聚合用户全天候场景
一方面,以用户认知需求与体验为出发点,以移动设备、社交媒体、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技术支撑,搭建全媒体平台,这里的“全”不仅是媒介形式的多元,更是将平台与用户的全生活场景建立广泛连接,如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一个组织级效率平台“心社交,新社交——全民+App”,集合协同办公、社交、新闻时讯等多元场景,为不同场景提供定制化效率工具,提升政府、企业及社区的服务、协作效率,创新打造现代化综合解决方案“全民+”模式;另一方面,以建设性内容来击中用户需求点,而“建设性”更体现为“有温度”与“有态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网民对于主流媒体正面报道的积极性与建设性持肯定态度,且需求日益增强,对于“积极正面的新闻报道”的关注度较之前有所提升,主要体现为内容积极向上、提供解决方案与面向未来导向三个方面[6],这也表明网民对于主流媒体正面报道的关注并非仅聚焦于内容本身的积极与否,更着眼于其内容效果的建设性意义,因此应该以建设性视角来生产内容并重塑人民美好生活。
图1 关于主流媒体的正面报道的认知情况
(二)实现多维空间场景融合,以虚实融合与共情传播的二元路径重构融合场域
一方面,与5G、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与扩散相伴随,虚实融合成为媒体融合的重点发展方向,国务院于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从终端普及应用,沉浸式产品新业态,再到智慧社区和智慧服务生活圈建设进行全面战略布局。在该顶层设计下,如果说之前的虚实融合强调现实空间的虚拟化,那么接下来应深化虚拟现实的多场景拓展与应用,以虚拟现实与各行业各领域形成有机融合,以虚拟现实技术来还原现实场景,在融合空间中形成真实互动体验。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一直走在前沿。新华社在2022年全国两会前夕推出“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采用“5G融屏+沉浸式技术”,创新推出一系列沉浸式融屏访谈节目,如《天地融屏|王亚平代表在太空讲述履职故事》等节目就实现了将天地两个现实空间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以情感传播来弥合地域文化差异,通过强化“在场感”来挖掘国际传播中的情感价值。社会情绪会随着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而社会的媒介化过程也对社会情绪产生重要影响。短视频、直播等视听新形态为不同地域用户的共同“在场”提供了可能,实现了同屏情绪共振,如何在共同场景下挖掘情绪价值将成为未来跨地域、跨场景融合的关键。
(三)实现社会场景融合,以“数实融合”为目标重构媒体与社会关系结构
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就特别提到,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中媒体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从“信息传播平台”转变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这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方向。一方面,媒体承担“连接者”角色,将民声民意汇聚于线上,打通政民沟通渠道。近年来,一些县级融媒体的表现优秀,如浏阳市的“掌上浏阳”、尤溪县融媒体中心的“尤溪县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安吉县融媒体中心的“爱安吉”等平台都是针对当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痛点难点来搭建的数字平台,涉及新闻资讯、民生诉求、农事咨询、便民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以技术赋能政民沟通,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另一方面,媒体作为数字化社会治理的“基础设施”,聚合多元治理场景,形成新治理范式。近年来一系列数字党建平台成果涌现,其中较为典型的做法有:一是“空地一体”治理范式,实现建设的虚实融合,新华社中国搜索推出的“数字党建”平台就是典型案例,其构建了“2+3+N+1”党建信息化建设模式,实现党组织信息收集与发布、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党政建设的现代化路径;二是形成“智能联动”治理范式,例如2021年的“数字肥城”项目,通过平台汇聚并整合跨界资源来形成专有信息数据库,同时其在智能化技术驱动下建立了线上“问题收集——分流交办——处理处置——回访反馈——效果评价”办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群众诉求集中的领域,为肥城市委市政府民生决策提供参考。
四、价值融合:建构多元价值景观,以实现价值认同形成“真融合”
媒体融合之“深”还体现于从基于媒介的“有形融合”转向基于价值的“无形融合”,尤其是在跨媒体、跨领域、跨地域等多元力量协同参与的背景下,价值这种无形力量才是媒介融合深度而泛在的动力,因此价值融合也成为媒体融合走深、走实的主要发展方向。价值融合是指以一种平衡、互动的视角来重建用户、媒体、政府、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亦或者以突破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壁垒”来解决利益冲突,从而实现价值认同与共识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这也是针对当前融合流于形式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传播层面:重建多元主体之间的价值平衡,重构信任机制
当前,虽然在媒體融合过程中推出一系列爆款产品又或者推出一系列平台,但是“爆款”内容和平台建设之后又该如何呢?如何能够形成可持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这些问题都是影响价值融合的关键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用户、媒体与政府在价值层面的错位,因此需要重建统一的价值逻辑,将多元主体之间利益融为一体,通过技术赋能用户让其参与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全链条。一方面将用户需求纳入全媒体链中,精准且实时把握用户心理与行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生产传播内容。如2021年4月北京时间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流程用户追踪分析系统上线运营,就较好地改善了北京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客户端“北京时间”APP触达用户能力不足等问题,可覆盖进入APP推广页面、下载激活客户端、登录APP、后续稿件浏览、参与活动全流程的用户;另一方面是为用户和政府搭建对话平台,媒体作为“协调者”角色,重新整合用户价值与政府价值,通过搭建公共传播平台来实现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多元对话,如搭建监督平台与开设问政栏目就是一种有益实践,以实现媒介逻辑、用户逻辑与政治逻辑的三元融合。
(二)体制机制层面: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动态平衡,提升市场化水平
媒体融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经营是媒体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融合”理念下,相应改革也应该立足于全局,打破机制体制壁垒、提升市场化水平。一是采用灵活机制,实行“事业+企业”的运营模式,在坚持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媒体在经营、创收方面产生的经济价值,尤其对主流媒体而言,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基调下,内容付费、直播带货等新商业模式也为媒体商业化提供了产业发展新路径;二是将媒体自上而下的体制结构扁平化,以建构IP来树立品牌形象,其中“工作室制”就是一种较为折中的方式,通过打造特色IP来创新发展。例如2022年3月,北京日报社鼓励人员跨部门重组并首推“光影记忆”“新闻我来说”“胡同里的北京”等7个融媒体工作室;三是重新调整人才结构。囿于体制机制限制,目前一些地方融媒体中心的人才结构不平衡,普遍年龄偏大,因此应调整人才机制。如北京广电局、河北广电局与广电总局研修学院成立了京津冀新视听媒体融合学院,通过构建区域人才培养协作体、共同开拓成熟的人才孵化培养模式、促进区域人才交流等形式,为京津冀及全国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三)文化层面: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秉持“价值对齐”核心理念
对于“价值”的理解,较为经典的分类就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理性二分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价值二分法,韦伯将其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注重手段、条件与形式及利益和效果,价值理性则强调内容、本质,强调道德精神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智能传播时代,技术在提升信息生产与传播效率中发挥关键作用,“秒级生成”“海量数据”“批量生成”“高点赞量”“高播放量”等词汇的出现都在反复强调一个事实:“技术至上”。“流量为王”“技术为王”等都是智能传播时代“技术至上”的代名词,“算法秩序”也成为新的秩序与文化,特别是ChatGPT等生成式媒介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这也将引发新一轮的人机伦理问题,因此“工具理性”的外溢导致对于“价值理性”的忽视,应坚持主流价值引导算法,增强数字空间治理的“建设性”。自2022年以来,《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相继出台,秉承“科技向善”的精神,遵循“事实性对齐”,更应秉持“价值对齐”的理念,坚持主流价值导向,抵制不良信息传播,从而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再平衡。
五、生态融合:建设协作共享的媒体融合平台集群,打造数智城市新生态
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媒体融合的全感知激活、全场景覆盖与全价值链拓展,也促使多维生态圈的建构,因此生态融合成为必然发展方向。
(一)以人为本,以融媒体中心为母体,打造自主可控的传播平台,形成智能媒体生态,夯实媒体融合核心层
在媒体融合发展初期,主流媒体全面布局第三方平台,实现了“全媒体”之“全”,然而却存在“通而不融”的现象,主要体现于理念、用户、数据、内容、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掣肘,比如运营思路陈旧且不灵活、内容生产同质化、流量变现与社会价值之间失衡等,因此不能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然而,按照媒体属性,要想把握舆论话语权,必须打造自主可控的新型融媒体平台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一,建设自有数据平台,打造技术支撑平台矩阵,从而为全域连接与全民连接提供基础设施,如2023年3月28日浙江省推出新型智能化融媒体技术平台“天目蓝云”,通过打造引领媒体变革的技术集成中心、数据交互中台、融合传播中枢,建设全省“一张网”的媒体深度融合传播格局。其二,与用户形成“强连接”,以差异化优势强化舆论引导力。具体可以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服务上与用户形成“强关系”,打造基于行业与地域的“小生境”。在满足用户信息认知需求的同时,应加强服务功能与用户之间的深度连接。尤其面对纷繁复杂的平台,如何能更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并形成强关联则至关重要,形成具有特色的内容生态,还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鼓励全民参与内容生产过程,通过内容输出来增强用户黏性。如首届“Up!我的新时代”国际传播青年拍客行动自2022年12月启动,7所在杭高校11个学院的40多支大学生创作队伍参与创作适合国际传播的短视频,以更好地讲述浙江故事并传递好中国声音。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一体化”社会功能,推动新闻服务向城市服务转型,以建设性媒体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智能化技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7]。这也为当前媒体如何参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指明方向。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与信息渠道倍增的今天,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已经可以实现,而如何解决公众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何提供数字化生活的解决方案则成为关键。其一,积极建设“一体化”融媒问政平台,聚合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近年来,一些基层媒体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如重庆市津江区融媒体推出“问政平台、问政调查、问政反馈、融媒内参”的四合一问政体系,截至2023年5月,已入驻了部门镇街107家问政单位,解决群众投诉事件21890起[8]。其二,以方案思维推动建设性监督,提升政务信息应用能力与精准决策能力。一方面,应将“融媒体+监督”制度化、常态化,如贵阳市督办督查局印发的《“融媒+督查”工作办法(试行)》,主要围绕贵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从人民团体、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不同机构中选聘社会督查员,构建“社会力量+督查”工作格局[9]。另一方面,要形成“问题+方案”的监督工作机制,如四川省绵阳市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运行机制,以建设性监督与舆论引导有机结合的报道机制来推动政民良性互动,经由多级联动推出涪城“晒”场、三台“直通一线”等舆论监督品牌。其三,加强“融媒体+城市服务”平台建设,从媒体运营转向运营,将传媒数据与城市数据相融合,从而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一方面,以综合平台来汇聚各类服务,实现媒体的角色转变。如天津市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津滨海”客户端,采用“融媒体+融服务”创新模式,聚合各类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媒体应积极参与数字城市建设,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智慧城市赋能。2021年3月,“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首次纳入“十四五”规划[10],这也体现了智慧城市的战略指引。
(三)对于数字空间的建设性治理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数字空间是“基于通信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将现实物理空间的实体信息虚拟化、符号化,并逐渐以数字化形式再现于本地数据库或云端数据库中,形成一个能够映射现实物理空间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虚拟数字空间”[11]。然而随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风险也从数字空间向现实空间蔓延,进而出现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数字鸿沟、隐私安全、数据滥用以及網络暴力等问题,以及带来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偏见、人机伦理、人机信任、深度造假等问题,这表明数字技术在信息生产与传播中的应用呈现外溢效应,因此需要对数字空间进行建设性治理,这里的“建设性”是指科学化的解决方案,其中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是网络生态治理的有效办法。那么在数字空间中如何科学评估媒体融合效果?媒体融合效果评估如何为数字化城市治理效果评估赋能?当前一些媒体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如中国搜索通过调查研究,设计了有别于商业竞价排名的媒体融合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媒体排行榜可视化智能数据处理系统,为评价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效,构建了全方位描绘媒体融合战场的“大数据地图”;新京报则推出“评价指数智引计划”,并携手高校发布“城市线上治理能力指数”,以民本、回应、专业、引领、公信五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为数字城市治理提供参考。在生态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一个能兼顾传播与社会的融合指标体系,因此把“四力”标准与城市治理标准融合并准细化为科学的数据量化评价也是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创新方向。
结语
在信息技术变革驱动下,中国媒体融合已进入“深水区”与“攻坚区”。“融合”不仅仅是传媒领域的事情,其逐渐演变为一种万物智联的新社会网络形态。从社会媒介化转向媒介社会化,融合发展应以技术为驱动力,以用户需求与体验为基础,打破传统时空维度,重新配置和整合资源,构建“人——媒介——社会”三维融合互动的新体系,从而点亮人民的美好数字生活。
参考文献:
[1][2][3][6]殷乐,葛素表,林仲轩等.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2-2023)[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71-101.
[4]Jem Bartholomew,Dhrumil Mehta.How the
media is covering ChatGPT[EB/OL](2023-05-26)[2024-01-15].https://www.cjr.org/tow_center/media-coverage-chatgpt.php.
[5]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已发布79个 集中在北京和广东[EB/OL].(2023-05-28)[2024-01-17].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59967.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 [2024-01-19].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8]一体化+可视化+智慧化!江津融媒二次飞跃[EB/OL].(2023-05-15)[2024-01-1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970752007355774&wfr=spider&for=pc.
[9]貴阳市督办督查局:锐意创新抓落实 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督办督查工作中[EB/OL].(2022-11-08) [2024-01-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914191970694603&wfr=spider&for=pc.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4-01-20].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11]李芳,程如烟.主要国家数字空间治理实践及中国应对建议[EB/OL].(2020-10-23)[2024-01-20].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26489.